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神清气爽“托斯卡”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0月21日18:08 北京晚报
实践证明,保利剧院是目前为止北京演出场所上演歌剧音场效果最好的剧院。昨晚首演意大利原版歌剧《托斯卡》,偌大的空间,像一套匹配极为均衡的音箱,整场听下来,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好几位音乐家告诉记者,在这儿听音乐真是净了耳根子了。虽然这些话有些广告之嫌,但记者感同身受,也以为,我们要普及高雅艺术,还真得有些这样能“养耳”的地方。
国力增强了,我们就能修建这样好的剧场,就能举办高水平的国际音乐节,就能办得起真正意大利歌剧的演出,也就能将“时代需要高雅艺术”的口号落在实处,这才叫国泰业兴。
实话实说,维罗纳歌剧院乐团真值得一夸。这种歌剧的第一音是管乐,指挥内罗·桑蒂手起手落,乐队的管乐发出质感极强的音响,根音之上,缭绕着铜管无法形容的金属悦音,剧场的“大音箱”效果就这样开始令人感动得共鸣。乐队弦乐的层次感、透析感更是分明得纯净至极,这种水平的演奏,至少我们在国内乐团的演奏中还没听见过。北京国际音乐节让观众打开这样的“耳界”实在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中国乐团的交响乐、歌剧演奏水平再不提高,以后还会有观众吗?中国爱乐乐团的百余位演奏家已全体观摩了日前《托斯卡》的彩排,反响强烈,群情昂扬。他们的人才齐备、装备精良,观众正拭“耳”以待。
“托斯卡”给中国歌剧带来的另一个思索是声乐队伍问题。昨天《托斯卡》男高音已经相当棒,但由于女高音乔万娜-卡索里亚实在太出色而技压一筹。她的“为艺术,为爱情”咏叹调唱到了极致,这使得演出成功板上钉钉。意大利歌剧四百年辉煌史正是由这样的优秀演员一代一代铸成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意大利歌剧观众。中国的西洋歌剧起步虽晚,却迅速地培养了众多出色的歌唱家,国内和海外蜚声歌剧界的国际级歌唱家为数不少。而现实却是形成不了强有力的演出阵容,兴不起多大风浪。
从昨天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可以听出这样一种需求,西洋歌剧早晚会成为我们主流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是一个快要成熟的市场,关键看我们自己是否有这样的实力:好的剧场、好的乐团、好的歌剧演唱家。(本报记者白宙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