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系列是冯小刚的喜剧回归之作,市场也用高票房予以热烈回应,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在这个贺岁档悄悄选择了改旗易帜,放下票房直奔精神自我。日前,《非诚勿扰2》上映15天已收获了4亿的票房的时候,冯小刚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畅谈了他对创作、人生的感想。
回应风格出逃
“这次在创作上是比较任性的一次”
记者:《非诚勿扰2》这次在口碑上很两极分化,您认为是什么原因?
冯小刚:这次在创作上还是比较任性的一次。主观上还是想拍一个能够把我们自己放到里面去的电影,把对生活的认识、态度都放进去。心情主导了这次的创作。我们一开始就不是奔着特别热闹去的。以我跟王朔两个人的智慧,如果要弄得特别热闹,把观众弄得再开心一点儿,是没问题的。
记者:您指的是拍摄中还是之后的心情?
冯小刚:我们写剧本的时候就知道,你是给一部分感同身受的苍孙(北京话,指中年男人)拍的,在中年危机中挣扎的人们可能就会特别有感触,年轻一点儿的可能就觉得不过瘾。
记者:有人说王朔是您的精神导师,您认可这句话吗?
冯小刚:首先是趣味相投,王朔点燃了我的能量。也对我的创作风格形成了重大的影响。除了语言的智慧,更重要的是鄙视虚伪,让作品充满了人味。
畅谈苍孙人生
“‘婚姻是将错就错’是人生真相”
记者:《非2》好悲观,包括现在很热的台词“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
冯小刚:我觉得不悲观啊,它是特别积极的,它是说与其不断地换下去,不如珍惜眼前这位把这日子过好。将错就错不外乎就是,你要包容他的你不喜欢的那部分。
记者:那您是鼓励大家这么将错就错,还是讽刺我们啊?
冯小刚:我认为它是站得住脚的又是一个不好听的说法。这是规律。大家不愿意承认罢了。人是很怕否定自己的,面对真相总是让人感到难堪的。就像电影里的台词说的,居家过日子犯不着肝胆相照,虚着点儿和气。比如说很多人看完电影出来,媳妇就说:“咱俩就算是将错就错,是吧?”男的都马上献媚说:“咱是那例外的……”
记者:除了人生告别会,当时有没有想过用别的表现方式来传达对死亡的思考?
冯小刚:没有。我觉得活着把自己的追悼会开了,是有尊严的方式,大家当面缅怀你一番这对一个要走的人是多么大的安慰呀。比死了躺那儿让大家捏着鼻子看一圈体面。当然你得确认死到临头来日无多了才能这么干。告别完了就不能再见人了,你不能说今儿刚开完追思会,明儿又跟别人约饭去,这可不行。
笑谈票房竞争
“跟强手会会有什么不好呢”
记者:虽然姜文的《让子弹飞》势头很猛,但是您对《非2》的信心还是很强。
冯小刚:我觉得姜文这次拍片子的目标很明确,想拍一个让人看得懂,有票房的电影。我觉得他也直奔着这个去的,没有含糊。当然呢,有很多崇拜姜文的人愿意过度解读他作品的镜头含义。好像姜文就不能拍一部纯粹好看的电影,必须有强大的形而上的含义充斥其中。这种期待我也有,但我更觉得他目前尤其不能被这种看法绑架。他好不容易从困境里挣脱出来,还嫌他不累,非把他再装回去?姜文很需要拍一部这种电影让他和观众彼此建立信心。至于竞争,我非常珍惜这么一次,跟强手会会有什么不好呢?
记者:如果他这次真的拿了第一,那肯定会是一个话题,您会不会介意?
冯小刚:实话说,姜文不太顺,背了十年,我顺了十年,媒体观众都想还他一个公道。所以会加倍地肯定和赞扬老姜。对他胜出会表现得很兴奋,这是可以理解的。另外从票房成绩上说,我也不能老自己挑战自己啊,是吧?我还希望我能挑战别人呢。
关于冯式品牌
“我的商业片是一个异类”
记者:您觉得您的商业片跟其他导演的是不是还有很大区别?
冯小刚:我没有按着所谓的一个商业片应该有的那些要素照方抓药。我就自己这样弄了,然后它也很商业。我觉得我这商业片,在商业片里是一个异类。也无法复制。
记者:可以总结为本土化吗?
冯小刚:是。是和中国人的生活步调一致。是接近真实的描述。
记者:冯氏幽默会不会随着您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难看得到了呢?
冯小刚:不会吧。比如说《非2》,他们问我是喜剧还是悲剧,我说它既不是喜剧也不是悲剧,它就是生活,是一种你我他都可能有的心情。生活会不断地创造幽默,它甚至是伴随着痛苦的。
记者:那您现在对自己的影片的评价标准主要是来自哪里呢?
冯小刚:我觉得第一个标准是票房。票房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因为它是一个可以被量化的标准,剩下的都是似是而非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南都娱乐周刊
相关新闻
冯小刚进军话剧界
跟宋丹丹联手导《特务》
北京人艺日前公布2011年重点剧目计划,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冯小刚和宋丹丹联合执导的话剧《特务》。据北京人艺院长张和平介绍,两年前,北京人艺就向冯小刚抛出橄榄枝,而冯小刚本人也对导话剧很感兴趣,再加上妻子徐帆就是人艺的台柱子,这次也算是给自家人办事。冯小刚之前从未导过话剧,能不能导好?对此,人艺对他很有信心:“接触后,发现冯小刚的戏剧观念接近传统,同时,他带来的跨界艺术效果也与众不同。”
话剧《特务》改编自中篇小说《无悔追踪》,讲一个教书先生实际上是代号“5182”的国民党特务,解放后依然潜伏在北京,一位派出所所长一辈子就盯着这个嫌疑人。 记者 康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