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音乐 >正文
央视新闻频道《社会记录》:传说中的刀郎(图)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8月18日08:09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


刀郎罗林唱“2002年的第一场雪”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西域刀郎潘晓峰唱“寻找玛依拉”

“走出沙漠的刀郎”艾尔肯唱“刀郎”

真正的刀郎歌舞

  主持人阿丘:这个夏天,下了一场雪,一场大雪——“2002年的第一场雪”。

  影像:音像店内 刀郎碟片 音乐

  采访《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王晓峰

中医治疗湿疹、荨麻疹 港台明星流行隆胸吸脂
莎啦啦七夕鲜花送大礼 同方掀起4999液晶狂澜

  王晓峰:新疆有一家音响店,从刀郎出了专辑之后,他每天只放一张唱片,我说你放一年了,你不烦吗?我已经烦了,早就烦了,但是我必须放,我说为什么,他说我不放的话,人家不来买他的唱片。

  采访乐评人颜峻

  颜峻:5月底的时候,我去四川,因为当时有一个巡演,10个城市,我在成都开始听到,然后我发现10个城市所有的地方,火车上、商场里到处都是刀郎的歌。

  影像:街上行人 音像店内 唱片架

  主持人阿丘:刀郎!一个闪着寒光的名字。正是这刀郎,把“2002年的第一场雪”唱红了大江南北。乍一听这“刀郎”二字,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大漠,狂沙,侠客。想当初,刀郎火速蹿红的时候,我问音乐圈内的朋友,这刀郎是何方神圣,能整出如此大的动静?刀郎是单打独斗的,还是像那女子十二乐坊,是江湖上的一个门派?谁都说不清楚,没人知道这刀朗的背景来历。好像没有做任何的宣传推广,没有上过什么流行音乐榜,也没有媒体的介绍报道,甚至连一张照片都很难找到,只有印在“2002年第一场雪”唱片封面上的这么一行小字:歌喉征服西域的传奇歌手。那么多唱片公司一掷千金还砸不出一个偶像来,这只闻刀声,不见其人的刀郎,居然就这么静悄悄地征服了西域,征服了全国?传奇,真是比“十面埋伏”里的飞刀客还传奇啊。

  影像:音像店内 唱片架 网页 各种关于刀郎的评论标题

  采访TOM网音乐编辑兔子

  兔子:现在大部分(歌曲)的传播是通过排行榜这种商业模式,它没有任何宣传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在网上的民意调查,40%的人是通过理发店、音像店,另外40%的人是通过出租车,在车上听到,还有20%的人是通过网络途径听到。所以可以说是完全民间路线,就是先从大众开始接受了这个东西,然后媒体开始有个反馈。这个现象其实很独特的。

  主持人阿丘:一种很独特的刀郎走红现象。我在网上看到有一位歌手评价刀郎的走红,走的是一条音乐传销路线,什么意思?就是靠口耳相传。那位歌手说刀郎的歌曲只适合年龄偏大的怀旧人群,而这部分人很少关注传统媒体的报道,就算做常规宣传效果也未必会好。所以刀郎就选择了口耳相传的传销方式,这样传播针对性更强,同时也吊足了媒体的胃口,是一种非典型的,高明的炒作手法。既然这刀郎引来那么多人愿意为他口耳相传,想必自有其道理吧?

  影像:网页 各种关于刀郎的评论标题 音乐

  采访北京太合麦田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宋柯:真正的大明星,是需要有些距离感,有一些神秘感,给人有一些幻想的空间,这一点上,刀郎本身确实具备了。

  采访《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王晓峰

  王晓峰:我觉得刀郎的歌他具备了大众标准,首先旋律好听,第二,歌曲基本上是听众比较熟悉的,再一个他的演唱方式人家一听容易听进去的,有这几点他流行很正常。

  采访乐评人颜峻

  颜峻: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素质或者说我们欣赏我们的美学,我们的生活本身很土,所以经过十几年,拼命追求新的时髦的以后,大家很累,而刀郎是一个真正很土的,很适合中国环境,老百姓这个环境的东西。

  主持人阿丘:我不是什么乐评人,刀郎为什么会火,我也说不出个一二三。只觉得听他的歌不累,不像现在有些歌老爱绕弯。还有一点,除了像“2002年的第一场雪”等几首原创歌曲之外,刀郎还翻唱了一些新疆歌曲。听着那些似曾相识的老歌,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十八九岁时,喝了点酒,骑着破自行车,在大街上扯着嗓子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的情景。再琢磨琢磨刚才那位乐评人颜峻说的话,我们身边有那么多时髦的声音,可真正能留下点印象的又是些什么呢?

  影像:音乐年表 画外音(曾经流行过的歌曲):一无所有,西北风,小芳,同桌的你,纤夫的爱,心太软。。。

  网页:各种关于刀郎现象的评论标题 音乐 “刀郎现象”

  主持人阿丘:刀郎火了,火成了一种现象。他从一个民间的宠儿变成了媒体的宠儿,想要继续保持神秘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很快,有媒体披露,这刀郎真名叫罗林,祖籍四川,早在十多年前就在江湖上闯荡了,后来随妻子定居在了乌鲁木齐。多年来一直浸染于新疆民族音乐之中,也曾和别人合作出过几张唱片,可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02年的第一场雪”,刀郎罗林才名声大振。

  于是乎,众多媒体,还有那些想把刀郎招到旗下的唱片商们前赴后继杀向了乌鲁木齐,可惜都无功而返。这刀郎罗林依旧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直到2004年7月10日,在电影《十面埋伏》全球首映庆典上,神秘的刀郎终于露面了。

  影像:刀郎出席十面埋伏首映式

  主持人阿丘:看来还是张艺谋张大导演的面子大呀,让一向神秘低调的刀郎都中了埋伏。不过,刀郎罗林看上去好像有点拘谨,毕竟这回是走出了新疆,面向了全国。有人担心刀郎架不住名利的诱惑,从此以后接二连三地走穴赶场子,万一曝光过了头就有点可惜了。

  别担心,刀郎罗林并非等闲之辈,在十面埋伏上露了一面后,他马上又回到了新疆,又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想要见他,想请他出山的各路人马,几乎都被他的经纪人婉拒了,说是刀郎正在潜心制作新专辑,而且他不爱抛头露面。这反而更引起了媒体的兴趣,关于他的各种消息像“2002年的那场雪”一样漫天飞。不过,真的能和刀郎本人零距离的是少之又少。我这儿有一盘带子,是成都电视台“娱乐追击”栏目千里追击之下,对老乡刀郎罗林做的专访,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影像:刀郎罗林接受成都台“娱乐追击”的专访 , 2000年参与拍摄的MTV《志愿》

  刀郎罗林:其实我一直在说这么一个问题:有很多媒体问到:你是不是对你一夜之间成名,你是不是觉得特别开心,或者怎么样。我只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说咱们这个事呢,不是说我花了两块钱,中了500万的彩票。我这个事你看这么多年,十几年一步一步的走过来。其实当时听到很多消息反馈过来以后,其实我们真的一点不激动,就觉得差不多,应该就是这个样子。

  主持人阿丘:十年铸一“剑”,不对,是十年铸一“郎”,更不对了,应该是十年铸一“刀”。在新疆民族音乐的大溶炉里,刀郎终于炼就了削铁如泥的功力。前些天,有消息说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的环球唱片也仰慕刀郎的大名,准备和他签约,代理他作品的海外发行。

  刀郎不仅走红中国,还走向了世界!不过,但凡一个人人大红大紫后,他离各种麻烦往往也就不远了。七月底八月初,一本叫“谁是刀郎”的书开始在全国各大书店热销,书中首次批露了刀郎罗林成名前后的一些幕后故事,还公布了不少独家照片。谁知这本印刷精美,由上海一家正规出版社出版的“谁是刀郎”,里面很多内容竟然是偷来的,实际上是《新疆都市报》一个记者在跟随采访刀郎时写的一些个人日记,以及未发表的文章,不料却被她的一个同事从电脑里复制出来后,偷偷卖给了出版商。

  影像:书店内 书架 《谁是刀郎》特写

  画外音:没有经过自己的同意,授权,就被写成了一本书。我想,刀郎罗林一定很窝火吧。不过,摆在他面前的问题还远不止这一个。就在刀郎罗林的“第一场雪”铺天盖地的时候,又一个刀郎出现了。

  影像:西域刀郎唱片 音乐

  画外音:这位刀郎的唱片叫“2004年寻找玛依拉”,也自称是“歌喉征服西域的传奇歌手”,上面也印着斗大的刀郎二字,不过,您仔细看,就会发现在刀郎旁边还有两个红色的小字:西域。原来,这个刀郎叫西域刀郎。

  电话采访刀郎经纪人李松强

  李松强:我觉得这是有点不太正当的竞争的做法,因为你误导了消费,因为你不属于一个盗版的出版物,你是正版的出版物,你就应该很明显地告诉别人这是谁谁唱的,对不对?别人愿意买,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你是欺诈消费者,就不太好。

  电话采访西域刀郎发行商钟雄兵

  钟雄兵:一发现市场上后来有人说受到了伤害了,说我们假冒了,我们第二天在网上申明,此刀郎非彼刀郎。

  主持人阿丘:此刀郎非彼刀郎。那么,这西域刀郎又是何方高人?据他的发行商介绍,西域刀郎真名叫潘晓峰,之前也一直奋斗于音乐圈中,九十年代中期也曾出过一张唱片,可惜因为运作的问题,卖得不怎么好。可自从叫了“西域刀郎”之后,他的专辑“2004年寻找玛依拉”销售数量就很快突破了40万张。

  尽管一再申明此刀郎非彼刀郎,可还是有人说西域刀郎是搭了刀郎罗林的顺风车,沾了别人的光。

  采访西域刀郎潘晓峰

  潘晓峰:这个别人怎么看,跟我没关系,因为现在这种社会,别说你行动自由了,言论,包括你心里想的都是自由的,无所谓。他怎么说,无所谓。但是我相信,沾不沾光,只是一时的,每个音响店有试听的地方,如果真的沾的那么大的光,我真是太幸运了。我还是希望大家多关注我,想让大家多了解,还有这个名字一个是两个字,一个是四个字,是根本不会混淆的,所以大家怎么想的无所谓

  记者:如果你当初不是叫西域刀郎或者直接叫潘晓峰的话,你觉得有可能取得这样一个销售的业绩吗?

  潘晓峰:你提的是一个未来的问题,就像未来能不能有外星人这种问题没法回答,我可以说如果用我原名,甚至卖到100万,这这个这也没法估计未来得事情。

  记者:你下一张专辑还是沿用这个名字吗?

  潘晓峰:这得看公司,公司会和我商量,但是这个名字特别好听,我特别喜欢。

  主持人阿丘:西域刀郎告诉我的同事,他的唱片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已经申请注册“西域刀郎”的商标了。而刀郎罗林的经济人李松强先生则表示,新疆有一种历史悠久的地方文化就叫“刀郎”,当初罗林把自己叫做刀郎,是想把这种古老文化中的元素融合进自己的音乐中去,他从来没有想过去注册“刀郎”商标。不过,罗林现在已经应新疆一刀郎之乡阿瓦提县的邀请,出任该县的文化大使,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对真正刀郎文化的关注。

  原来还有一种文化也叫“刀郎”?我以前还真没听说过。这不,就在刀郎罗林和西域刀郎各显神通之时,又有一个刀郎出现了,这第三个刀郎说,自己从小就是在真正的刀郎文化中长大的。

  影像:《走出沙漠的刀郎》唱片 艾尔肯在酒吧演唱《刀郎》

  主持人阿丘:这位就是第三个刀郎,他叫艾尔肯,出生于新疆喀什叶城,现在北京做职业歌手。艾尔肯说,自己从小就受刀郎文化的耳濡目染。早在2002年,他就出过一张专辑叫《走出沙漠的刀郎》,前段时间,发行唱片的公司又把两年前的这张唱片拿到市面上来卖了。自己稀里糊涂就被卷入了一场刀郎的三国演义之中。

  影像:三个“刀郎”的cd封面 网页

  采访艾尔肯

  艾尔肯:谁是真假刀郎这只是一个商业炒作的事,我讲没关系,我也没有叫过我自己是刀郎,我一直是用我爸给我起的名字艾尔肯,只是那张专辑叫《走出沙漠的刀郎》,现在大家把我也拉进这个里面,我也没有办法。希望大家通过这个事真正关注我们刀郎文化,比如说这个 刀郎艺术团去年来北京参加12频道民歌大赛,也获得金奖,我问问大家谁都不知道这个事,谁都不关心,谁都不想听真正的刀郎音乐。

  主持人阿丘:说了一晚上的刀郎,这真正的刀郎音乐,刀郎文化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查了半天资料,终于有点明白了。原来,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缘,叶尔羌河流域古称“刀郎”,生活在刀郎地区的维吾尔人自称刀郎人。刀郎人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其中尤以传统音乐歌舞“刀郎木卡姆”为代表。历史悠久的“刀郎木卡姆”曾在中央电视台“西部民歌大赛”得过金奖。不过,如今刀郎木卡姆的传人已日渐稀少。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刀朗人的民间歌舞聚会。

  影像:真正的刀郎歌舞

  主持人阿丘:在自己家有点昏暗的灯光下,刀郎人唱着,跳着。尽管我不懂他们在表达些什么,但我想,对他们来说,那也许就是快乐,就是情感,就是生活。曾经的金奖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唱片合同,也没有人给他们著书立传。不知道刀郎们有没有听说,在外面的世界里,围绕刀郎两字,发生了那么多的故事。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关键词 
 免费电影 奥运花絮 
 一米阳光 日韩歌手 




刀郎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