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的春晚小品通常是这样一个过程:先送到央视,反响不佳的给辽宁台,其他台的邀请就顾不上了。因为辽宁台的审查相对宽松,往往比较好的作品反而在辽宁台能够播出,比如讽刺医院乱收费的《有病没病》和戏剧性、动作性强的《生日快乐》,东北作家刘嘉陵认为,这些小品体现了农民对民主化、个人权利和尊严的诉求。在与央视的角力中,赵本山从弱势渐渐强大。《三鞭子》是李海唯一上过春晚的见证,它也是根据铁岭团原有节目《误车》改编而成,“打误了”在东北话里是车陷住的意思。赵本山在早期小品中一直戴一顶破帽子,那次他想摘掉帽子,改换往日“老蔫”形象,他剃了板寸,刷白头发,扮演一位耿直的赶车老汉,李海则是县长,还没有找到特色的范伟饰演司机。“原来小品很长,有‘鬼子进庄砸了炮弹坑’这样的台词,为了进春晚全拿掉了,从16分钟删到了12分钟。我们在第一轮审查中一直领先,但是当时有赵丽蓉的《如此包装》,央视答应过,只要她演出就给一等奖,所以我们得了二等奖。当时央视建议说,县长这个角色谁都能演,想把我换了,本山说:不能换,那是我团长。”
刘嘉陵在十余年前曾撰文担忧小品的出路,经过十余年路程,似乎并没如他所料,但小品中的社会属性越来越弱是事实。有人批评说:像《火炬手》、《昨天,今天,明天》这样的作品不值得提倡,小品不应该放弃戏剧因素,坐而论道不是小品的方向,《卖拐》还算嘲弄了骗术,而《不差钱》除了把小沈阳推上前台,没什么价值,这样的作品永远不要再重复。
刘嘉陵告诉本刊记者:“多年前赵本山的年轻形象没那么受欢迎,他最受欢迎的形象都是长者,既像山姆大叔,又像刘姥姥,阅尽沧桑的父亲形象,让人既有亲切感又百感交集。早年赵本山有很多毛病,拿腔拿调,也有过尴尬期,现在已经克服,但他的弟子演出时的对眼、磕巴、眨巴眼这些外在东西过多,如果赵本山身体不好,若干年后,东北小品很可能塌下来。”
在东三省的荧屏,赵本山早就获取了主动权。2007年记者参加过一次制片人会议,辽宁台的一位负责人感叹,《乡村爱情》的贴片广告根本不归电视台说了算,完全由本山传媒决定。《本山快乐营》的植入广告也是由本山传媒和电视台共同分成。公司尽管副总众多,但他们只对赵本山一人负责,用刘流的话说:“在我们这个团队里他永远是老大,老大的概念是什么呢,并不是我们必须要服从他,而是他的艺术感觉、艺术水准,确实比我们每个人都高,赵老师在这个方面确实也很民主,经常是聚在一起,让我们谈想法啊,谈点子啊,但是最后的整个感觉还是赵老师自己定,就是这个作品到底行与不行。”
这种企业管理方法有点“三拍”的意思,一拍脑袋决定发展方向,在某项投资之前,往往没有经过论证就上马了,比如电视剧《关东大先生》的产生。“当时我们就是想说变一变风格,尝试之后觉得这还不是我们的,因为我们没有优势,因为很多人作品都有这个长处,而我们干吗要拿我们的短处去跟人家比,不适合我们的团队,这剧的反响不是很好,那我们团队基本上以后也就pass了这种很脱离生活的东西。”
赵本山经常讲扎根土地,他最擅长的农村剧是目前企业中仅次于演出的盈利模式。从1992年起,他就开始进入农村题材,《一村之长》、《一乡之长》、《夜深人不静》、《男妇女主任》,也曾约请过宋丹丹加盟,反响并不热烈。那时他的方向是模糊的,他客串过台湾电视剧《家有仙妻》,甚至还在电影《荆轲刺秦王》中扮演高渐离。应该说,张艺谋对赵本山帮助很大,在拍摄《幸福时光》期间,赵本山一直偷师张艺谋怎么布光、选景以及各部门协调。
2001年,赵本山第一次与央视合作,自导自演电视剧《刘老根》。剧中扮演董事长韩冰的王娟回忆说:“央视对本山第一次导戏不放心,怕他拍成系列小品,派了个导演谢小梅。开机第一天就是我和本山的对手戏,他不想让央视知道自己什么都会,到了第三、第四集忍不住自己上了。第五集时李培森主任来探班,看到本山拍的部分,兴奋地说‘拍得太好’,当场签下了第二部的合同。”过去王娟在铁岭是号人物,也经常上辽宁台春晚,可是当戏播出后,第一次有陌生人在街上认出她,去辽宁台录制节目,明明见过她的人却问:“你是铁岭的吗?北京来的吧。”从此她一改形象,生活里也以洋气卷发韩冰造型亮相。
曾经赵本山也希望农村包围城市,展现农民进城的《马大帅》就是实验品,可是这部戏表现不稳定,第二部换了部分演员后收视不佳,到了《乡村爱情》,又是歪打正着,没有名演员阵容,起初并不受重视,第二部却在央视当年的收视超过了《亮剑》和《闯关东》。《乡村爱情3》即将在央视一套春节档播出,这已经成为不成文规定,央视春节档会为赵本山留出时间,不仅在小品领域,包括电视剧,他都是全国人民的“精神饺子”。
赵本山的弟子们
徐滔说:“心理学家赫姆斯和拉赫,列举了43种事件对个体产生心理压力的指数,其中杰出的个人成就给人带来的心理压力,高于轻度违法和入学转学。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对着成名后的种种诱惑,一年的时间小沈阳顶住了这些压力,保持住了自己的本色。”这个把控者并不是小沈阳自己,而是赵本山。
《本山快乐营》年终总结时,赵本山一一评点众徒弟的表演,他对某些徒弟的批评几乎可以说是非常严厉的,例如他说王小宝“有非常大的毛病”。他要求黑龙江卫视一定要一字不漏全部播出,电视台方面很意外,但也遵从了。高宏刚的反应是:“师徒之间的感情,外人很难判断,我没看出批评让王小宝特别沮丧,也许中间很多交流我们不知道。”在这个栏目剧中,刘小光为主角的占据了一半,他获得观众票选人气大奖,其实在去年,赵本山就计划带他上春晚,只是因为《生日快乐》临时拿下,才成全了小沈阳,赵本山对刘小光评价极高,刘小光听了师傅的当众表扬也激动不已。因为刘小光、宋小宝、程野这类演员与他本人路数相近,丑角特征明确,另一类则是更年轻、更贴近时代的小沈阳、田娃,他们与赵本山的表演风格不同,在外貌上与普通人没差别。
情感上,赵本山更喜欢与自己风格相似的表演者,理智又让他选择小沈阳、田娃上春晚。赵本山的大弟子本来不是已经故去的李政春,而是翟波。翟波与赵本山同岁,曾是铁岭文工团同事,因为私下走穴只有离开本山团队。《刘老根》时,赵本山的弟子队伍并不壮大,大量启用了外来艺人。剧组里分为两拨,一派是赵本山带来的人,另一派是高秀敏、何庆魁及其眷属。像韩冰这个角色原本央视想请宋春丽或方舒,但赵本山希望还是由会讲普通话的东北人来演,于是他和范伟想起王娟,最土气的团里最洋气的演员。第一部原名《草民刘老根》,何庆魁只是修改者,女一号原本是韩冰,投资80万元是因为和刘老根有感情线,但赵本山认为刘老根脚踩两只船太脏了。高秀敏看中大辣椒这个角色,被安排成丁香后,何庆魁不断给她加戏,加到第二部里丁香变得无理取闹。“反正他俩是两口子,高秀敏怎么想,两人一合计就怎么写了,这还不跟自己家里的事儿一样,一直到刘老根最后疯了,才把她往回拽点儿。”李静说。
那部戏中唐鉴军、王小宝等人是赵本山徒弟,但主要角色还是他的旧日同事,到了第二部,情形就发生了微妙变化,像韩冰的女儿换了演员,换成赵本山妻子马丽娟的表妹,徒弟规模越大,就越不需要外人介入。外来演员的使用也有很大随机性,一个朋友推荐歌手艾敬扮演《马大帅》中的玉芬,开机后她总有演出需要请假,很有心的,在剧组里经常扫地帮忙的王雅捷就得到了这个角色,第二部艾敬又回来了,换人后反响不好,第三部又叫回了王雅捷。二人转演员有头码、二码等区分,人人都想压轴。在《本山快乐营》中,没有观众他们会很蔫,有观众会产生自然竞争,他们识字有限,台词记得不准,只记剧情轮廓,现场很多即兴发挥,这也使得外来演员一时之间很难与他们磨合。
这些弟子只管演出,在本山传媒中顶多只负责演员队伍,没有真正入主企业管理的人。赵本山也明白他们文化程度有限,平均小学毕业,有一阵辽宁大学给了一些指标,弟子们觉得上学太耽误挣钱,没人报名,只有阎光明夫妇去了,还有人笑他俩傻。现有的管理人员多是赵本山在工作中结识的,比如副总阿豪,在拍摄《马大帅》时,赵本山没有经纪人,赵钢负责他的事务,牵线相识,阿豪是社会人,人脉广。刘流原本是相声演员,上世纪80年代就打起交道,赵本山习惯晚睡,刘流通常会陪他到凌晨四五点,但刘流早上8点要上班,赵本山会睡到中午,向他请示必须等到中午之后。手下人逗他:“老大就是老大嘛,自然醒嘛。”刘流把这句台词加到了《乡村爱情》中,赵本山自己看了也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