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11日电:从一个在旧社会“撂地”的艺人,到如今万众景仰的相声界一代宗师,一提到马三立,就让人立马浮想到一个瘦削身影,留着中分头发的形象;而接触他、了解他的人谈起这位大师,最深的印象却是两个字:平易。
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听到马三立去世的消息后语声哽咽,他和马老交往20余载,最初的一面至今还深刻地留在记忆中。在他年龄还非常小的时候,在天津见到了仰慕已久的马老。
“虽然差了好几辈,但马老当时非常认真,对我学相声的情况问长问短,热情地鼓励我。”冯巩说,“以后我经常去拜访马老,他的教导影响着我的一生。他在艺术上是高不可及的大师,但一辈子做人低调、谦和。”
“我当时只是个无名小卒,但从马老那里没有感觉到一点点大师的架子。”相声、小品演员巩汉林第一次和马老接触就留下了这样的印象。1990年,巩汉林正跟随唐杰忠学说相声,他为老师举办了一次纪念演出,请来了马老。当时马三立已年近八十,但自始至终非常热情地参加了整个演出,还题字助兴。“后来有一次我去看望马老,他送了我一个有助睡眠的枕头,说咱爷俩都这么瘦,得睡好觉,才有精力创作。”巩汉林回忆起与马老的交往,满怀深情。
常宝华是马老手把手教出来的学生,听闻老师去世的噩耗,他禁不住唏嘘不已。“我的老师是很有性格的人,我们当学生的请他吃饭给他送礼都不招他喜欢。有时从北京到天津去看他,他说你要带东西就带一盒北京的麻豆腐。”在学生的眼里,马老师从来都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普通的演员,认为观众看自己的表演是对自己的抬爱,不管什么样的观众跟他打招呼,他都热情地回应。对年轻的相声演员,他没有不喜欢的,一见面就鼓励、鞭策,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老师是个老艺人,但他绝不是旧式的老艺人,从不讲究论资排辈。”常宝华说。
“真正关心老百姓的生活和喜怒哀乐,是他平易之风的根源和精髓。”对相声艺术有过颇多研究的北京大学汪景寿教授在评价马三立这位相声泰斗时这样认为。
汪景寿说,在马三立的相声中处处渗透着生活的芳香,正是生活的基础上,马三立的相声往往在平淡之中显奇谲,在观众不知不觉中甩出包袱,出乎意料之外又存乎情理之中,形成了典型的“马派”相声“蔫逗”风格。
马三立从艺以来,演出过相声段子200多个,如《吃元宵》、《卖挂票》、《相面》、《窝头论》、《买猴》、《十点钟开始》等都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他在相声中塑造的“马大哈”、“马洗澡”、“逗你玩”,形象生动突出,为几代人所喜爱。
在相声界有一句俗话:“谁不学马三立谁不会说相声,谁学会了马三立谁说不好相声。”说的是马三立自成一家的表演风格,有他个人的天才因素和特殊经历,是后人难以企及的。“但有一点是值得学习并且能够学习的,”汪景寿说:“那就是,他把自己的100多斤全交给了生活和相声,所以他才能一直保持着艺术的青春和不竭的创作源泉。”
有人说,与马三立交谈,说几句话就是相声,他的相声就是生活,他的生活就是相声,这就是大师的境界。(记者邱红杰、沈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