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明星全接触 >正文

央视主持人阿丘:我永远是个“旁观者”(图)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3月24日08:40 新京报
央视主持人阿丘:我永远是个“旁观者”(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记者手记

  当我在梅地亚见到阿丘时,他很热情地与我主动寒暄起来,还殷勤地表扬了我们报纸若干句,这些都令我感到坐在对面的是一个老于世故的采访对象,他知道在什么时候该为我续上咖啡,在什么时候认真思考我的提问。在采访前,我一直一厢情愿地以为,一个能在央视新闻部把一档深夜新闻节目主持火了的人,一定应该超级自信,但当我听到阿丘不经意地谈到由于身材矮小,从小到大照毕业照时,他都是站在最后一排最边上时,我分明看到了他流露出来的那丝自卑。虽然事后他告诉我他的自卑都是伪
装,但我相信阿丘在那一刻是落寞的,也是真实的。由此想到阿丘提到他的“偷窥欲”和像躲在夜幕下猫头鹰一般的《社会记录》,如果说“偷窥”还有一分值得我们原谅的地方,就是让我们看到了真实,虽然我固执地认为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阿丘展现给我的真实屈指可数,但火花一闪也就足够了。当采访结束后,阿丘特意打来电话叮嘱我,发稿前要让他再看一遍,但我没有这么做,阿丘太精明,但真实是容不得反悔的。

  节目:不像专家而像劝架的片警

  新京报:现在很多新闻类节目都采取了“说新闻”的方式,这种方式似乎很容易被电视观众认同,你认为这会是新闻类节目发展的潮流吗?

  阿丘:新闻一定要有他的权威性,个人的观点总会有片面的地方,我在《社会记录》中阐述的观点也是我们整个节目组经过前期讨论的观点。其实我们节目评论的大多是“小事”,像美伊战争这种事我们就不好说了。我们节目更像劝架的片警,而不是专家。这种“轻松化但不娱乐化”的方式会比较受欢迎,但不会是主流的趋势。

  新京报:在《新周刊》今年最佳新人的评选中,你有一位很厉害的对手,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的杨锦麟,虽然我们对这次评选的规则不是很清楚,但最起码说明在某种标准下你是更优秀的,你自己认为与杨锦麟相比,你的优势在哪儿?

  阿丘:我本人很欣赏杨锦麟的主持风格,有一次我们新闻部搞年会表演节目,请了杨锦麟做评委,我对他的潮州口音感到十分亲切,可能因为我们是老乡。我觉得我的优势在节目上,《有报天天读》的素材来源都是报纸杂志刊登过的新闻,而《社会记录》是我们记者采写的第一手的真实的素材,更有新鲜感。而且,《有报天天读》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关注,而我们只关注社会新闻,以比较八卦又不失观点的方式评论,这可能是我的优势。

  新京报:《社会记录》被安排在夜里23:40播出,对收视率影响很大吧?

  阿丘:对,很大。但我们之前做过收视调查,知道这个时间段看电视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大多是白领、业内人士、意识形态工作者,他们看新闻不会只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想知道为什么、怎么发生的。收视率并不代表影响力,我们宁可要影响力。

  个性:自得其乐的“旁观者”

  新京报:央视新闻评论部人才济济,你不但没有专业背景,也没有新闻工作经验,怎么就这么大胆来新闻部了呢?

  阿丘:我觉得我的主持还是有个性的,央视这么多新闻节目,不缺广度也不缺深度,就是少点个性,所以我来了。像我以前搞过一段时间的娱乐,其实新闻圈里的人是不大认同娱乐圈的人的,但这也恰恰是我所能带来的比较轻松、调侃的风格。

  新京报:你曾经说过你能在央视主持《社会记录》,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中国新闻意识的改变,这话怎么理解?

  阿丘:这其实是话语权的问题。以往新闻都要以权威、专家的口径叙述,我们的节目以老百姓的视角评论新闻,换个语境传达新闻反而更亲民。我们的这种尝试也被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节目视为“叛逆”,风险也很大,以前刘仪伟在央视有过类似的尝试,但他主持的毕竟还是生活类节目,无关痛痒,但新闻节目是担负着很重的责任的。

  新京报:采访你之前我问过一些看你节目的人,他们分成了两个极端,喜欢你的认为你很睿智,节目观点性很强,厌烦你的觉得你太贫,还有点痞气。这种极端的评价对你意味着什么?

  阿丘:嗯,其实我早做好心理准备了,个性是把双刃剑,我宁愿要这种极端也不愿意自己被人认为是无足轻重的角色。其实节目的包装,包括我个人表现出来的风格都是外在的形式,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崔永元刚出来的时候也是这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反应。然而真正吸引人的是内容,是精神,我想这些东西总会被发现的,至于我的风格,也总得给大家一个习惯的过程吧。

  风格:宁愿极端也不愿无足轻重

  新京报:你的经历很特别,你是学政治的,做过编剧,也当过演员,成为了笑星,可以说你一直围绕着主流的边缘绕圈,却没真正进入过,这样的生活阅历对于你最终进入最主流的媒体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阿丘:有一句话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边缘也是种心态。可能是因为我个子比较矮小,从小到大每次照集体照,我都是站在最后一排的最边上。这个位置很好,侧身你就可以审视到整个队伍,能看见每个人的表情,别人却发现不了我,我自得其乐。也许这是一种个人偷窥欲,我习惯别人轻视我,我永远不会是主嘉宾,而是个旁观者。这种心态和我们节目的定位很相似,是节目对社会的偷窥,我们的节目就像躲在黑暗处的猫头鹰。

  新京报:那你从小是个自卑的孩子吗?

  阿丘:不,我是个自信的孩子,因为我知道用什么方式最适合表现自己。我表现出来的自卑其实是一种假象,我从来不需要别人的开导,也没有人开导我,我自己有能力储蓄能量。其实我在35岁时进入《社会记录》节目,在36岁时获得了最佳新人奖,这种感觉是很奇怪,但也很奇妙的。

  新京报:最后问你一个程式化的问题,你认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最应该具备的素质是什么?

  阿丘:说自己的话。(来源:新京报)

评论星光无限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阿丘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