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名著:是现代意识还是亵渎艺术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1月18日14:39 云南日报
30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后传》即将在南京地区播出。在该剧中,家喻户晓的唐僧师徒4人全都变了样,唐僧成了武林高手,孙悟空因武艺高强深得美女青睐而坠入情网,整个一部艳情武侠剧。加上搞笑片《大话西游》,名著《西游记》“前传”、“后传”都全了,只是其中剧情、人物性格的突变不免让人目瞪口呆。
《西游记后传》的制片统筹说:“《西游记》本身就是神话,因此不必忠实原来的小说。现在的观众也知道很多电视都是戏说,只要故事吸引人,不会有人计较是否离奇。”电视台青睐此类影视剧,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它们的收视率有保证。就此现象,笔者采访了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副教授王雄。
“戏说剧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它充满了现代意识。”作为“戏说剧”接受者,王雄说,“古代经典文本流传了多年,戏说剧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把经典文本经久不衰的传统魅力和现代人对人性的洞察进行了资源组合。这类剧打着古人的名号登场,但实际上说的是现代人的话,做的是现代人的事,表达了一种现代精神。因此,我认为戏说剧会越来越受欢迎。”
据调查,此类“戏说剧”虽有不少拥护者,但更多的人对此不屑一顾甚至深恶痛绝。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董健在接受采访时说:“戏说剧搞到名著上来我认为不好。因为古典名著流传了这么久,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文学价值体系,而现在有些戏说剧已经把这个价值体系完全破坏掉了。在这些剧中,人们熟知的人物的性格变了,剧情从内容、形式到所要表达的东西都与原著大相径庭,只剩下孤立的外壳,从文学作品上讲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董健指出,即将播放的《西游记后传》从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称作“后传”,因为所谓后传是要沿着原来的故事情节,沿袭原来的人物性格对原著的续写。像《水浒后传》就是理解意义上的“后传”,但它的成就绝对没有原著的效果。董健不无忧虑地说:“戏说名著现象的出现,说明了现在的文学创作者走不出路子,这是一种无奈的情况下进行的尝试,虽然迎合了一部分人的好奇心,但也是艺术创作枯萎的表现。”
一些业内人士更是指出,这些脱离原著的“戏说”,不但误导了观众,更是对古典名著的亵渎。他们认为,对于古典文学作品,借其影响来写续篇或后传中外都有,在改编成影视剧时,对作品中个别人物和次要故事的走向与原著相背离的情况也有,因此,适当的“戏说”未尝不可。但就总体而言,不管是写续篇还是改编成电视剧,应该与原著的精神基本保持一致,这是对原著和观众最起码的尊重。像唐僧会飞檐走壁,孙悟空为情所困太离谱,这是“胡说”而不是续写,吴承恩地下有知,一定会气得吐血!在这些作品中,投资者和编导的创作目的,不是来自对艺术的悉心追求,而纯粹是经济利益的驱动。试问,这怎么能出好作品,又怎么能够发扬光大经典名著呢?(滇池晨报刘晓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