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明星全接触 >正文

李连杰带着感悟到北大 现场印证“爱是付出”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02:25 京华时报

  一年之内,李连杰先是从印度洋海啸死里逃生,然后去印度朝圣险遭地震不测。昨天,这位两度遭遇自然灾害的“功夫皇帝”带着感悟来到北京大学,进行题为“关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演讲。自称小学没毕业、没资格在大学演讲的他,用亲身经历阐述了对“爱”的见解,为印证“爱便是付出”的观点,他为红十字会捐款50万元。

  北大千人迎接李连杰

  昨天下午2点半起,北京大学师生在英杰交流中心门外排起长队等待入场。当李连杰走进交流中心时,在一层大厅落座和在二层走廊处围观的近千人爆发出热烈掌声。李连杰满面笑容、双手合十表达谢意。

  50万元捐赠红十字会

  昨天上午,李连杰捐赠50万元给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希望将该款项用于“心灵阳光工程”。他风趣地说:“非常感谢我太太,她签了一张50万元的支票给我,名是我出了,钱其实是她出的。”他承诺,将号召自己的女儿加入红十字会的义工队伍。待电影《霍元甲》上映之后,他将从影片发行收入中再支取50万元捐赠给红十字会。

  当天下午,当着北大千名师生,他被授予“中国红十字会人道服务奖章”,现场掌声更加热烈。当天,他透露,希望能在国内设立一个基金,专门用于帮助心理存在问题的人及救助遭遇自然灾害的人。

  历经劫难后看淡名利

  经历东南亚海啸和南亚大地震,李连杰对外界首次谈起面对死亡的感受,表情、言语透着劫后余生的豁达和开朗,“物质不能解决心灵痛苦,当我面对死亡紧紧抱住女儿的时候,发现拥有多少名和利都无济于事,人的价值在于付出,拥有的财物只是保管,只有付出了才会被人知道原来你拥有那么多”。

  谦称没资格大学演讲

  “演讲不敢当”,李连杰在演讲过程中多次重复这句话,“一个小学没有毕业的人站在大学讲台上,是不够资格的。我只能与大家分享一些人生感受”。

  从8岁习武开始,他一路回顾成长历程,认为拍电影才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改变。他说:“以前的我没有个性和人生观,完全听从家长和老师,直到连续5年夺得武术冠军之后我才开始选择自己的人生。《少林寺》一举成名,让我感受到了肉体和心灵的双重冲击。每拍一部电影我都会受一次伤,要么断胳膊要么断腿,北大第三附属医院对我进行7个小时的手术后告诉我只能保证我可以走路,不能保证我继续练武。提出可以给我开三级残废证明,我很受打击。”

  李连杰透露,拍《少林寺》的片酬是一元钱一天,之后片酬一跃成为600万元。这时,最可怕的是自我膨胀,“直到我自己当老板拍电影,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时,才明白以自我为中心很痛苦。

  《霍元甲》后不谈武术

  2003年间无意看到的一则报道震撼了李连杰。“那则报道称,每年约有28万人自杀,如果一个自杀者有10位亲属,至少会有几百万人感到悲痛,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于是,他想到拍摄电影《霍元甲》,希望通过霍元甲这个形象传达自强不息的精神。

  “《霍元甲》阐述我从小学习武术的经历、内心感受及我心目中的武术。”言语间,一贯手势丰富的他在空中写了一个“武”字,“‘武’到底是什么?是一个‘止’和‘戈’,意思是STOP,停止战争。我关于武术的观念通过这部电影已经说完了,所以这是我最后一部武术电影。”

  但是,今后他将继续拍摄动作电影。他指出,武术电影是通过武术看人生;动作电影有很多形式,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二者有本质区别。“在《狼犬丹尼》中已经阐述了这个观点:个人武功再强而不懂得爱,不仅武功是一个工具,连人也会变成工具。《霍元甲》讲的是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征服人心的只能是爱。”

  分享“隐私”打

太极拳

  演讲结束,李连杰与学生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交流。他有问必答,与师生们分享自己的“隐私”。

  其间,他回顾了在美国的生活,感慨起初自得其乐,后来因为书读得少遇到不少难题。“比如,我的英语说得实在很烂,为了拍戏不得不苦练英语,有一次我把自己关在洗手间里,坐在马桶上一个词一个词地背。”

  “说实话我有点自闭,因为从小出名让我背负着沉重包袱。喜欢独处、喜欢看书,不喜欢与别人玩笑,习惯保护自己。我40岁之后才豁然开朗,想要回馈社会,只要能够让别人开心,即使‘出丑’也没有关系,就像现在我在北大与你们交流一样。”

  面对学生们提出亲眼见识真功夫的要求,他先是谦虚地说都是电影特技帮忙,随即打了几招太极拳,学生们报以热烈掌声。易东方/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310,000篇。


评论明星模仿秀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