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篆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是文字学、书法、雕刻相结合的艺术。上古时使用文字以篆为主,今天,篆刻这门艺术受到广泛的喜爱。作者群、印学社团的规模扩展,交流研讨、展览出版的助推,造就了鼎盛的印学市场与文化。而在群星璀璨的篆刻大家中,余正无疑是一位独具魅力的大成之家。8月28日,第四届新锐艺术人物评选正式启动,作为活动空间领域的评委,余老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当我们称呼余正老师为篆刻艺术大师的时候,他谦和地说:“谢谢谬赞,但我不是“大师”。一时的名家和时代的大师,有山脚和峰顶的差距。“
谈到与篆刻的缘分,余老师话渐渐多了些。他说:“我学习篆刻艺术五十多年,在西泠印社专业从事篆刻创作研究至今有三十多年。早先是兴趣,青年有幸遇到良师,再后来赖以安身,并开始加入社团活动,选带学生。做过许多努力,但成绩离目标尚远。如果没有机缘,一定做好接棒交棒这传承的事。“谦虚严谨的态度,愿意为艺术用毕生的时间去钻研,并愿意将这一国粹文化教授给更多热爱篆刻艺术的人,做好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余正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传统文化熏染下人性的闪闪芒光,让我们对这位老人只有加倍尊敬和感动。
对于篆刻这门艺术,在当今社会,并不是能够被人人熟知的,当我们希望多了解一点篆刻艺术,以便做好传播工作时,余正老师更是细致耐心地为我们讲了起来。
“篆刻艺术的载体是印章。最为基础的功能是作为政治权力、经贸信用的凭证,从上古一直使用到现在。明中期以前,印章还是以铜、玉等硬质材料为主,由文士书写,匠工来铸凿。能工巧匠代代传承积累,实用印章的艺术性逐渐形成、升华。
“秦玺汉印无与伦比的形式美感,成为篆刻艺术的典范,被誉为印学史上第一高峰。之后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以实用为主的官私印也各有不同的风格和艺术特点。约七百年前,元、明王冕、文彭倡用石印,作者自篆自刻,从心所欲,篆刻艺术确立,实用印章和篆刻艺术品正式分道扬镳。篆刻家各以意奏刀,印风各个不同,学人从好,流派遂生。史有吴门派、徽派、浙派等等,各逞千秋,繁衍至今。明清流派印风是印学史第二高峰。
“清末民初到现在,风气渐开,中外文化交融,篆刻艺术的创作思想和实践也不断革新突破,名家辈出。他们重视文字学、篆书、刀与笔的结合,重视印外求印、学习素养、和各门类艺术的吸收融合。这些要求都已成为篆刻艺术发展的主流指导思想。”
对于新一届的新锐艺术人物评选活动,余正老师殷切地说:“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形式,挖掘出更多的年轻人,也发现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可以将我们的国粹艺术发扬光大。”时尚先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