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我早就不关心这个了,自从我开玩笑说我自己帅的时候,我就再没有在意过了。其实我进入了生命另外一个层面,我可以自嘲了。你们天天看到的那个陈坤不是我,但是不一定开玩笑的这个陈坤是真正的我。反正我们就通过不断地开玩笑、不断地严肃,从那些不能面对的事情里面,你可能会找出真正的自我出来。
新快报:你现在还有什么愿望吗?
陈坤:我还是很单纯地希望“行走的力量”能够做下去,对于我来讲,做这件事很艰难,但是我又很热爱。我很担心,但是我还是在做。因为我觉得有很多小朋友在年轻的时候应该要迸发内心的自由,我很希望他们通过行走的方式能找到内心的自由。
第二个愿望我也发微博说过,希望来一个好一点儿的剧本,我比较挑剔。毕竟我是一个演员,我最大的快感可能还是在电影院里,看到自己演得特别好的电影时,那一瞬间我会觉得:哇,我对得起演员这个称呼。
新快报:这一年来有类似于这一种让你有这种感觉的角色?
陈坤:我认为《钱学森》我演得很好,我真的演得很好。我也是有那种骄傲感的,至少不要让我父母、兄弟姐妹觉得“哥,你怎么这样?”我的职业也不知道到哪一天会终结,但是起码到现在我都会认认真真地做。你别看我做事现在有点笨笨的,其实是好的开始,因为以前太鸡贼了。
记者观察
途中的陈坤是领队,是兴奋剂,也是心灵导师
第一次听说“行走的力量”这个活动的时候,我有点不能理解:一个正当红的演员、明星,怎么能带着一支由普通人组成的队伍,在山里行走十天?
今年,我也成为“行走的力量”第二季“观·心青海”活动中的一员。尽管只走了十天路程中的前四天,但所见所闻已经完全改变了我过去的那些看法。实际上旅途中的陈坤有很多面,他是领队,是大家的兴奋剂,同时也是心灵导师。
走完这四天,我不敢说我真正认识了陈坤,但以前别人总喜欢说生活中的他是另外一个人;可现在我发现,银幕上的那个他才是另外一个人。
他是领队
“我死了也要担保你们的安全”
我还记得临出发前一晚的晚宴,在接受记者们采访的坤,突然就说道:“旅途中发脾气是难免的,如果我态度太过分,你们就扇我耳光。我死了也要担保你们的安全。”当时不敢把这句话写到文章里,怕不吉利。现在活动圆满结束,情不自禁要把这句话给写出来。
虽然这次路上有很强大的保障团队,但是陈坤自己并没省力。毕竟再多的人保护,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最终都还是要算到他头上,这真是“鸭梨山大”。刚开始我看见他亲自搬各种重物,还大惊小怪:“摄影师呢?多好的细节!怎么也不抓拍?”旁边的徐时芬拍拍我的肩膀说:“这算什么,我们都已经习惯他这样搬搬扛扛了,估计连摄影师也都见怪不怪了。”
第一天开始行走的时候,陈坤一直在队伍前后梭巡,看见谁的登山杖没拿到位,他就过来手把手地教。因为是禁语,大家就靠手势沟通。路上他也会关心地看着你,用手势问你“OK吗?”为了教大家“坤式呼吸法”,他让一个志愿者过来,把她的双手按在自己的腰上,感受自己的呼吸变化,还顺便开玩笑说:“我其实很胖的。”
他是兴奋剂
“我们一起来跳脱衣舞吧”
前年采访陈坤,他说他会说冷笑话,我不信,让他说两个,他不肯。今年在西宁进行城市行走的活动时,他和记者们一桌吃饭,又说起自己会讲冷笑话,大家都不信,他就说了一个,很冷。但我从心底里认为,他就是一个严肃、不会说笑话的人。谁知道路上简直大跌眼镜。我下撤的前一天,是徒步开始的第一天,很累,所有人都没做好心理准备。那天傍晚到了营地,大家都瘫在地上不想动,谁知道陈坤一到突然大叫一声:“你们都棒啊!来,跟我一起说‘我们牛吗?’‘我们帅吗?’”全场鸦雀无声,真的好冷。陈坤见状只能说:“你们都太缺乏戏剧精神了,我是这么戏剧化的人,我快被我的蠢给蠢死了。”说着他就爬上小土坡,继续调节气氛:“我们一起来跳脱衣舞吧。”然后把外套脱了下来,接着脱冲锋裤,这时候现场才开始有人笑,有人鼓掌。没想到还没完,他冲上坡顶,拿起“行走的力量”营旗,说:“我们来摆一个北影厂的标志吧。”然后就挥舞大旗,摆出各种姿势,坡下的志愿者都快笑晕了。原本很累很疲倦的情绪,就这么被他给弄消散了。
后来我去帐篷里看他,发现其实他也很累,那些都是强打精神做出来的,他说不想第一天就让大家感觉很挫败。坤真的是一个很会想办法激励士气的人,我又想起他在晚宴上给大家唱《青藏高原》的情形,他总是能临时临地就想出各种办法来鼓起大家的勇气。
还有个小细节,那天翻垭口前,我一个人在路上缓慢地“爬”着,后面传来整齐划一的脚步声,我回头去看,就见到陈坤把头伸到我面前,冲我做了个大鬼脸。行走过程中不能说话,他用这样的方式给我“加油”,让人想起来心中一暖。
他是心灵导师
“36岁的男花瓶居然在这里和你们讲哲学”
除了能把人逗笑,坤另外一大本事就是能把人“说哭”。每天走完当天的行程,陈坤总会和志愿者们坐在一起聊聊天。他说了很多心里话,有很多都是和他成长的经历以及与家人之间的感情有关。
坤是个非常好的心理导师,我也不知道他选择的那些话题是临时有感,还是在路上边走边想的。有一天他就和大家聊起了父母的话题,他说了很多自己和父亲、母亲的相处细节,非常感人。“出来这么久这么远,想必你们的父母也很担心,今天的任务就是要大家想一想父母在我们心中的分量,如果有可能,请打电话回去向他们报平安。”有人悄悄抹起了眼泪。陈坤说:“今天这段路,充满了诱惑。有时候有车经过,有时候让你觉得到了头,有时候又可以抄捷径。这段路就好像我们的人生,有各种诱惑,只有坚持自己的节奏,才能不被别人带着走。”他说完一大段人生感悟后,又自嘲地说:“一个36岁的男花瓶,居然和你们在这里讲哲学。”
接下来的话题就轻松多了,有志愿者“很八卦地”问陈坤,他认为是黄晓明(微博)帅还是自己帅,坤回答:“黄晓明是非常帅,我是一般帅。”他也分享了面对谩骂的时候应当如何处理:“如果有人骂你是‘傻×’,你就说‘对,我特傻×。’这样他就没下句了。”
行走者说
新快报记者 刘嫣
住在广州的学者、作家费勇,今年是第二次参加“行走的力量”。从最开始抱着怀疑的态度去参加,到现在的“感触颇深”,在费勇看来“行走的力量”旨在强大行走者本人内心的力量。俗话说,要帮助别人,先帮助自己,而行走就是最简单地让内心强大起来的方法。
而对于“行走的力量”接下来的发展方向,费勇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将行走纯粹,将公益独立。
@费勇如是说
有个小朋友问我:行走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我的回答是:行走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却是解决问题最简单的开始;行走并不能提供所有的答案,却给了你一个向前的方向。与其在日常里郁郁等待,何不跨出去,大步走出自己的节奏。与其在原地踏步,不如:来过,走过。如此而已。
(8月30日23:57)
在山中4日,风餐露宿,发现:手机信号不一定是必须的;洗澡不一定是必须的;看电视不一定是必须的;上微博不一定是必须的;名牌不一定是必须的;很多很多东西在走路的过程里都是负累,都可以扔掉。在山里,只有空气是必须的,阳光是必须的,体温是必须的,干净的溪水是必须的。
(8月27日19:13)
谈个人感受“我没想到陈坤是那么地亲力亲为”
去年,“行走的力量”第一季活动,地点是西藏,邀请了费勇一同前行。刚开始,他对这个活动并不了解,“我以为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明星公益活动,陈坤就在活动的启动仪式上亮个相就完了,不需要走完全程。但去了以后才发现,陈坤是从头走到尾的,非常亲力亲为。而且他很认真,要求大学生们禁语,并且很严格地去执行,对一些细节也相当关注。这让我感觉他在这个活动中,像一个真正的领队。”
在行走过程中,费勇看到陈坤放弃了很多东西,“他毕竟是一个演员,一年拿出这么多时间来投入这个活动,就需要放弃很多和电影有关的东西。不过,这正像他在记录片说的那样,‘人生路,莫慌张’,是有意义的。”
第一次行走下来,费勇对“行走的力量”有了更深的感受,到了第二年再参加这个活动,他已经从内心上相当接受和认同这一活动。“我本人并不是一个户外活动的爱好者,因为两次活动我都没能走完全程,实际上我的体能是有限的。但是我在读书的时候就很喜欢这种形式的行走,不是旅游,就是跳出原来生活惯性,路上能思考很多问题。我一直很想沿着某条路线——佛教也好、中国古代文化也好——去走一圈,希望和某种思想传统衔接在一起,这样对我们当下的生活也是很有帮助的。”
谈公益意义
“行走的过程就是帮助自己的过程”
陈坤最初发起“行走的力量”活动时,很多人都不明白这样一个活动如何与公益扯上关系。有人说,既然要做公益,为什么不直接捐钱,而是要这么麻烦组织一大堆人去当地行走?对于这个问题,陈坤自己也在微博上做过解答。但费勇的解释更加直白,他说:“行走的过程就是一个帮助自己的过程,都说帮助别人先要帮助自己。其实人在行走的时候,就是跳出了原来自己生活惯性的圈子,重新找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强大自己的内心。”他坦言,强大内心其实有很多办法,包括读书,但行走是一个最简单的方法。
陈坤就是把这种最简单的方法传达、分享给大家,把他个人的一个行为,变成一种公共的活动。
谈后续建议
“行走可以纯粹,公益可以独立”
连续两年参加“行走的力量”之后,费勇对活动更加了解,也产生出一些来自于他个人的建议。“我个人认为,‘行走’这件事情可以不需要规模,不需要每年往里面加更多人和其他的东西,而是可以更纯粹一些,就是去某一个地方走上十天。而公益的部分则可以独立出来,变成一个固定的东西,日常化、制度化。比如说这次的支教行为,就可以变成与公益团体合作,在当地建一所学校。有计划性和持续性以后,公益的效果会更好,而且还能每年都深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