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明星全接触 > 张艺谋《千里走单骑》专题 >正文

张艺谋做客《鲁艺有约》 要和好莱坞争市场(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18日06:18 时代商报
张艺谋做客《鲁艺有约》要和好莱坞争市场(图)
张艺谋(图片来源:新浪娱乐)

  也许在丽江这样美丽的地方,人的情绪可以被感染。12月16日《千里走单骑》首映庆典,张艺谋一直在笑,但很少有人知道,前一天晚上他是凌晨4时到家,早上6时又从家里去机场,几乎一夜未眠,虽然有些疲惫,但为了不让大家扫兴,他一直在调动情绪,努力让自己的每根神经都兴奋起来。

  本报记者这次到

丽江采访有两个任务,一是完成本报主办的白领电影月有关《千里走
单骑》的报道,二是将张艺谋请到《鲁艺有约》栏目,虽然知道这是个艰难的任务,但经过再三协调,张艺谋终于答应在17日凌晨接受记者的专访。

  “这是一部有野心的电影”

  工作时很难从张艺谋的脸上看到疲惫,尽管已经连续24个小时未眠,他的情绪依然高涨,聊到兴奋处手舞足蹈,面部表情极为丰富,对于新作,他自己显然很满意。

  记者:大家都说《千里走单骑》是你的回归之作,但你似乎不认可?

  张艺谋:我觉得不是回归,我一直在拍艺术片,商业电影只是尝试,说人家李安《断背山》才真的是回归,我这不算。

  记者:同样讲述朴素的情感,与《我的父亲母亲》比较,你更喜欢哪部?

  张艺谋:不应该说更喜欢谁,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类,这个片子触及到某种深刻,某种返朴归真的情感。《我的父亲母亲》是一种散文诗的风格,有很绚丽的语言,带有浪漫和非现实性,没有哲理性和深刻性,就是一种怀念吧。如果谈深刻,它一定不是《千里走单骑》的对手。我用了最朴素、直接的手法,没有任何炫技,影片触摸到了假面,触摸了感情的逃避。从片子里可以看到人对自己的自我评判,以及逃避、孤独、失落、命运等问题。从这一点上讲,这部片子是有这样的野心的。

  记者:影片讲的是父子情,为什么用到关羽的一段故事?

  张艺谋:戏曲《千里走单骑》只是电影中的一个情节,这部戏是写实风格,所以这样取名。其实影片第一层面是很温情的东西,有一种伤感、失落,也触及到孤独。我们还有另外的想法,就是希望能让观众触及到超越家庭,超越父子亲情,超越国界的人类情感,这就是电影里面谈到要摘下面具。我们希望观众看完后有所思考。

  “做儿子负10分”

  张艺谋很少谈自己的事情,他最愿意谈的话题就是电影,但是因为《千里走单骑》是讲述父子的故事,他不可避免地要被问到关于他和父亲以及他和女儿的事情。提起这些,他欲言又止,但他知道,这次的问题他无法避免,于是他硬着头皮谈起自己的家事。

  记者:既然是谈父子情,能谈谈你和父亲吗?

  张艺谋:父亲已经去世了,那是1997年,我在导演歌剧《图兰朵》的时候,在佛罗伦萨呆了一个月,他去世了,我没赶上送他。他很严肃,我们之间基本没话,偶尔回家一次,我们也不说话就面对面坐着,等我妈回来。其实他有很多话想问我,但顶多就说句“回来啦”,“吃过没有?”完了之后就是看报。等我妈回来了,我们的话匣子打开了,他就是一个彻底的好听众,有时候一直谈到凌晨3时,他都不睡觉,就在旁边听。

  记者:那你觉得作为儿子,你给自己打多少分呢?

  张艺谋:我小时很乖,可以是满分,但长大以后,我觉得是负十分,因为常年不在家,不能经常陪父亲,但父亲却一直关注着我。

  记者:那作为父亲,你给自己打多少分呢?

  张艺谋:不及格,因为我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很少去关心女儿,我热爱电影,所有的喜怒哀乐全给了电影,很少留给她。我现在跟我女儿特别像当年我爸跟我。她现在在国外,我们也很少打电话,原来她在西安时就是这样,弄得她经常向我抗议说,爸,你能不能多给我打几次电话?

  “奥斯卡可以提升导演的‘江湖地位’”

  陈凯歌与张艺谋同时选择在贺岁档推出自己的新作,尽管两人不愿意承认这是一种较劲,但媒体依然愿意用PK来形容他们的这次竞争。采访时记者刚刚提到《无极》两个字,他就很急切地问记者:“好看吗?”

  记者:你会去看《无极》吗?

  张艺谋:一定会去看,这种话题类的电影我都会到电影院里去看。

  记者:大家都拿你们两个人来比较,你自己怎么认为?

  张艺谋:大家把这两部电影放在一起讨论,我觉得是好事,会引起大家的注意,这至少对票房有好处。但我自己根本不往这儿想。因为我觉得拍电影,你去跟谁竞争啊,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跟谁比啊?全世界有这么多导演、这么多电影,你把目标放在一个人、一部作品上,实在是很可笑的事情。

  记者:那你和陈凯歌会有机会合作吗?

  张艺谋:第五代出道初期,都是团队作战,那是让人非常难忘的一段时光,但那时候的团队精神,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是每个人发生了变化,而是电影走向真正个性化、多元化之后的必然。在那个时代还注意不到电影需要个性化,谁都是导演,谁都是摄影,但那是一个特殊时期,那时的中国电影完全处在一个需要呼唤新生力量的时候,但现在的导演,一出校门就呈现了个性化的强烈色彩。这是必然的,因为作品尤其是创作,没有个性就没有生命。

  记者:那你怎样看待《无极》冲击奥斯卡?

  张艺谋:奥斯卡、金球这些提名都很有商业效果,并不意味着艺术评价很高。我想每个导演都不会拒绝这个机会,要说我特别不在乎,那肯定是假的,它至少可以提升观众的关注度,可以提升导演的“江湖地位”,有条件都会争取,但是从内心来讲,那个奖项是无法预测的。你拍电影、投入创作情感的时候,是完全不能想那个的,更不可能去设定那个目标,如果你设定某个奖项作为创作目标,那就错了,但拍完之后,你天天做梦想它都是可以的。我觉得中国电影不一定需要这个奖项,但是它对于宣传这个电影,对于提升中国电影的关注度是至关重要的,我是欢迎每一部能在国外有竞争力获奖的影片,我觉得中国这样的电影应该更多,如果我们有一天在全世界的奖项中,每一次都有中国电影的身影,那是非常好的。

  “老百姓愿意看的电影市场强大了,中国电影才强大”

  据说张艺谋曾经非常排斥商业,拍《古今大战秦俑情》之后甚至连配音都没做,但是现在,他似乎走在了商业电影前列,继他之后陈凯歌、冯小刚也陆续开始了这种尝试。有了竞争对手,张艺谋却认为这是好事,是必须的,因为我们需要这个市场。

  记者:最初你很排斥商业,现在却走在商业电影前面,是什么促使你这样的转变?

  张艺谋:我不排斥商业,我是跟着大家一起与时俱进的。10年或15年以前,我国每一位导演都是不屑于谈商业的,20年以前,我们刚出道的时候,甚至连商业两字都不存在,那时只有艺术和政治的关系,只要能保证电影通过就可以了。随着时间推移,一切都变了,到了今天,每个导演都把市场、票房、体制,电影产业链之类的放在嘴边,我是和大家一起改变的。

  记者: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让你转变吗?

  张艺谋:拍武侠是我一直的梦想,只是以前从来没有提起过,当《英雄》剧本写出来的时候,没想到《卧虎藏龙》也出来了,当时曾很认真地想放弃。因为一拍人家就觉得你跟风儿,跟风后面又隐隐藏着投机的心理,面子上过不去。但左想右想都放不下,因为当时觉得剧本还不错,各方面的准备也有了,后来觉得《卧虎藏龙》的深远影响会始终存在,无论隔多久,只要一拍就是跟风儿了,那跟就跟吧。反正大家都在跟,躲也躲不了。(笑)没想到,《英雄》居然取得了2亿5千万的票房,这是我们谁都没想到的。这个令人震惊的结果对中国电影工业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也让我很认真地感觉到原来中国电影也可以有这么高的票房,高票房是中国电影生存的另外一个希望。所以《英雄》之后,我开始认真考虑票房,人人都谈,票房也就热闹起来了。

  记者:继你之后,陈凯歌和冯小刚也开始做大制作影片,这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吗?

  张艺谋:这是好事情,主流电影的强大是好事。

  记者:你把它称为主流电影而不是商业电影?

  张艺谋:是啊,《青红》《孔雀》都要卖钱嘛,大家都是商业电影嘛。名称不重要,要拍大部分老百姓愿意看的电影。当然,有好多优秀电影是为精英拍的,不能要求大多数老百姓都能品它,他们没到那个程度,文化精英、知识分子都一定是少数,社会分工、阶层就是这样的。大部分老百姓的情操、品位和国情相关,所以大部分老百姓愿意看的电影的强大,才是中国电影的强大。

  如果说精英电影,即使全世界轮着放80遍,它也只是少数精英看的电影,长此以往,你的大部分观众将被好莱坞拉走,等过了十年,他们把观众培养出来时,你就死定了,观众十年就定型了,就不喜欢吃你这口了,他会和你分道扬镳,永远也不看你的片子了,台湾电影就是这样,所以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年轻人被好莱坞抢了。

  记者:你是在和好莱坞争抢吗?

  张艺谋:可以这么说,对于个人来讲,可能拍一部电影只是完成自己的梦想和心愿,但客观上可能真的就是在和好莱坞争夺这个市场。 (上)特派首席记者 鲁艺 12月17日电自丽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360,000篇。


评论明星模仿秀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