评论:单薄“爱丽丝”难以再有续集

2016年05月31日 10:36 新京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两条主线的表现都堪称精彩,基本可以让人忽视逻辑瑕疵,但最大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爱丽丝的人设显得异常单薄。

爱丽丝
爱丽丝

  影片多数篇幅里,爱丽丝都只是一个驾驶时间球、光顾着东奔西突的线索人物。红皇后的大脑袋以及大脑袋的形成历史,反倒抢走了爱丽丝的风头。这也直接导致爱丽丝无论是在“时间”面前的大彻大悟,还是在“疯帽”面前的卖力煽情,都变得如此苍白空洞。

  刘易斯·卡罗尔19世纪创作的两部小说《爱丽丝梦游仙境》和《爱丽丝镜中奇遇记》,出版日期相差整整六年,这与迪士尼两部系列电影的上映间隔恰巧相同。正如《奇遇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终究无法与《梦游仙境》相提并论一样,这部续集电影所面临的尴尬,也同样可以被人为放大——第一部的导演蒂姆·波顿退出导演之位,约翰尼·德普的巨星地位江河日下、“爱丽丝”的扮演者米娅·华希科沃斯卡如今已不再像个少女……

  但无论如何,一切看起来都在硬着头皮上马的《爱丽丝梦游仙境2》,最终落实在大银幕上的效果,却比预期高出一截。将一个年代久远的传世小说搬上银幕,是一个巨大的冒险。几年前,根据《火星公主》改编的《异星战场》满盘皆输,是因为它用极度缺乏想象力的画面,试图拯救一个充斥着陈词滥调的故事。《爱丽丝》的IP根基虽也同样低幼儿戏、惊喜欠奉,但其转化为商业大片后之所以能让人看下去,还得归功于蒂姆·波顿的回春妙手。

  2010年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看起来是一部大染缸式的视觉系电影,处处彰显绚丽到恐怖的美学反叛精神。但毫无疑问,此片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影史经典《绿野仙踪》——在保证儿童审美趣味的基础上,让梦境中的每一个角色开起了成人世界的残酷玩笑。

  可见,无论谁来接手《爱丽丝2》的导演,核心问题并不是业已建立完整的视觉体系,而是如何再次把故事讲出新意。相对于前作《布偶大电影》,导演詹姆斯·波宾在《爱丽丝2》中长进明显。影片打着“续集”番号,但全片的主打概念却是爱丽丝穿越时空——这是一部如假包换的“前传”。就个人观感而言,影片的脑洞比第一部开得更大,叙事也更加趋于成人化——你很难相信低龄观众可以真正理解两个维度上的“时空”表现,也无法向小观众解释,姐妹互撕为什么会让红皇后被洗白、白皇后又被黑化。可也正是缘于这一点,《爱丽丝2》保全了IQ指数,至少不会让人感觉编剧琳达·沃尔夫顿是在胡乱交差。

  《爱丽丝2》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这与原著构架和电影篇幅所限不无关系。

  原著小说有足够空间去描述爱丽丝的成长过程,她的心理建设随着梦境中的奇幻事件逐渐夯筑起来。但一部商业电影,终究只能把最耀眼的部分提取出来,并以速战速决的套路进行铺排。影片中,“疯帽”寻找失散的家人是推动剧情的最大动力,也是唯一动力,以此牵扯出的对立面红皇后,亦有一段恶魔蜕变史呈现。两条主线的表现都堪称精彩,基本可以让人忽视逻辑瑕疵,但最大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爱丽丝的人设显得异常单薄。

  “铿锵玫瑰拼死捍卫父亲遗产”这道梗除了在开篇和结尾处有所展现之外,影片的多数篇幅里,爱丽丝都只是一个驾驶时间球、光顾着东奔西突的线索人物。红皇后的大脑袋以及大脑袋的形成历史,反倒抢走了爱丽丝的风头。这也直接导致爱丽丝无论是在“时间”面前的大彻大悟,还是在“疯帽”面前的卖力煽情,都变得如此苍白空洞。

  当爱丽丝对“疯帽”说出“我担心以后再也见不到你了!”时,你会觉得,这个坚持以“爱丽丝”为主导的系列电影,可能真的到了不会再有续集的地步。

  □淘金汉(影评人)

(责编:小万)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