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2月11日电(记者张淑英)一生给人们带来欢笑的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虽已离开人世,但他的几百段相声永远刻在中华曲艺史上。
90岁的马三立,在相声界德高望重,相声界的后辈们对他十分敬重。但马老认为:“相声演员不应该再论资排辈了,同是说相声的,谁的成就大我们就称谁为老师,对于辈份比自己小而艺术上令人佩服的我们也应以他们为师,师不分长幼。”这就是马三立,寥寥数语
,可见人品。
马三立是当今相声界辈份最高、艺术造诣最深的老艺术家,被誉为相声泰斗。他生于1914年,父兄都是相声艺人。为了生活,马三立1929年开始了他坎坷而漫长的艺人生活,撂地摊、跑茶社、闯关东、下金陵,饱尝旧社会的辛酸苦辣。马三立与相声打了一辈子交道,先后演出传统相声200多段,创作、改编并演出新相声70多段,其中《买猴》《国庆十点钟》《西江月》等脍灸人口。
马三立以他含蓄隽永、质朴自然、蕴藉深远的独特风格自成一派,在中国曲坛久享盛名。他曾经说过,干相声这一行,关键是琢磨怎么把相声说到家,一个相声演员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功底和时代感,站在台上要有精神气。马三立还告诉记者,相声的技巧无外乎是要抖响“包袱”。抖“包袱”就跟踢足球一样,也讲究传球到位,抢了、慢了都不能进球;如果演员在台上“抢纲”、“慢纲”,多好的“包袱”都得被糟贱了。所以演员的功夫绝不仅仅是背词,练好了报菜名、绕口令就行了,更要紧的是细嚼慢咽。
马三立说,要做好演员,就要懂语法,常动脑筋,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而且要多向同行学习,特别是要看人家跟自己一样的段子,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作为演员应具备灵活多变的表演经验,过去我在露天和园子里使“活”常飞来“横祸”,如救护车叫、小孩哭闹、茶杯落地发出的声响等,我往往能预感到这些“险情”的发生,于是就多垫几句词儿,等噪声没了再翻过来,观众就听清了,“祸”躲过去了,“包袱”也抖响了,效果也出来了。
著名相声演员姜昆这样评价马三立的相声,他说:“相声是笑的艺术,可笑跟笑不同,马三立带给人们的笑回味无穷,因此说他老人家的相声是有分量的,马老的东西不是任何人都能学得来的。”有人讲马三立的相声难学,这是因为他的风格即人,风格即个性,风格难以摹仿,一味师其样式,不能得其神髓。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博采众家之长,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才有发展。马三立的天赋条件好,这是硬件,好学上进是马老的“软件”,即使到了老年他仍然孜孜不倦。
多年来马三立已经养成读书看报、翻字典的习惯,使他的文学水平不断提高,而且扩大了知识面和信息源,引发了创作灵感。马老那段脍灸人口的相声《追》,就是读天津《今晚报》上一段小幽默后受到启发编出来的。他说过,相声的内容一定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相声顾名思义就是“相”与“声”,演员千万不可靠扮怪相出怪声来逗观众乐,而要追求那种能够令人回味无穷的作品,才能起到教育人、启发人们思考的作用。
旧社会被看作是“玩艺儿”的相声,如今叫艺术,这个称呼的改变,标志着地位的提高。相声艺术的地位提高了,人的思想水平也得相对提高,用句现代词这叫“与时俱进”,马老的时代感一直很强。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财富,马三立的财富就是观众。马三立说:“我是观众捧红的,不能忘了观众,演员的艺术水平高低好坏,应由观众来评说,观众是演员的衣食父母。”大师虽离去,但他的做人之道以及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却永留人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