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36计之借尸还魂:歌坛复出潮(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1月20日15:38 南方网
张国荣(资料图片) 原文: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释义:世间许多看上去很有用处的东西,往往不容易去驾驭而为己用。而有些看上去没什么用途的东西,往往有时我还可以借助它而为己发挥作用。不是我求助于愚昧之人,而是愚昧之人有求于我。
战例:歌坛复出潮
简而言之,借尸还魂,原意是说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
谁说世上没有后悔药?不需高科技,只要你拉得下脸,娱乐圈里到处都有后悔药卖。
说句不好听的话,娱乐圈就像是一个暴名暴利的大赌场,除了一些摇骰子或发牌的工作人员,余者都是赌徒。他们的赌本,大都是自己的“无形资产”,一把将自己投进去后,胜负就不由你了。既是赌徒,便都具体了赌徒的一切特征:输的不认输,赢的还想赢。“见好就收”的事,对于娱乐圈和赌场来说,实在难能可贵。
世纪末的娱乐圈,掀起了一阵“复出”潮流,许多早已赢得盆满钵满或输得不清不楚的过气明星纷纷借着各种春风重出江湖,一时间,“爷爷”与“孙子”齐飞,“奶奶”共“孙女”一色,青黄相接,蔚为奇观。
最早使我对“复出”一词产生反感的是张国荣。说实话,年轻时,我是喜欢过他的,因为他的歌容易唱。所以,当他庄重地举行“封咪”仪式时,我记得我是红了眼圈的———那是一个多么圣洁的时刻啊,虽然我们舍不得,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歌星在最辉煌的时刻选择退出,把最美的印象留给歌迷,是一种多么明智的选择啊!
可是,事实不久便使我大跌眼镜:张国荣复出了!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犹如听到一个已为人妇者重操皮肉涯———吹拉弹唱还是不错,却已没了再买他的台的兴趣了。
后来,国内歌坛,唱“口水歌”的李春波摇身一变“城市民谣”、以前不“火”的霍峰改名“火风”抬起了“大花轿”、“迟到”的张行也重新走上复出“一条路”、屠洪刚则一改阴柔之风,演起了“霸王别姬”……
踏入2000年,复出潮已刮成了一场“完丑风暴”。君不见,“阿敏,你辛苦了!”打头炮,杨钰莹的“故事”紧跟其后、费翔妄想再刮起“冬天里的一把火”、王杰借着小师妹的风头也卷土重来……
我好像还不是一只嗡嗡叫的苍蝇,在这些“复出”现象的背后,却也不难嗅出一些铜臭或其他味道。其实,流行歌坛的“主打”永远都是青春无敌,廉颇只有一个,到了“一饭三遗矢”的阶段,再怎么造势,硬撑下去,都只能落得个腰肢或其他部位劳损的下场。
到了年末,对我的观点打击最大的是一个消息:杨钰莹的新碟卖了480万张,还不计盗版———乖乖,480万耶!可是,很快地,我就弄清了,原来她是作为某家电讯公司的形象代言人,碟被这家公司包起来,以和一部电话捆绑销售的形式卖出的。这个消息最终使我将她的歌和济南某商场的鞋联想起来,没办法,事实总是偏向我的。
有一天我忽发奇想,既可“捆绑销售”,也可“捆绑接听”:你拿起电话,拨号之前,先让你听一首《我不想说》,然后再让你说话———好玩!
正如歌中所唱:“一样的路,一样的鞋,一样的我,就是不买你的电话……”(南方都市报 余少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