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立先生昨日仙逝,相声界一时无语同悲。本报记者采访了马老的几位后辈学生,听他们追忆老先生德艺双馨的一生。
常宝华:他的相声耐琢磨
我是1951年成为马三立老师的徒弟的,那时我十几岁,他三十多岁,他身上没有旧艺
人的不良习俗,我觉得他很正直。
我的老师过世,他没办任何仪式,我完全理解,因为他平日就宽厚待人,就怕给别人添麻烦。我没来得及去天津,很遗憾。
我的老师在相声界是不可多得的、德高望重的大师,他一生投入到相声事业中,有血有泪地致力于马派相声。在我们相声界,有句话:“谁不学马三立,谁就不会说相声;谁学了马三立,谁就说不好相声。”这意思就是说,不能只学皮毛,要学精髓。他表演的各种人物都入木三分,他的包袱不炫耀、不卖弄,他的相声耐琢磨。
我的老师始终如一地在群众之中,而不是在群众之上。他不主张请客送礼,我有时没时间,就托人给他买去点补酒什么的,可他坚决不收,都给退回来了。他说:“你非要送,就送我点麻豆腐吧!”他在台上台下都是一个样的,不会两面。
常贵田:从此不见“活爷爷”
我是早上知道“活爷爷”去了的。
论辈分,我管他叫爷爷,因为我的祖父管他的父亲马德禄叫师叔。但是,从我认识他那天起,我就管他叫“活爷爷”。究竟为什么管他叫“活爷爷”,我就不得而知了。五十多年前,我在天津庆云剧院见到他,当时他在我父亲的兄弟剧团,我爸爸让我管他叫“活爷爷”,我还以为他就姓“活”呢!以后,我曾问过我父亲,为什么管马老叫“活爷爷”,我爸爸一乐,也没告诉我。
十年前,北京召开中国曲艺家的会,马老对大伙儿说:“你们都叫我师爷爷,只有贵田能叫我活爷爷。”我趁机问他为什么,他嘿嘿一乐,没说。现在,我再也没办法知道这个秘密了,成了永远的谜。
马三立和我们常家有着不一般的关系。我们家的常宝华和常宝丰都拜马三立为师,宝华是我爷爷在世的时候拜的,宝丰是我爷爷去世后马老收为徒的。
1981年的时候,在一次座谈会上,马老说:“没有常宝,就没有我马三立!”因为当时马老的运气不好,他相声说得好,但没有机会上舞台,只在“地下”演出,我父亲常宝把他安排在他的兄弟剧团,马老从此走上舞台。那时候,他们一起演“笑剧”,“笑剧”综合了喜剧、相声和小品。他们一起演过很多“笑剧”,在《孝子》中,马老反串老太太,故事讽刺了那些不赡养老人的子女。后来,我父亲去世了,马老的搭档也去世了,于是,马老就和我父亲的搭档赵佩如老师一起合作了。
相声界有三派:马派、常派和侯派。马老不管说什么相声,他都能把自己融入其中,《买猴》、《练功捅刀子》等全没用第三人称,都变成了第一人称。马老的相声不好学,只能学皮毛,学不到精髓里去。现在,三派的创始人都离去了,实在是相声界的损失。
冯巩:马老没有门户之见
我这些年介入的领域比较多,有小品、有电视剧、有电影,但自己的根还是相声,从事其他艺术也吸收了很多相声的东西。有一次我去看望马老,怕他说我不务正业,心里忐忑不安的。没想到老人见到我以后说:“我看过你演的那五,也看过你演的《没事偷着乐》,我的小孙子也常念叨你演的电影,这挺好的,各种艺术都可以涉及,不是说了相声,别的艺术就不可以动了。各剧种、曲种都不矛盾,老百姓喜欢什么,我们有这个能力就可以演什么。当初赵丽蓉唱评戏,后来又演小品,问我这样做行吗,我说演小品怎么的了?只要是大家伙儿喜欢,你就演,不要怕别人说这说那。”姜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