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组图:揭密蒋勤勤的成长岁月 曾经演过刀马旦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7日13:52 重庆商报
蒋勤勤 随着蒋勤勤怀孕逐渐淡出娱乐圈,这个重庆妹子在观众的视野里消失也有一段时间了。 近日记者走访了她曾经生活过的沙铁村、学习过的艺校和工作过一段短暂时间的京剧团,从众人口中得知,真实生活里的蒋勤勤,是个懂事又不失倔强,还有点任性的女人。而她的老师和朋友也特别关心近期可能就要临盆的蒋勤勤,纷纷为她献上祝福,希望她的生活更加幸福。(由于被采访者的要求,隐去部分姓名) 文/本刊记者 卢圆媛 本组图片/记者 李化 摄 幼年时代 老邻居:她嘴巴很甜很懂事 “勤勤是个很懂事的小孩,从小就有礼貌。”在沙坪坝沙铁村的老房子附近,一个上了年纪的女性这样说。 在沙铁村,蒋勤勤的大部分童年时光在这里度过。这里的房子和沙坪坝的高楼比起来,已经显得比较陈旧,据说好多房子都换了主人,蒋勤勤家也在几年前搬走了。但这里并非蒋勤勤的出生地点,这个现在已经贵为明星的小女子,出生在南岸弹子石。但因为近年来那里搞开发,她的家早已被那些逐渐生长起来的高楼所代替。 “你说蒋勤勤呀,就是那个演电视的女娃娃呀。”记者在沙铁村的路边向一个中年妇女打听,她一听说蒋勤勤的名字,脸上顿时放光。这位中年妇女对记者说:“就在这里住,演了不少电视剧的。” 附近的邻居说,蒋勤勤嘴巴挺甜的,见到认识的人都要招呼叔叔阿姨。“和周围的小孩子一起耍,捉迷藏,都很好,还挺合群的。”“她对父母也很有孝心的,很听家长的话。我们也好像没听到她家长骂她。”在邻居的口中,他们对这个邻家女孩称赞有加。不过说到如今蒋勤勤成为了大明星,这些朴实的邻居说到这个事情的时候,脸上突然多了些吃惊的神色:“我们当时都没想到呀。” 初中时期 艺校老师:她成绩普通但很勤奋 和这些邻居一样,艺校的老师们对蒋勤勤的成名也有些出乎意料,但他们告诉记者,其实也在预料之中。“单从外形条件上看,蒋勤勤的脸形就非常适合上镜。 十岁的时候,蒋勤勤从小学考入了艺校学京剧,据艺校的办公室杨主任回忆,当时艺校的学生都是在全市的小学里百里挑一出来的,选的学生都是特别有灵气的类型。蒋勤勤的录取证书还是艺校的某位老师亲自送去的。在这些老师回忆中,时间过去了很多年,许多记忆都有些模糊了,但蒋勤勤给他们都留下了相同的第一印象:这个小女孩不是很特别,但特别文静,是个本分乖巧的姑娘。 杨主任曾担任蒋勤勤的英语老师,“当时他们这个班是和京剧团定向的,也就这么一届。”杨主任告诉记者,艺校的课程设置都是半天专业课半天文化课,晚上还有专业课晚自习。“学生们的学习也是挺辛苦的,蒋勤勤是个好学生,她学习很努力。在很多人印象中,学艺术的孩子可能不太受重视,但蒋勤勤那个时候的确非常认真,同学之间互相较劲,学习氛围很好。” 在杨主任谈蒋勤勤的时候,她曾经的班主任徐老师也走了进来。两位老师很客观地分析:“在班上那么多同学当中,蒋勤勤成绩并不算好,但是她很努力,感觉就是要和自己争一争。”徐老师还告诉记者,就在蒋勤勤读到快初三的时候,她就悄悄向徐老师借高中的语文书了,“那个时候她就决定要考北影那样的高等学府,别的学生还在玩,她就提前做准备了。所以无论是她后来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或者是影视上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我们都觉得是很自然的事情。” 初次试镜 京剧团老师:她嗓子不好唱不了青衣 老师们客观地分析,在蒋勤勤学京剧的道路上,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她的嗓音条件。“京剧对唱腔的要求比较高,蒋勤勤的嗓音条件并不是十分出众的,她原本学的是青衣,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后来改为刀马旦。”如今,在蒋勤勤的简历上,都填着“刀马旦”。 这时候,京剧团的某位老师给了蒋勤勤一次重新发现自己的机会。1989年,这位老师在艺校给学生们排京剧《武家坡》,十三岁左右的蒋勤勤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个小孩子的身形很好,特别认真。” 1992年,这位老师手头有一个单本电视剧《媚态观音》。“当时这部剧我在负责,剧本中与观音有关的人物是两姐妹,姐姐后来成了观音。我们四处寻找女演员,看了差不多50多号人,都没发现合适的。”老师向记者回忆起当时蒋勤勤第一次“触电”的经历。 “我们京剧团因为经常和他们艺校这帮学京剧的孩子打交道,自然也有些了解。我那时候就想到了蒋勤勤,不过最初的打算是让她演剧中的妹妹。” 这位老师向剧组推荐了她,“去的时候是中午,巧得很,全班同学都午休了,就蒋勤勤在值日打扫卫生。”老师于是就让蒋勤勤站起来做了几个简单的动作,然后回答了几个问题,“他们当场就拍板,就是她了。” 然而艺校对学生出去拍戏管理得还是比较严格,尤其是对像蒋勤勤这样还没到毕业时候的学生,限制更多。为了能让蒋勤勤出演这个角色,这位老师亲自跑到艺校给校长、教务主任和蒋勤勤的任课老师做工作,费了不少口舌才得到学校的同意。 蒋勤勤自己也没想到,出演这部戏只不过是迈出幸运的第一步。在剧组里,由于老师的极力推荐和她自身的灵性,大家都非常喜欢她。“她是学京剧出身的,古装扮相很漂亮,就有观音的那种气质,为此我们特地把剧本都做了修改,将观音这个角色改成妹妹,让蒋勤勤来演。” 正式拍戏 京剧团老师:她倔得要命哭不出来 然而第一次演戏,尽管幸运地当上了女一号,但蒋勤勤走得并不顺畅。京剧和表演虽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但毕竟没接受过专业影视表演训练,刚开始演戏的时候,对蒋勤勤来说不免有些困难。那时蒋勤勤还不到16岁,演出的角色却有丰富的情感经历,只要一休息,她就捧着剧本研究,揣摩人物心态。 老师回忆到,有一场戏需要蒋勤勤哭,可她就是找不到感觉。这可让现场的工作人员着急得不得了。他们甚至吓唬蒋勤勤,“你要是不哭,这戏就不给你演了”。 有的小孩可能一听就被吓哭了,但没想到蒋勤勤的倔劲却给吓了上来,不但没见眼泪掉下来,反而还站着一动不动,直直地把工作人员盯着,似乎在说:“别以为吓吓我就怕了,我就是不哭。”足足僵持了20分钟,戏没法拍下去。 拍戏时的僵持让京剧团的这位老师知道了,他赶紧走进屋里把蒋勤勤拉到一边,耐心地开导:“能演到这戏不容易的,还有好多人在外面等着呢。要是你不好好表现珍惜这个机会,可能就再也没有了。”看似简单的几句话触动了蒋勤勤的内心,把刚才还倔得不得了的她打动了,泪水说来就来。从此哭戏对她来说轻而易举。 初出茅庐就演主角,蒋勤勤凭《媚态观音》一炮而红,此后还是学生的她片约不断,峨影、川台等都找她演戏。这位老师把蒋勤勤带上了影视表演的道路,蒋勤勤心中也是满怀感激,有时候她也会和老师打打电话。“那时候她还是有点怕我的,毕竟我在她面前是老师,怎么也得严肃点。”老师回忆起当时自己批评蒋勤勤的样子:“我告诉她这里没演好,她就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把头低着,脸涨得红红的,等我说完了,她还是不抬头,只是‘恩,恩’地答应我。”老师说到这里脸上还一直保持着笑容,“她当时不吭声,回头自己就会下功夫改进,是个挺有主见的学生。” 成名之后 同学董柯:她参加聚会不愿AA制 最近这两年蒋勤勤没回重庆,以前回重庆的时候,同学会是免不了的。“我们开同学会的时候,大家还不是聚在一起闹啊、疯的,谁和谁都没有距离感觉。她从来不会摆出自己是明星的架子,大家都是同学,是朋友。”蒋勤勤的同班同学董柯这么说,“吃饭之后,蒋勤勤总会抢着买单,不过我们都不肯,大家都是同学嘛,哪有谁让谁买单的说法,结果大家就决定AA制。”这位同学说,一开始蒋勤勤还觉得不乐意,毕竟她各方面的条件要比其他同学好,所以她觉得应该买单。 和蒋勤勤的许多同班同学一样,董柯也在京剧团工作。他一点也不介意在文中透露自己的名字:“我是勤勤的一个粉丝,也是她最好的朋友。她的每一部戏我都要看,还会发短信和她探讨,从朋友的角度给一些建议。” 和其他人直接称呼蒋勤勤的名字不同,董柯亲切地称呼她为“勤勤”。就从这一点,都能感觉到情感上的亲近。“艺校读书的时候,我和勤勤是同桌。周末放学回家,由于我们都住在沙坪坝也一起走,一起坐车。大家边走边聊,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董柯说,和蒋勤勤一起读书的那些年月,大家共同经历了从少年到青年的转变,大家的相处都比较真实和随意。友谊已经沉淀了下来,而且随着年月的积累会越来越深。在董柯的眼里,蒋勤勤既有东方女性的高贵气质,又有普通女孩的可爱和淘气。 在所有同学的婚礼中,唯有董柯的婚礼蒋勤勤参加了。“可以说,所有同学的婚礼她都希望参加,但可能档期安排不过来。我结婚是2004年,正巧她有空,就回重庆了。” 为了防止记者或者粉丝太多,董柯特意安排了一个“秘密”包房,就连董柯的父母都不知道蒋勤勤会来参加。等蒋勤勤来后。董柯直接安排她进了包房里,随后才让同学跟着进去。“当时就成了一个同学会。”董柯回忆起来,脸上还闪着光,“后来有人认出了她,她也一一满足了别人合影、签名的要求。” 只是最近董柯表示自己没怎么“骚扰”她,因为蒋勤勤怀孕的消息已经在京剧团里传开了。“我相信她能照顾好自己,不需要太多的关注和打扰。”董柯说,勤勤一直是个有些大大咧咧的人,平时穿着也很随意,生活上可能考虑得不是很多,现在有父母照顾怀孕的她,大家都挺放心的。“有父母在身边,对她来说更好。”12月份董柯要去北京出差,“我到时候会去看看勤勤。”“那时她应该要生了吧?”董柯偏着头想了想,笑着说:“应该生了,那我得给小孩带点礼物去了。”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