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锅》剧照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打铜锣》剧照
侵权的VCD
李幸生对侵犯其父亲著作权的行为很气愤
新浪娱乐讯:“收割季节,谷粒如金,各家各户,鸡鸭小心……”“手拉风箱呼呼响,炉火烧得红旺旺,女婿来补锅,瞒了丈母娘……”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这两段出自湖南花鼓戏代表作《打铜锣》、《补锅》中的唱词被人们广为传唱并影响了几代人。而这两个作品的编剧、曲作者及其家属,早已在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之前几天将非法出版发行、复制和经销VCD影碟的三家单位告上了法庭,法院几天前已经立案,原告、被告皆收到法院的传票,该案将于4月6日上午在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侵权纠纷进行开庭审理。
《打铜锣》、《补锅》成就李谷一、凌国康、李小嘉等艺术家
《打铜锣》、《补锅》是湖南花鼓戏的经典作品,一提到湖南花鼓戏,大家就首先想到《打铜锣》、《补锅》,这两件作品成了花鼓戏的代表作。这么多年来,全国的许多戏剧院校和演出团体都将它们列为戏剧经典示范作品来学习、表演,这两件作品自1964年创作问世,就立即被当时的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了电影并在全国各地放映。湖南省当时有80多个县级花鼓戏剧团都排练了这两部戏,京剧、豫剧、沪剧等多种剧种都对《打铜锣》、《补锅》进行了移植,《人民日报》等报全文刊登了《打铜锣》,它被视为用古老的戏剧来反映当代生活的经典作品,同时它还被收录进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而《补锅》则被誉为唱、念、做、打的完美结合的作品。花鼓戏《打铜锣》、《补锅》剧组于1965年7月参加了中南五省的汇演,又于同年10月到北京参加了国庆全国优秀节目展演,由于演出非常成功,剧组人员还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国家文化部还专门定做了10台彩车,部分优秀剧目的演员乘坐这些彩车在天安门前接受了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的检阅,作为地方剧种,《打铜锣》、《补锅》剧组演员也是唯一享受这种特殊礼遇的剧组。《打铜锣》中扮演蔡九、林十娘的演员凌国康和李小嘉也因此声名远播,而《补锅》中扮演刘兰英、刘大娘、李小聪的演员李谷一、钟宜淳、彭复光也因此成为了中国演艺界的骄傲。
将侵权者告上法庭
2002年5月,《补锅》编剧之一徐叔华(另一编剧是谭州)在长沙市智慧电子出版物经销部购买了由辽宁广播电视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由湛江华丽金音影碟有限公司复制的花鼓戏《打铜锣》、《补锅》的VCD,通过对光盘播放、对比,徐先生发现这些VCD影碟既没有署作者的名字,也没有给作者支付稿酬,这些VCD的出版都没有作者的授权。徐先生认为这一行为违反了著作权的有关规定,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获得报酬权等权力。于是徐先生联合这两个作品的作者和家属,在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之前将出版发行、复制和经销商非法VCD的单位告上了法庭。两作品的作者强烈要求判令三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共计22万元人民币;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因诉讼所支出的费用;判令被告公开向原告赔礼道歉。
“老兵团”要打321岁的官司
花鼓戏《打锣鼓》是李果仁(已去世)编剧创作的作品,而《补锅》的编剧是徐叔华、谭州(艺名唐周),编曲是张国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李果仁之子李幸生、李锡宗对其父创作的花鼓戏《打铜锣》享有著作权,对其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享有继承权和依法保护其著作权的权利。在这场维权的较量中,徐叔华是号召者,他是歌曲《浏阳河》词作者,不久前他将侵犯歌曲《浏阳河》著作权的出版社告上了法庭,近期将会有判决结果。徐先生在维权方面可谓经验丰富,在以前的多次诉讼纠纷案中,他是百战百胜,在与侵权者的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73岁的他依然充满了活力和毅力。昨日,他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称:“我们这次是‘老兵团’出动,老当益壮!我相信我们一定能获胜!”据了解,五位原告中年纪最大的是徐叔华、张国辉,都已73岁,谭州位居第二,71岁,而李果仁的两个儿子李幸生、李锡宗分别是50、54岁。“我们5个人加起来是321岁,我们要向侵权者讨个说法!”徐叔华说这话时,脸上满是自信的微笑。(当代商报刘欢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