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立波在上海比小沈阳更火(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3日11:30  《中国新闻周刊》
周立波在上海比小沈阳更火(附图)

周立波(资料图片)

  就在小沈阳因春晚的亮相,火遍全国的时候,有另一个人,在上海,他的受关注度远远超过小沈阳。

  一口上海话,一个人一个舞台,在周立波140分钟的表演内,观众笑声达680次

  文/万佳欢

  2月26日晚的上海美琪大剧院里,梳着“小分头”、穿着小西服的周立波手持机关枪、眼戴蛤蟆镜,在“007”的背景音乐中独自一人登上舞台。他的舞台装备极其简单:一个乐谱夹子、两把椅子、一杯水。乐谱夹子里是七张A4打印纸,上面用大二号字体写着这个晚上他演出的提纲。

  周立波站定,鞠躬,然后开始用上海话侃侃而谈。在接下来的两个半小时里,他仅靠一张嘴,马不停蹄地回顾了三十年来上海市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从粮票、抽筋舞、砖头一样的大哥大到最近的股市暴跌,时而调侃,时而模仿,说累了就转过身去喝一口水,中途仅有一次换衣服暂停休息。

  来现场看演出的几乎是都是上海本地人,他的精彩口条让全场1300名观众爆笑不止。不少中年人甚至笑到直不起腰来,咳嗽连连。

  演出制作方曾用计数器计算过这场名为《笑侃三十年》表演中的观众反应:按每场表演为140分钟计算,笑声约有680次——这意味着观众平均十几秒就会笑一次。

  2006年,周立波开始尝试使用类似单口相声的形式向观众调侃世相百态,出乎意料地受到了上海市民的热烈追捧,很像2005年底郭德纲在北京和天津的爆红,周立波也成为上海这两年来,从白领到市井不得不谈论的热门人物。而去年底开始的《笑侃三十年》主题演出,三十场的票房收入已经突破600万,创下了近几年来上海曲艺类剧场演出的票房奇迹。

  不同于郭德纲苦熬十年出头,此时,距离周立波重返舞台仅有短短26个月。

  2008年底,周立波已经从2006年12月首演在兰心大剧院的680个座位,转到了920个座位的逸夫舞台和商城剧院,除了在话剧中心的几场试演,其他场次场场满座。

  《笑侃三十年》:传统曲艺的成功商业运作

  12月,策划了四个月的周立波清口《笑侃三十年》正式推出,原打算在兰心大剧院连演12场。最初,大家都担心这一季场次太多,可观众的热烈反应出乎意料。第一场表演结束后,380元的票在场外已经被黄牛党炒到800元甚至1000元。主办方立即决定——加演。

  12月9日演罢第三场,制作人周江颐发现,之后几场的票在网上刚一放票,就几乎在一瞬间全部售空。“那个下午我们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2009年1月份再连演7场,一直演到小年夜。”她说。

  今年3月,周立波从兰心剧院转战到座位多一倍的美琪大剧院,再加演10场《笑侃三十年》。与此同时,他坚称门票不包场、不团购、不赠票。一天,上海某位领导临时过来看戏,可票早已卖完,工作人员只好拿着一个信封包上380块钱,塞给前排一个观众:“我们退还您票价,再给您旁边加个座,算请您免费看这场,您的位子让给我们可以么?”

  “上海人是极度怀旧的,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笑侃三十年》的制作人周江颐对本刊记者说,“像蔡琴、费玉清这样带一点老上海味的表演者都很容易获得成功,这也是我们对市场进行分析后的一个考虑。”

  2008年7月,复出舞台一年多的周立波与上海文广演艺中心签约,开始酝酿下一步的演出计划。演艺公司方面发现,周之前的演出都没有固定的主题,内容比较发散,不便于进行推广和包装。

  当时,公司正好需要出推出一些与“改革开放三十年”相关的作品,于是,他们提议,周立波可以结合这一点,用非官方语言来一场改革开放历史大盘点。这样一来,周立波的演出还可以作为“事件”进行推广。

  公司对周立波的形象包装和广告宣传也下足了功夫。为了摆脱观众心目中“稍带市井气的滑稽演员”的形象,公司对周立波平面海报的视觉形象也重新设计,更为时尚,且不失怀旧情绪。而如果你身在上海,就会注意到,不仅长达15秒的《笑侃三十年》宣传片在本地电视台里滚动播出,报纸上、出租车的触动传媒里也有相关广告;甚至你拨打114时,都会有关于演出的语音提示。

  主办方打的“事件营销”牌也初见成效。由于契合改革开放的主题,中央电视台也对周立波的《笑侃三十年》做了达2分钟的新闻报道。

  而包括知名学者和市级领导在内的众多上海名人也闻讯前来“捧场”,更是为演出做出了最大的“口碑营销”。余秋雨在2月13日观看演出后,评价周立波“有一种现代都市型市民幽默的发现能力和选择能力”,又引领一阵媒体报道的风潮。

  2月26日,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前来观演,同时是为更高一级领导的到来“把关”——之后的两天,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市长韩正先后走进美琪大剧院。周立波为此做足了准备,他抖擞精神,28日更是连说三小时。

  可以说,聪明的表演方式,准确的受众定位,加上完善的商业包装运作模式,为周立波的爆红铺平了道路。

  在这一轮演出中,周江颐还发现,周立波在表演中一些调侃北方人、甚至调侃中央电视台的笑料收到了很好的“笑”果,他们立即决定,将下一季表演的主题放在提升上海市民荣誉感上。“跟北京相比,上海已经很久没有本土的曲艺类品牌明星了,缺乏文化的骄傲感。”

  周立波的火,可谓火得恰逢其时。

  当年“上海活宝”复出

  周立波的滑稽天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上海人所公认。他年少成名、功底扎实,被称为“上海活宝”。学者余秋雨曾夸他,“上海50年才能出一个姚慕双和周柏春(滑稽界泰斗),但要100年才出一个周立波。”

  周立波脑子活泛,却年轻气盛。23岁那年,他因出手误伤了当时极力反对他恋爱的女友父亲而被判刑,从此告别滑稽舞台。十多年中,他坐牢、下海、经商、吃官司、出国,摸爬滚打,历经坎坷。

  圈内人都认为,带着一身喜剧细胞的周立波去做生意“实在浪费”,几个朋友也在不断劝他回归舞台。2006年7月,周立波的好友、京剧演员关栋天的一席话终于说动了他:“回来要趁早。现在老一批的观众还记得你,如果再晚几年恐怕就没有机会了。”快40岁的周立波再三考虑,终于下定决心复出。

  而“如何复出”自然成为一大问题。关栋天不赞成他再像以前演滑稽剧那样跟别人合作,“现在上海滑稽界能跟周立波搭上手的人基本没有。”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什么样的形式既能吸引观众,又能最大范围地发挥周立波的个人风格呢?关栋天、沪剧名家孙徐春和周立波三个人开始坐下来讨论。

  一次,关栋天忽然想到了栋笃笑。栋笃笑是广东的一种喜剧表演形式,类似美国的脱口秀,一般是一个演员站在没有任何布景和摆设的舞台上讲笑话,随意谈论新闻,调侃明星。黄子华、许冠文等演员都做过知名的栋笃笑表演。

  此前,从来没有人试过用上海话讲“栋笃笑”。大家一致觉得周立波能够做得到;而且他也更适合一个人自由地表演。三个人开始热烈地讨论如何对这个表演样式进行概念包装和定位。既然要立足于上海市场,周立波想出了“海派清口”这个概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