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波2年前才还清房贷 走不出上段情

2013年04月08日07:19  大洋网-广州日报
黄海波
黄海波在《乱世三义》中的剧照。

  4月20日,“郑晓龙[微博]出品”的喜剧《新编辑部故事》将在东方卫视、深圳卫视等频道上星播出;4月20日,刘江[微博]导演的正剧《乱世三义》亮相,黄海波[微博]在两部大戏里都是男一号,观众会看到他在荧屏上“自我PK”。在“收视大战”前,他接受本报专访,称自己很忐忑、很惶恐。面对两剧同播的形势,问鼎过“白玉兰视帝”的黄海波很清醒:“娱乐圈容易让人找不到北,看清名利不摇摆、不飘。”

  本报记者 曾俊

  两部新剧 反差极大

  《新编辑部故事》:大俗大雅

  广州日报:听说该剧比较重口味?

  黄海波:大俗大雅,是纯粹的喜剧。袁帅(黄海波 饰演)永远是语言大于行动,身边有两个美女同事,却没有行动。这个戏有点像美剧里的《老友记》,他们是拿总统开玩笑,而我们的话题更多是关于民生的,有孩子上学、男女感情、上市、评奖等社会热点。

  广州日报:有珠玉在前,很多人会冲着经典而来,你对收视会有什么期待?

  黄海波:我不敢妄下断言。《新编辑部故事》一定会有争议,它不是常规戏剧,但是否接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广州日报:从曝光的片花来看,有部分观众认为表演过于浮夸,你怎么看?

  黄海波:用这样夸张、嬉笑怒骂的方式,你才能把话题说清楚,观众也能非常快乐地接受,你要特别认真了,观众会痛苦,就会出问题的。当年的《编辑部故事》是被枪毙过的,所以现在的压力会有。晓龙导演在行业里二十多年了,相信采取这样的处理方式是有理由的。我尝试了更外化的表演,已经尽力了,完成了导演的要求,这个戏在行内是有价值的。

  《乱世三义》:最擅长的都用不上了

  广州日报:《乱世三义》中,你又收敛了。

  黄海波:这个戏对我非常重要,是我演艺生涯目前为止分量最重的角色,开启了我第2个十年,人物唐子义非常内敛,一句话说完绝不说第二句,难就难在说话上,得憋着,人物内心非常丰富,我最擅长的绝招和技巧全都用不上了,要好好琢磨。这个人更侧重于硬汉一面,是实实在在的正剧。

  广州日报:也是讲述抗战的草根传奇,会否担心观众审美疲劳?

  黄海波:这个戏称它为诉说人物命运的戏更贴切,它展现了结义三兄弟从落草为寇到投身军队的传奇,剧中人物都是有原型的。

  广州日报:你父亲是军人,再演军人会不会向他请教?

  黄海波:父亲告诉我,可怕的不是我想象中的那种嗷嗷直叫的队伍,真正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恰恰是沉默的队伍,因为那些军人每次出战就没想过要活着回来。拍这部戏我35岁,演完后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心也沉淀下来了。

  事业生活 不飘不摇

  不敢想接葛优的班

  广州日报:两部剧4月同时上星,到那时8家卫视都是你的脸,在收视上自己和自己打架,你兴奋吗?

  黄海波:我很忐忑,从来没碰到过这个事,加上6月的《咱们结婚吧》,3部戏接着上,我到时候在宣传上会很分裂,千万别说岔了。我没有所谓的成就感,很高兴和两个大导演合作。

  广州日报:未来大家或许拿你和葛优相比,有压力吗?

  黄海波:不敢接他的班,是向葛大爷敬礼,我是很惶恐的,观众要有口水,我接受。对自己的表演我不敢说满意,而是尽心尽力了。

  广州日报:你对自己要求很高。

  黄海波:花长时间准备一个角色是对的,也希望制片方别急着把戏拍成行货。

  2011年才还清房贷

  广州日报:有可能今年是“黄海波年”,你觉得呢?

  黄海波:娱乐圈是个容易让人找不到北的地方。你红了又能怎样?说不定哪天一下子就下去了。以前没办法,为了生活得赚钱,得月供房子,说了你们可能不信,等我真正把我那130平方米的房子供下来,是2011年的事了。我一直觉得等你把名利看明白之后再成功,会更好,这样不会飘,不会摇摆。

  广州日报:如今大叔当道,逐渐步入中年的你是不是特别乐观?

  黄海波:男人早晚变大叔,大叔是好词,代表了一个男人的成熟,但我不太愿意去想其他事,把眼前的事做好就行了。

  现在还没有新感情的苗头

  广州日报:记得我上次访问时,你还未能走出上一段(感情),现在呢?

  黄海波:我不想说,是因为我想保护很多人,我永远都不会说的,有没有走出上一段是你定义的,我可没说哈,不谈势必有非常善良的原因,请理解。

  广州日报:父母在催你结婚吗?

  黄海波:我尊重咱们圈子里的游戏规则,我真要有女朋友了,我不会藏着掖着,到了木已成舟的地步了,我肯定会告诉大家,之前我不吭声,就一定是假的,现在还没有(新感情)苗头。

(责编: pp)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