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谁在谋杀传媒公信力?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2月20日18:35 羊城晚报
这两年的假“新闻”可以用车载斗量来形容。尤其是娱乐新闻,三天两头就有假“新闻”出笼。据说这些假“新闻”能够“娱乐读者”、“繁荣娱乐事业”,听起来似乎功莫大焉。可是事实上,假“新闻”除了“愚乐”读者、制造虚假繁荣之外,它的另一大“功劳”是谋杀传媒的公信力。
这一点在最近有关毛宁的报道中可见一斑。毛宁遇刺事件发生后,许多传媒的公信力也跟着挨了数刀:制造假“新闻”的刺客从“街心花园”到“卖矿泉水店”,一路“该出手时就出手”,真真假假一时让人难辩是非。随之而来的是传媒的公信力受了严重内伤。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媒体纷纷指责毛宁(或其代言公司)撒谎时,媒体本身在撒谎上却豪不逊色。先是有报道说一个叫“小玉”的男青年承受不了压力而自杀未遂,他供出毛宁被刺的地点是自己的床上,接着有报道说根本没有这回事,而“小玉”的发现者又言之凿凿地说确有其人,等他康复后自会出面说话……几家报纸的报道似乎都证据确凿,但不幸的是真实只有一个,无法正反两方共享——其中必有一假。这期间出现的更为离谱的“新闻”还有:毛宁自杀、毛宁准备出国、毛宁的母亲对记者说了“如此如此”(毛宁的母亲已去世多年,那位记者有起死回生的特异功能?)……也许是吃过不少假“新闻”的苦头,还算比较负责的新浪网在转载这些“新闻”时,不得不在文末加上“未经核实”的话。
刻意造假的传媒,以后还有谁敢相信?还有什么资格批评别人?
随着媒体的增多、竞争的白热化,一些传媒的从业者为了耸人听闻,不顾客观真实的新闻良知,已经与坑蒙拐骗的街头骗子为伍了,而且没有一点羞耻感!
我们经常被告知,某记者采访不到某位明星,或者某明星只对他说了两句话,竟能洋洋洒洒地写出千把字的报道;某记者根据道听途说不加任何求证就挥笔成章,跟着就有数名“拿来主义”者,他们通常还要加油添醋地发挥一通,以证明自己的报道与众不尽相同;某记者先是造个谣,接着郑重其事地辟谣,当正方又当反方,总有写不完的稿挣不完的工分……而一些造假成瘾的记者振振有词地说,娱乐新闻不就是让人娱乐么,何必那么认真?
我的天!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随意在报道发布消息,说你的家人吸毒,你的老婆“红杏出墙”,你说过你的领导是笨蛋……读了这样的报道后,你“娱乐”一下给我们看看?
作为记者,应该不会不知道“狼来了”故事吧?要是你知道还要造假,那你就是叼走新闻公信力的狼!
假“新闻”已经多到让人防不胜防的地步,令不少正直的人也难免中招,但如果是追求客观真实的传媒,知道中招之后应该马上补救,刊登更正报道,还真相给读者,而不是继续用更多的谎言来文过饰非。
利用口头造假必竟影响有限,利用传媒造假则会让谬种广为流传。对付热衷造假败坏传媒公信的记者,有效办法是在媒体上揭开他们的假面具;对付热爱刊登假“新闻”的媒体,最好的处罚是不订不听不看,断了它们的生存之路!(何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