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晚上,央视著名记者柴静来到广州方所举办了新书发布会,与读者进行交流。
自2001年加盟中央电视台,柴静陆续在《东方时空·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及出镜记者,参与创立专题栏目《看见》以及担任主持人。《看见》是柴静讲述了自己十年央视历程的自传性作品,十年之间,非典、两会、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几乎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因此本书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在新书发布会上,说起自己写作《看见》这部书的动机,柴静说,总结起来就是两个“离开”。第一个是2008年引她入央视的“导师”、《东方时空》创办人之一陈虻去世,第二个是2009年突然调离《新闻调查》。两件事,都是柴静无法预期的,让她感觉到生死万物的无常。她说:“人其实是背对着死亡,一天天倒退地活着。人都有一死,但内心需要一种东西活着,而用文字记录,就是唤醒这种内心的过程。”柴静说,她希望《看见》这本书,能像她这些年来的节目一样,诚恳、客观地报道,少议论、多陈述;只是这次的主体,不是新闻热点,不是国家大事,而是她自己和十年之间遇见的一个一个具体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与故事。“我写这本书,只想尽可能诚实地写自己,如果有人在看的时候心有触动,那就足够了。”
作为一名央视著名记者,对于如何采访,自然也成为记者们最想关注的话题。柴静对此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对于采访的认识走了三个阶段。先是依赖本能,会展示一些真的东西,但真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然后开始克制自己,制约自己的情绪,不带偏见地去认识事物;到后来觉得其实是可以对事件的每一方都投入感受,切身去体会他们内心的诉求,这样你就会做到客观,也更有深度一些。”
随着新书《看见》的出版,外界一些读者为柴静又添了一个新的标签“作家”。在当天的新书发布会上,对于这个称号,柴静说要加以澄清:“我这本书《看见》也并没有在文学上、思想上创造很高的价值。在我看来,作家是一个很让人敬重的称谓,像我现在的写作水平怎么能称为作家?最多也只能是一个博客爱好者。我始终恪守的是我作为一个记者的本分,我只是一个电视主持人和记者。”信息时报记者 潘小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