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两年,好莱坞的空气似乎一直很“中国”。以李安和吴宇森为代表的华人导演大获成功,连带着华人演员如周润发、李连杰、杨紫琼、刘玉玲也一并走红。《卧虎藏龙》已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极有可能获得本年度的最佳外语片奖,有报章断言这是“中国文化在好莱坞的胜利”。
我想即使《卧虎藏龙》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要说中国文化在好莱坞获得胜利 也为时尚早。此情此景,倒是让人想起《末代皇帝》在1988年夺得最佳影片、导演在内的九项奥斯卡奖时的情景,当时似乎也有此论调。现在的观众如有兴趣再看一遍,会有隔靴搔痒的感觉,贝尔托鲁奇是公认的世界级大导演,但他对东方的理解尚且如此不得要领,这就难怪泰国民众对《安娜与国王》(去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感到愤怒了。
好莱坞是美国商业文化的典型代表,得奖的标准是票房。好莱坞电影能够横行天下,是挟其背后无敌的金元势力,一向被学者引为“文化殖民主义”的象征。这些年来西方电影观众已经不满足于好莱坞电影中中国人的形象总是反面角色——如华人社区的赌徒、黑道人物,所以就有了“007”中的杨紫琼、《霹雳娇娃》中的刘玉玲,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提高票房的作料。《卧虎藏龙》可谓登峰造极,从导演到演员清一色的华人,主题“功夫”更是地道的中华特产,然而从周润发黯淡无光的表情、章子怡近乎“香蕉人”的角色,以及令中国武打片爱好者无法接受的情节模式,就像一位旅美华人所言,“虽然中国菜在西方已经算是高级餐饮,但那只是给老外吃的中华料理。”
《卧虎藏龙》就是这样一部好莱坞出产的“中国料理”,所以我们不能对它做太高的要求,更不能有文化承载的期待。其实在西方靠“中国料理”得名得利的不胜枚举,这其中既有中国人也有老外。
对东方深有了解的英国诗人吉卜林说:“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可谓知言。不要说让西方人了解中国的阴阳五行、中庸之道这些深刻的哲理,就是让他们欣赏像功夫片这样的通俗文艺,也还是外行看热闹。(高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