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的突然去世是演员积劳成疾的又一个例证”,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昨天举行的古月追思会上,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沉痛地说。1978年的《大河奔流》,毛泽东的形象首次被搬上银幕,于是之成为第一个扮演毛泽东的演员,而1981年从电影《西安事变》开始扮演毛泽东的古月至今被认为是扮演毛泽东的第一人,他7月2日的猝然离世让人们开始反思第一代特型演员在创作中面临的一些困难。
突破窠臼之难
今天特型演员的创作已经有了形似派和神似派的争论,创作上的突破也摆在了第一代特型演员的面前。刘劲说,古月第一次和他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这些年轻人上来了,有很多新的观念和思维,值得我学习”。
特型演员郭法曾从1984年开始扮演刘少奇,他认为那种依造型、靠模仿,由外部入手塑造人物的方法,起初还行,赢得了不少喝彩,但随着观众审美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观众跑到了艺术家的前面,常常有观众说:“你们‘五大领袖’一出来,中间一个一边俩,或者一边一个一边仨,老程式……‘毛泽东’引经据典、海阔天空,‘周恩来’随声附和、承上启下,‘刘少奇’吞云吐雾、沉默寡言,‘朱德’则坐在重要位置上,以严肃的口吻说着无关紧要的话,常用语汇是‘要得、可以、对头’。”
郭法曾认为特型演员要想更加深入地、准确地再现历史,刻画领袖人物的神韵,应该总结经验,标新立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领袖人物和平民百姓的艺术塑造也是一样的,应该活生生的,而不是干巴巴的。
为了扮演好毛泽东,古月生前抓住机会采访毛泽东的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阅读了大量关于毛泽东的书籍,还多次到军事科学院查阅战时资料和上千份电文,长年模仿毛泽东的字体写毛泽东诗词,观众也看到他敢于在银幕和荧屏上用毛笔写毛泽东诗词的画面,“演毛泽东,他最像。现在很难找,就是找出来,不一定演得那么好。因为艺术是靠积累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卢奇说。
保护形象之难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江平说,他和古月曾经一起去山东参加过一次演出,当时邀请时对方说的是为灾民义演,但到了以后发现演出商擅自加演了一场,已经将广告打出去了。古月就找到了主办方,十分生气地说不能拿他们这些演员挣钱,第三场肯定不演了,后来却出现了古月拒绝为灾民演出的报道,这样的报道伤害了古月。卢奇说,古月的性格很直,高兴的时候边唱歌边打牌、下棋,不高兴的时候也不掩饰,为此经常得罪人。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由于所演角色的特殊身份,特型演员在演出和生活中,要比一般演员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才能避免别人的非议。
坚守角色之难
除了毛泽东,古月一生没有扮演过其他角色。从1999年的《李克农》开始与古月有过多次合作的刘劲,是扮演周恩来的特型演员,但与此同时他也扮演过像张学良等角色,他说:“老是扮演同一个角色,心里是很孤独的,所以需要扮演其他角色来调剂调剂。但是,古月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那就是怎样坚守自己的追求。”
虽然在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伟人的形象,但很多特型演员表示其实大多数作品都是群戏,真正自己挑大梁的并不多。扮演朱德的特型演员王伍福就曾对记者说,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八一厂拍摄了电影《太行山上》和电视剧《八路军》,时为八路军总指挥的朱德是主角,于是很多人就开玩笑对他说“朱老总这次终于挑大梁了”。而电影《开国大典》的导演李前宽说,拍摄这部影片之前,古月曾袒露了自己当时的苦恼:缺少挑大梁的作品。
保持体形之难
冬穿单、夏穿棉是特型演员经常碰到的情形,八一厂的领导介绍说,在拍摄电影《大决战》的时候已经是深秋,古月却要一遍遍拍摄“毛泽东游泳”的镜头,直至成功。卢奇是扮演邓小平的特型演员,也是八一厂的演员,和古月有过很多的交往,还陪伴古月在广东的最后一程。他说特型演员经常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要突然瘦下来,古月的身体其实很好,经常通宵下象棋或者打牌,他自己都熬不住了就劝古月休息,古月说:“没关系,剧情里条件艰苦,主席要憔悴些,不睡觉正好。”卢奇说,为了在体形上和伟人更加相像,包括他和古月在内的很多特型演员经常饿肚子,还得去蒸桑拿挥发脂肪。刘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