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立(左)在演出中 点击此处查看更多图片
给无数人带来无数欢笑的相声大师静静地走了。
2月11日凌晨辞世的马三立老人,享年90岁,走过了漫漫80年的艺术生涯,从一个“撂地”糊口的艺人,到让亿万观众喜爱的艺术家,他饱尝了旧中国艺人的苦辣辛酸,也经历了新社会文艺工作者的扬眉吐气,他把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给了人民喜闻乐见的相声艺术……
从来就不是命运的宠儿,更多的人生岁月是在社会的底层,品尝生活的艰辛困苦中熬过的
1927年秋天,马三立抖的平生第一个“包袱”竟是家境的辛酸。那年,马三立住在天津南市“三不管儿”的福安街同善里的大杂院,就读于美国教会创办的汇文中学。同学们一进中学就置办好崭新的校服,而马三立身上穿的是一件拆大改小的旧大褂,袖子上还有两块补丁。先生、同学们笑话他,说没有校服别上学了。父亲马德禄靠说相声糊口,家里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父亲东拼西凑几块钱要给他买校服,马三立抢着对父亲说:“让我去买吧,我会。”于是父亲叮咛又嘱咐:“记住,试好尺寸,买合适了!”等马三立买回校服往身上一试,校服起码大三号,把瘦骨伶仃的他整个包了起来,父亲急了……马三立扬起两只胳膊,如同戏台上老生抖袖,一双小手“终见天日”。他解释说:“我想,冬天套棉袄,明年我再改,还能穿……”父亲叹口气说:“唉,闹了半天,你的‘包袱’使在这儿啦!”
1954年,马三立表演何迟创作的相声《买猴儿》获得了巨大成功,把“马大哈”这一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人们对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人脱口就会蹦出一句“马大哈”来。马三立还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毛主席和周总理表演了这段相声,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称赞。
1957年,马三立被打成右派。他满腹委屈,但把痛苦深深地埋在心底……1961年3月,马三立终于从天津东郊么六桥乡的一个村子里又调回曲艺团上班。马三立在农村转了一圈回来后更加走红了,他对观众似乎产生了超常的魔力,备受欢迎。
一辈子最大的乐趣就是见观众。没有比能让观众快乐更让他高兴的事
1948年春,马三立来到北平,以马家独有的段子深深打动了观众。《开粥厂》里的“马善人”成了马三立的昵称,许多电台听众纷纷点播“马善人”的节目。
一天,电台里传出了马三立的声音:各位听众,我和花小宝(梅花大鼓艺人)自由恋爱多年,决定正式结为夫妻,如今万事俱备,就是没房,燕尔新婚没房可不行,有合适的房子您给留神寻摸着,房钱别太贵,因为我穷,我这儿提前道谢了!消息一传出,钟爱马三立的老听众、观众纷纷来信祝贺,并为他推荐价格低廉的房子,最后有一家房东极为仗义地表示,您就住,房钱不论怎么涨,也不给您涨。
搬家那天,马三立的搭档张庆森夫妇却住了进来,房东急了,说:“不是您结婚呀,要知是这样,我们就……”马三立连忙施礼,恳切地说:“您就当帮我,他们夫妇从东北来投奔我,我想帮朋友,没别的能耐,就会编相声———把自己也编进去了。”转天,马三立、花小宝在广播中宣布解除婚约,向听众致谢、致歉,恳请谅解,有听众当时打来电话说:“马善人,你这个‘包袱’不小呀,把一座北京城都‘装’进去了”……
马三立把幽默、风趣、仁爱与魅力,慷慨地撒向社会各方。他是一个非常珍惜本色的老人,从不做作。他名气大却从不端架子,不露锋芒,偶尔在机敏、狡黠的微笑中还透出一丝无奈。在他身上,幽默与文静、活泼与平和、敏锐与敦厚交织在一起。
马三立一辈子最大的乐趣就是见观众,能让观众乐了,没有比这能让他更高兴的了。他笑对人生,并把欢笑带给每一位观众。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马三立在他古稀之年又连续推出了一批精彩纷呈的单口笑话,诸如《家传秘方》、《查卫生》等,既幽默又贴近生活,都是他的倾心之作,为几代人所喜爱。
“对别的事都宽松,惟独对相声艺术要求太严”。他留下遗嘱,要求丧事从简……
马三立一生养育了8个子女,作为长子的马志明是目前马家儿女中惟一从事相声艺术的人。在马志明的记忆中,马三立并没给他说过多少“活”,也没有跟他合作过节目。父亲从小就对马志明说:要自己长能耐。但对马志明学过的节目却是常加指点,悉心传授,人物如何刻画得更细腻,“包袱”这样铺、那样抖是不是更好一些,等等。马三立的小儿子马志良说:“父亲对别的事都宽松,惟独对相声艺术要求太严。”老人有一句话常常挂在嘴边:“观众是演员的衣食父母。”
关于马三立自己的名字,他生前曾说:“古书曰:君子有三立——立德、立功、立言,我希望我这一生永远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终其一生,他做到了。生前他留下遗嘱:“过世后,请将我丧事从简办理,我不愿让各级组织再为我费心费神;同时我的朋友、学生和再传弟子也比较多,所以不搞遗体告别,不接受花篮、花圈、挽联,不接受钱物。我毕生只想把笑留给人民,而不能给大家添麻烦,给国家浪费钱财。”遵照马三立生前遗嘱和家属愿望,丧事从简办理,并按照回族习惯,遗体已于11日下午安葬。(陈杰尉、迟健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