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丹姆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南京日报报道】本报昨天报道的《“古兰丹姆”南京打工》的消息,引起很多读者的关注。昨天上午10时许,一位两年前定居南京,名叫姚协乘的部队离休干部打通本报热线电话,希望通过本报牵线去拜访阿依夏木。71岁的姚老告诉记者:“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故事和人物,取材于当年发生在新疆的真实事件。我是当年亲历这些事件的人之一,亲眼目睹了现实中‘假古兰丹姆’被毙的经过。我正在着手把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写成剧本。今天看到贵报报道,我非常激动,想马上见到‘古兰丹姆’。”
上午11时30分,在记者与阿依夏木签约的广东巨星影业集团南京公司的安排下,姚协乘如愿见到了阿依夏木。当两位老人紧握双手,用维语亲切交谈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姚老说:“哎呀,你是1962年拍的《冰山上的来客》,我那时在和田工作,这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们都老喽!”阿依夏木说:“我们拍电影时,听说过一些戏外的故事,但时间太久了,记忆已经模糊。您老还记得那些往事吗?”
姚协乘凝思片刻后说:“对我来说,那是一段永远忘不掉的历史。我1949年穿上军装,两年后进疆任地委干事,在新疆一呆就是40年。据我所知,《冰山上的来客》虽然拍于60年代,但其中的某些故事取材于1954年发生在和田的历史事件。其中一个名叫热必汗的女匪首,自称刀枪不入,指挥了多起暴乱。她被捉后仍非常嚣张。热必汗个头约1.65米,皮肤很黑,身材也瘦小,但在匪徒当中是一呼百应的人物。我清楚地记得,次年公审热必汗是在露天广场举行的,有两万多人参加大会。会后,热必汗被枪决。《冰山上的来客》中假古兰丹姆就是用的这个人物原型,只是在创作中又做了艺术加工。”
阿依夏木仔佃倾听着姚老讲述的每一个细节,当姚老讲到一些当时的地名、人名时,她不住地点头说“是的、是的”。两人谈到动情处,又一次次紧握双手。阿依夏木说:“是南京日报让我在南京遇到您这样的知音,我一定会好好珍藏今天的这张报纸。”姚老则指着在场的人说:“我们都是你的亲人,你在南京生活、工作挺不容易的,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们,我们一定会帮助你。”听到这些话,阿依夏木的眼圈红了。
中午,姚协乘把阿依夏木请到了湖南路上一家新疆风味的餐馆共进午餐。不胜酒力的两位老人以茶代酒,沉浸在追忆往昔的幸福之中……南京日报记者梁平
《南京日报》读者关注“古兰丹姆”
许多读者昨天读到本报《“古兰丹姆”南京打工》的报道,纷纷为《冰山上的来客》中饰演古兰丹姆的昔日明星阿依夏木,年近六旬南下打工,逆境之中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所感动。他们当中有的单位和个人已通过本报前往阿依夏木的暂住地向她表示慰问。
正在南大读书的一位王姓大学生告诉记者,他的父母非常喜欢《冰山上的来客》这部经典影片,一直对古兰丹姆这个艺术形象情有独钟。父母委托他去看望阿依夏木,为她送去最美好的祝福。从事电视艺术工作的徐宁生昨天从本报看到“古兰丹姆”的报道后,专程从迈皋桥打的赶到湖南路马台街,亲手将自己的艺术明信片赠送给阿依夏木。徐宁生深有感触地说:“阿依夏木塑造的‘古兰丹姆’这个艺术形象,在观众心目中是永远不会磨灭的。”南京赛瑞科技公司的青年员工还为阿依夏木送去了鲜花,该公司张勇说:“尽管《冰山上的来客》对我们这代人似乎已经很遥远了,但片中那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我们至今还在传唱。为阿依夏木老妈妈送上鲜花,以表达我们对这位老艺术家的深深敬意。”
60年代“小燕子”阿依夏木为生活所迫离乡打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