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常香玉在朝鲜前线慰问演出,演唱志愿军抗美援朝小调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去了。曾经采访过她的朱军哭了,称一位让人爱戴的老人走了。常派弟子们对老师的谆谆教导记忆犹新,“好好演戏,好好做人。”戏曲界的知名人士对老艺术家的离去也深表遗憾,这位国宝级艺术家的逝去是国家的损失。
朱军:“母亲”去世了
朱军的声音有点哽咽:“刚才朋友告诉我常老师去世了,我哭了。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位慈祥的老人就是我自己的老人。我的父母去世了,我一直将她当作自己的母亲一般爱戴。”
通过在《艺术人生》栏目中的合作,朱军对常香玉敬佩有加:“我最佩服她对艺术的执著。录制节目时,常老师已是80高龄,当时我就想到以后或许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所以特别珍惜这次采访。我和常老师聊了4个多小时,期间我几次问老太太是不是先休息一会儿,因为我怕她承受不了连续访谈的负荷。但是她每次都坚决回答‘不用’,她是为了照顾在场的观众,她说现场有那么多观众,如果我休息了,录制的时间势必加长,观众怎么办?这是一个艺术家对观众的尊重,她将观众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等到节目录制结束,常老师是被人搀扶下台的,看着她羸弱的背影,我很感动。”
朱军最后一次见到常香玉,已经距今一个多月了。听说常香玉身体不好,朱军和杨澜专程去郑州探望她。“常老师靠在病床上安慰我:‘你放心,我听话着呢。我会听医生的话,病好后我还要给观众表演呢!’我们在病房里停留的时间不是很长,虽然常老师努力掩饰病痛的折磨,但是我仍然能够感觉到她很痛苦。离开病房的时候,常老师向我挥手说:‘孩子,你忙去吧,我没事。’意识到这是最后一面了,我当时就哭了。”
将去巴西出差的朱军遗憾地说:“如果不是行程已确定,无论如何我都会去参加葬礼。”
杨澜:曾给我很大鼓励
杨澜回忆说,那天常老师化了淡妆,穿了件漂亮的红衣服,看得出,她不愿意让别人难受。她还幽默地开玩笑说,我现在是医院的大熊猫,医生给我吃得特别好,对我照料得也特细心。我们走的时候,她老人家哭了,她的女儿在走廊上告诉我们,她是不知下次什么时候能见到我们而难过,她了解自己的病情。
杨澜说:“1990年我刚出道做《正大综艺》主持人的时候,有一期节目请常香玉老师做嘉宾。她当时给了我很大鼓励,当时她微笑着赞扬我的形象清新,鼓励我应该努力做好这一行,这对刚刚出道的年轻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大师二三事
为爱执著
19岁时,常香玉演一台新戏。戏后,观众陈宪章幽默的发言引起了常香玉的注意。尽管当时的陈宪章已结婚,但这并没有阻挡常香玉对他的爱慕。“那时候我觉得他是个好人,有文化,还是个河南人。那时候不懂谈恋爱,也不敢往那儿去想,反正心里光想着那个人的样。”常香玉说。后来常香玉父母极力反对,他们因此曾分开过8个月。结婚前,常香玉对陈宪章提出三个条件:一是她不嫁当官的人;二是不给别人当小老婆;三是不能因为她是个唱戏的就看不起她。“阮玲玉的死对我有很大刺激,我就想着,我这个人如果不找个好丈夫结婚也是那个下场。”婚后,陈宪章放弃了官职,开始为常香玉编写剧本,并把家里的事情都承担了下来。
陈宪章几年前去世,常香玉把老伴的骨灰就放在自己的房间里,她说:“有这个在,我就可以天天跟他说说话。”而今,常香玉也随爱人而去。
为国义捐
捐献战斗机
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常香玉率香玉剧社巡回义演半年,并同丈夫商议把存留的金子兑成钱,卖了汽车,两年内筹到15亿人民币(旧币),捐献了一架名为“香玉剧社号”的米格15战机。
奖励戏曲人才1987年12月,常香玉自筹资金22万元设立“香玉杯艺术奖”,以奖励河南地方戏曲的优秀人才。
关怀下岗职工1998年初,为唤起社会各界对下岗职工的关怀,75岁高龄的她携弟子在河南人民剧院登台义演,所得6万多元全部捐给“河南省送温暖工程基金”。同年6月,常香玉又捐助1万元人民币,随后,她的子女们又联名向基金会捐款2万元人民币。
捐款“非典”防治2003年春天,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她拿出1万元捐到河南省非典防治工作上,和她同时捐款的还有她的3个女儿。
常派弟子
高玉秋:可能是预感到自己快不行了,10天前老师将我们一行6人叫到了她的病床前。老师一见到我就说:“玉秋,我的嗓子哑了!”我还强装轻松地跟老师开玩笑:“您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老师说:“这是我的武器,是我的枪啊,我要吃药把病治好,好了之后我还要为观众演唱呢!”
王希玲:常老师平常对我们这些弟子要求很严。在排练《花木兰》这出戏时,老师要求他们先对着墙唱上30遍,然后再唱给她听,她老人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演戏没什么诀窍,就是练,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熟能生巧。”
芦玉琴:
5月19日,我见到了老师最后一面,当时她还交代我要认认真真做人,好好演戏,在以后的工作中好好培养学生,发扬常派艺术。她是一个非常敬业的老师,始终将“戏”当作她的生命。
常派朋友
京剧表演艺术家耿其昌、李维康:耿其昌夫妇为这位大师级人物的逝世感到万分惋惜。耿其昌说:“虽然与常老师接触的机会不多,但丝毫不影响我对她的景仰。在《花木兰》《拷红》等作品中,常老师将技巧和感情融为一体,即使到现在仍然百听不厌。”李维康表示,她非常欣赏常老师的表演,更钦佩她的人品。“常老师是伟大的艺术家,是国家的宝贝,她的逝世是戏曲界、豫剧的重大损失。”
作曲家朱超伦
在一起工作的时候,我总会被常香玉大师细腻表现人物个性的唱腔所折服。她的唱腔不仅有最初学习的豫西调唱腔,还融合了豫东调等各种豫剧唱腔以及京剧、评剧、秦腔等剧种的唱腔和表演艺术。只要能够表现人物的特别之处,常大师就大胆拿来用。
戏剧评论家荆桦
常香玉是豫剧艺术伟大的改革派,她开创了豫剧革新的先河。她以“艺不惊人誓不休”的执著和“戏比天大”的敬业精神,在继承豫剧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反复磨砺、不断创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常派艺术。
网友祭语
1.德艺双馨,人去声尚在,永怀念!
2.沉痛哀悼!才德兼备,后世楷模!
3.悼思风雨凄,常念梨园艺,香消随曲终不尽,玉碎吾辈泣!
4.最欣赏她的名言“戏比天大”,通过戏曲唱出了老百姓的心声,又有谁真正明白它的含义……
5.音容犹常在,清香尤伴人,碧玉亦永存。(本报记者 易东方 于心欣 特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