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在《中国故事》中扮演的“马老师”形象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南京日报报道】(记者梁平) 把一个活着的人说成“病危”、“辞世”,无疑是一则颇具轰动效应的新闻,但阅读这则新闻的人,心里都会觉得苦涩。被牵扯进这则新闻的当事人就是著名电影艺术家李雪健。在这则新闻盛传直至见诸报端、网络的过程中,有很多鲜为人知但却耐人寻味的内情。昨天,记者对此进行深入采访后感到,受到伤害的李雪健以沉默为代价,以求得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宁。
几天来,南京日报记者一直以冷静的心态关注着由这则消息构成的一个“圈”:不幸消息—观众关注—媒体追踪—主人沉默—再传“噩耗”。3月13日晚,国内一些媒体的娱乐记者相互打听着一个消息——你知道李雪健“那个”了吗?记者当晚也接到同行的询问电话,并通过电话斟词酌句地询问了两位国内知名导演,他们皆说“没听说呀”。于是,记者放弃了对该传闻的采访。但到了第二天傍晚,北京一位自由撰稿人通过电子邮件给记者发来了“李雪健因患鼻咽癌救治无效于3月13日去世”的消息,并称“这一噩耗将在‘两会’结束后向社会公布”。记者看到稿件后立即与该文作者电话联络,核实消息来源。该文作者介绍,他是从外电报道中得到的信息,并在北京通过有关渠道了解到消息确实。
本报分析认为,李雪健患病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但他真要有什么不测,肯定会通过正常渠道传知详情,从哪个角度讲,都没有封锁消息的必要。基于这种考虑,本报未采用该稿。第二天,国内有些媒体从“李雪健‘病情恶化’消息令人生疑”的角度,变相报出了李雪健“那个”的消息。
李雪健“不幸”的消息让无数观众心痛,也让媒体开始了空前激烈的新闻大战,让李雪健本人及其亲属、经纪人、演艺界同行或愤怒或震惊或疑惑。记者昨天在采访中得知一个细节:3月14日,李雪健给他在北京最要好的一个媒体朋友打过一个电话,了解这则消息的来源,继而对这种不负责任的报道表示愤然。仅此而已。不过直到昨天,在新闻战中享有绝对优势的北京主流媒体,在证实李雪健仍在安心养病,并不时会在一些戏里客串演出的实情后,均没有对此予以跟踪报道。现在李雪健每天的生活中离不开阅读报纸,大家都不愿意用炒他的新闻去刺激他。大家从内心里祝愿他早日康复,为他送上深深的祝福。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昨天凌晨,包括本报在内的很多媒体当中又一次传开了李雪健“那个”了的消息。昨天,记者给李雪健的夫人于海丹发送手机信息、留言,在通过她为李雪健送上祝语的同时,记者还分别致电著名导演、演员胡玫、姜昆、卢奇以及陈道明的夫人杜宪等人,他们均对恶意炒作表示痛恨。他们当中有的人与李雪健是非常好的朋友,还有的人不久前去探望过他,他们认为,李雪健至今不愿意面对媒体站出来回应炒作,是不愿搭理这些不健康的事,相信谣言止于智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