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金庸又站出来说话了。在不久前的《艺术人生》节目中,他对央视的新版《射雕英雄传》做了如下评价———“我认为这是最佳的《射雕英雄传》版本,可惜编剧自作聪明加了杨康、穆念慈、完颜洪烈自杀的戏,倒了胃口。”于是乎,有媒体借题发挥,说什么金庸为《射雕》盖棺定论云云。与此同时,笔者又偶然看到《射雕》编剧之一史航的一篇自述文章
,文中有句话:“同样是出于对金庸原著和原意的理解,我和我的合作者们开始描摹我们眺望的射雕身姿。”再往前推,笔者清晰地记得每当一部金庸的小说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每当人们对改出来的东西争论得面红耳赤,金庸他老人家总要以一种“平定中原”的姿态出来发表一通演说,好像言外之意:“好了好了,你们都别争了,这事我最有发言权。”
———是吗?
提出如此疑问之前,笔者首先要肯定一点,金庸当然有权对自己的小说乃至相关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且他的评价在所有言论中无疑是最权威、最值得人们重视与期待的。金庸曾说他最欣赏的是刘德华版本的《神雕》,最认可的是梁朝伟演的韦小宝……但是,我们难道因此就可以下结论:金庸的论断就是“盖棺定论”吗?
很久以来,笔者一直有个疑问,世间究竟谁最有资格为《红楼梦》盖棺定论?假如曹雪芹尚在人间,假如他也著书立说叫什么“《解梦红楼》”之类的,我们该如何对待?从此封闭“红学研究”、罢免所有红学家、焚掉所有红学“成果”,再成立个“《解梦红楼》研究所”吗?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将二人做此对比不是有意将其在文学上的成就并论,而是在探讨一部文学作品最终解释权的归属问题。正如史航所说,他们所改编的《射雕》是他们心中眺望的《射雕》,而不是金庸“眺望”的《射雕》。同样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不同的人看过自必有不同的感受,更何况是一部文学作品。所以,即便是金庸自解《射雕》,或是曹雪芹自评《红楼梦》,那也不过是对作品的千千万万种理解中的一个罢了,而我们对文艺作品的评论,不能单纯取决于原创者的“自白”,而是以客观效果做出终极判断。
更何况,金庸评价的还不是针对自己的小说,而是一部电视剧,同为文艺作品,电视剧终究与小说不同,各自有各自需要遵循的文艺创作规律。影视作品由于增加了视觉与听觉艺术,就要求它在从文字的转换中有所变化。这其中的内在联系绝非普通业外人士可以理解。而金庸对影视专业的“知识内存”又有多少呢?他对电视剧版《射雕》“盖棺定论”的资格恐怕是有些问题的。
然而,更值得我们诘问的是:中国之大,为什么有人总是习惯性地把金庸的话当回事?假使原著不是金庸,而是一位无名作家,我们又有谁会去问一问这位无名作家的意见?就像一部《英雄》,更多的人希望听到的是张艺谋的解释而不是剧本原作者的阐述,这种从属权威的心态是否有利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知?
最后说一句,金庸为新《射雕》盖棺定论一说,其实并非金庸本人所提,而是媒体给扣的一顶“帽子”。至于这顶“帽子”背后所涉及的深层话题,本文只是触及了冰山一角,笔者期待着与此相关的更多妙论。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