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齿铜牙纪晓岚》在哈市播出前,有关该剧高达56%的收视率和剧情背离史实、胡乱“戏说”的评论同时传来,有的评论甚至给其扣上了“误人子弟”的罪过,不免令人心生疑惑。然而在该剧播出后,又不得不让人感到——影视剧的“戏说”也有“理”。
在剧中我们看到,《铁齿铜牙纪晓岚》在创作上确实下了一番功夫。剧中的情节紧凑抓人,而且每隔几集便讲述一个故事,纪晓岚与和(王申)像说相声一样的大段对白精彩而幽默,尤其是对和(王申)这个人物,着墨甚多,让许多观众难以不想。这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现代观众究竟爱看什么戏?多数的人是将电视剧当成茶余饭后的休闲与调剂,喜欢“戏说”,却讨厌胡编。有人说“戏说”与胡编是“近亲”,这么说一点儿没错,但二者差就差在不在同一档次上,“戏说”让观众看而不腻,就像《鹿鼎记》中韦小宝撒谎的窍门:事情是假的,但诸般细节务求真实,所以不容易被揭穿,而且令人信以为真。多数观众喜爱就意味着拍出的片子能卖出去,意味着投入有望回收,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戏说”有理。
其次,参与影视剧创作的人都知道,尊重历史固然重要,但“真实”又常常会是历史剧的致命伤。《雍正王朝》、《太平天国》等,都被人们认为是尊重历史的正剧,确实有一定的市场,但也不能逃避“细节不符合真实”的评价,因为历史细节是什么,有些是很难说得准的,有些问题就连史学家都还在争论。电影《甲午风云》曾被公认为是尊重历史的大作,剧中刘步蟾是一位临阵脱逃的舰长,但在该片放映几年后,历史学家才考证出,他也是一名抗日英雄,并在甲午海战中牺牲。此外,一部历史剧除了历史事件外,都有远离历史的痕迹,说的是现代白话,穿的是现代面料剪裁的戏装,虽说表现的是古时事,但一口咬定毫不“戏说”真的很难。郭沫若的《屈原》也少不了虚设一个美女婵娟,更何况像《铁》剧这样一个平民化诙谐有趣的制作呢?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纪晓岚是一位文学家,同时也是圆滑的政客。乾隆对他的评价是“无用的腐儒”,他在死前才当上协办大学士,政治上没多大出息。至于对对子,在当时进士、举人们都会,即便是对得快,对得巧,也并不一定算什么奇才,这样的真实入了戏就夸大了,人们却能看得有滋有味,这是“戏说”的第二有理。
观众期待许久的电视连续剧《笑傲江湖》终于播出了,观者甚多。但武侠剧是最善于虚构和夸张的题材,可观众却很少评价它的真实性。相反,谁想考证这类事实的真相,肯定会被人认为是傻冒。其实无论历史剧,现代剧,还是偶像剧,都不过是一场戏,“戏说”一些有何不可。何况观众们也都会知道这是电视剧,是供人消遣的,当不得真。对此,有些人曾提出种种担忧,其实,艺术的再创作,也就是“戏说”是允许的,电视剧的完全真实可能等于零。
但不可置疑的是,影视剧创作离不开史实。在重大历史事件上,在原则性的、已有定论的历史问题上当然是不容“戏说”的,如电影《开国大典》、《七七事变》、《井冈山》、《百色起义》等等。除此之外“戏说”也确实出了不少电视精品,像《康熙微服私访记》、《宰相刘罗锅》、《霍元甲》等都是“戏说”的优秀作品。由此可见,“戏说”是影视剧增强观赏性的一种手段,但对此要掌握好尺度,观众才能买账。(本报记者 李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