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所有爱美的女人一样,梅艳芳怕老。二十刚出头时候,她说不敢想象自己30岁的日子,感觉仿佛那已是世界末日。一晃眼在这个圈子里风风雨雨走过了20年,2003年10月10日是她40岁生日,此时她对年龄已经淡然,惟一介意的是容颜的老去。
几个月前,梅艳芳接受凤凰卫视许戈辉的采访时,她说到了自己老的那一天,肯定躲起来,不要让人看到老的样子。她夸张地模仿一下想象中自己老的样子,然后被自己逗笑
了。
其实,美丽都是易逝的,也最易碎,梅艳芳不是不懂这个道理,更何况她是站在时尚前端,曾引领了时尚潮流二十多年的女人。在她容颜未老时候,她永远地躲了起来。对这样一个爱美、爱时尚的女人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方式。40岁的女人,已活得足够精彩。“精彩地活一次就够了,不要再来了,不好玩了”。如果有来世,她说她想变成小鸟或小天使这类有翅膀的东西。是她今世活得太累而想飞吗?
梅艳芳生前演过的最后一部电影叫《男人四十》,讲述一个男人如何面对40岁关口,梅艳芳饰40岁男人张学友的妻子。之后,从9月宣布患病到12月底离开人世,只有短短几个月,“过程紧凑如结构严谨的电影”。这或许也符合她一贯风风火火、毫不拖泥带水的性格,为了不给大家留下憔悴的病容,更为了把它人生色彩最饱和、最富韵味时期的形象永久地留下来。
2003年的娱乐圈好像整个被不祥的死亡所笼罩,在距离新年只有两天的时间里,梅艳芳的离去,虽不似张国荣的死予人那么大的心理震撼,但却实在为2003年的悲情香港再添一抹愁绪。
单从五官上来看,梅艳芳其实并不算十分靓丽,她曾自嘲自己长得丑,才花心思做千变女郎。但她身上似乎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她是一个有魅力的人”,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这样形容她,“这种魅力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梅艳芳的魅力不仅来自于她在舞台上激情四射的表演、缠绵哀怨的倾诉,以及精心塑造出的各种多姿多彩形象,更在于在远离舞台的真实生活中,她是一位真性情的女人——敢爱、敢恨、敢怒、敢言。当年,谭咏麟被逼退出奖项,到后台第一个拥抱他哭泣的是她;去年9月,外界不断传出她患癌症的消息时,她主动召开记者招待会,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说:“是,我是一个病人,我有癌,宫颈癌。”但她又坚定地说:我有信心打赢这场仗,我是一个病人,不是一个弱者。
梅艳芳从一个底层歌女奋斗成一代天后的经历,已演化成一代香港人的精神财富。她以她深厚的内在气质征服了越来越多的人。
2002年,刘嘉玲陷入裸照风波,组织抗议、跳上台痛斥无良媒体的是她,扶着刘嘉玲上台、一直坚定地站在身后的也是她。去年5月,在SARS袭击香港时,虽然仍沉浸在张国荣离世的悲痛中,但她走出来组织“1∶99”慈善音乐会,为SARS病患家属筹款200万,她总喜欢振臂而呼,这几乎成了她后来的标志。
她的性感,让女人折服,她的意志和力量,让男人钦佩。一些大活动,只要她召集,成龙、曾志伟、刘德华、梁朝伟等这些巨星都会给她捧场。她曾笑言说成龙、曾志伟这些“损友”令她嫁不出去,但她和他们之间结下的像男人一样的情义也令人感慨。“在全香港,你找不出第二个像她这么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人。”金广诚是梅艳芳最后八次演唱会的监制,谈起合作多年的老友,他的赞叹中充满情感。“或许是小时当歌女、被人瞧不起的经历,她对社会不公平的事情,都要站出来讲话,这种人在演艺圈里很少。”与她合作过的导演张坚庭说。
这个瘦削的、4岁就踏上舞台,太早地懂得酸甜苦辣、人情冷暖的女人,所以养成一身江湖儿女的豪气,为别人扛起了太多的责任。“仗义”本来不是形容女人的词汇,却更多地用在她身上。她也总是把她作为女人最光彩的一面无私地给予他人,把坚强、独立传递给每一位需要她的朋友。而自己的伤痛和寥落,却只是一人默默品尝。感情路上,她走得辛苦,但她从来都珍重自己的每一份情感,也用女人的自重与坚韧演绎着女人的寂寞与心碎。虽然这样的寂寞与心碎更令人唏嘘,但赢得精彩,也输得磊落。
随着陈百强、黄家驹、罗文等一位又一位艺人逝去,特别是张国荣的自杀、梅艳芳的早逝,也许一个时代被彻底地划上了一个句号。有人这样评论:张国荣之死像一首诗,留下不可解之谜;梅艳芳留下的却是有情有义的励志演义。她戏外有戏,戏中有戏,她以生命的力量,在戏里戏外都感动着观众。
“她是那种注定要成为一面旗帜的女人。她永远是先把自己搁在那里的女人。无所畏惧,所以无私。”她去了,留下了一个不屈服的背影。对这样一个女人,你只能称她为——传奇。记者◎李菁(发自香港)
《三联生活周刊》授权新浪独家发布,其他媒体不得转载
活在艳舞台,比生命更大--梅艳芳最后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