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杨澜对话孙甘露 称打动人的并非成功本身(附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6日08:57 解放日报
本报讯 (实习生 施晨露 记者 姜小玲) 电视访谈类节目做了将近9年、访问了超过450位各界名流的杨澜(blog),上周五却成了别人的访谈对象——她与上海作家孙甘露(blog)在贝塔斯曼“蓝色沙发”展开了一场有趣的对话,谈自己对阅读、对成功的理解和感受。 打动人的往往并非成功 说起《杨澜访谈录》,杨澜表示,节目也是在不断地摸索中。“头两年节目以‘成功故事’为主,谁有名就采访谁,什么传奇就谈什么。慢慢发现,经得起反复回味的片段往往与成功无关。”杨澜说,让她产生这一转变的动因是1998年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科学家崔琦的采访。崔琦从小在河南农村长大,10岁时,母亲坚持让他离开家乡随亲戚赴香港求学。当时母亲安慰他,麦子熟的时候就可以回家。谁知,这次离别竟成了母子的永诀。“当我问崔琦如何评价母亲当年的决定,以为他会说一些感谢母亲、教育很重要之类的话。崔琦却说他宁愿自己没有离开家乡,这样至少他的父母不会因为家中缺少劳动力而在大饥荒中活活饿死。”杨澜说,当时她很震撼,“真正感人的往往并非成功本身。世人眼中的成功只有一瞬间,困境却是常态的。这以后的采访,我有意识地多谈‘人’、少谈‘事’,多谈‘困境’、少谈‘成功’。” 多读书为了不问愚蠢的问题 作为大型电视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的实体书版本,此番出版的《杨澜访谈录2007》分I、II两辑,首先推出的第一辑收录了2007年与《杨澜访谈录》“相约”的英国安妮公主、陈冯富珍、李彦宏等政经界人物的访谈实录,第二辑则将侧重于文化艺术界名人。 要在短短一小时内与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发生思想对撞,做出精彩访谈,杨澜坦言事先要做的功课不少:“比如采访基辛格博士的时候,就把他的著作从博士论文开始一篇一篇找来读。读了那么多东西,节目里并不一定直接用到,只是为了不问愚蠢的问题而已。”杨澜表示,读书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底气。“也许读过的东西有一天会全部忘掉,但正是这个忘掉的过程,塑造了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举止修养。” 易中天(blog)、于丹的解读值得鼓励 杨澜说自己平时比较爱读历史书、人物传记和心理类读物。偶有难得的假期,她经常选择与阅读相伴。今年春节在海滩,晒着太阳,读几页书,就闭上眼睡一会儿,心想原来读书也是能促进打盹的。杨澜笑称,这是阅读最理想的状态,没有负担,也更容易获得乐趣。对于时下易中天、于丹等遭遇的学术危机,杨澜认为,不论是“品三国”,还是“论语、庄子心得”,都是他们对古代文化典籍的一种个人化解读和翻译,“传统文化经典需要这样的现代性对接。”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