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电影《平民天后》讲述了如何将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女迅速“进化”成魅力四射的明星的全过程,而这一切似乎正是好莱坞现实世界的翻版
奥斯卡的余温还未过去,《指环王》便夹杂着腥风血雨的王者之气向中国的观众袭来。如果说起《指环王》系列让人难忘的角色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饰演精灵王子勒古拉斯的奥兰多-布鲁姆莫属了。为何他可以让全世界的影迷过目不忘?这就是我们以下将要提及的话题
:欧美的“造星术”。
就算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只要经过了欧美造星工厂的包装,就会在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疯狂崇拜的偶像:生来一张娃娃脸的汤姆-汉克斯在无可挑剔的包装策划和出色演技的双重保证下,无可争议地成为久居一线的大牌影星;好莱坞一姐朱丽娅-罗伯茨拥有一张曾被公认为“难看”的大嘴,而如今,这张大嘴恰恰成了她能拿到2000万美元片酬的保证,这与好莱坞的造星术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想必不说你也可以猜得出来……
关键词之一:造星术
利用演员的知名度和演技特色来赢得讨价还价的商品价值,并且从芸芸众生中筛选出令卖方市场满意的明星来参与优胜劣汰的制度。
关键词之二:包装
偶像本人是否存在并不重要,其形象的生命力有多强才是最重要的。所谓包装,就是商业化社会的本质根源所在。
追根溯源:从“明星制”开始
所谓的“造星术”源于20世纪的20年代“明星制”。首先是由环球公司的老板卡尔-莱默尔发明的,那时的电影还处于默片时代,卡尔发现一位名叫范兰-梯的演员在死后有很多的人前去为他送葬。于是,莱默尔灵光一闪,开始以高薪聘请演员,让他们改变过去使用艺名的做法,在影片中使用自己的真名,借此达到扬名立腕的目的。各大公司随后也发现了其中的奥妙,这种使用真名的做法可以让观众对某一明星更为感兴趣,也就可以创造更高的票房价值。
从这时起,好莱坞的电影产业中就开始有了竞争机制,利用演员的知名度和演技特色来赢得讨价还价的商品价值,并且从芸芸众生中筛选出令卖方市场满意的明星来参与优胜劣汰的制度。即使更大公司开始互挖墙脚,争夺更受大众所喜爱的明星,明星的身价从此越来越高,所谓的明星制度也就由此产生了。
不仅明星的知名度成了重要的竞争元素,影片的制作也开始围绕着明星所展开:编剧为明星创作适合的剧本;导演也学着以类型化人物树立明星;摄影、灯光从各个层面塑造明星形象;而制片人则是以各种宣传手段来捧红一个明星,最终的目的就是在明星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影迷群,由明星决定一部影片的价值以及其票房价值。
然而,对某些影星套以固定的模式,在稳定其星路通畅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艺术的僵化,在欧美的娱乐圈只有极少数才华横溢的大明星才能够冲破类型模式,让自己的才能得以发挥。而“明星制度”则一直延续至今,愈演愈烈,成为如今的“造星术”,并且为其他文化产业所利用。
另类造星:他们瞄准私生活
不仅仅是影坛,歌坛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造星大法。其手段不见得高尚,却可称得上高超。
曾在歌坛掀起“革命”的麦姐就是此类造星体制下的标准产物之一,诱惑的嗓音和动作让麦当娜在成为众矢之的的同时也得到了绝大部分叛逆者的推崇。上世纪50年代的猫王自然也不惶多让,形象包装所赐予猫王的巨大魅力是言语无法表达的。作为美国几代人所顶礼膜拜的偶像,猫王与梦露和肯尼迪一起被称为“美国形象”的代名词,他们去世后所赢得的要比他生前获得的一切多得多,这就证明了,偶像本人是否存在并不重要,其形象的生命力有多强才是最重要的。美国人引以为生命精髓的“美国梦”在这些明星身上得以验证,而在很多美国普通年轻人看来,这就是一种神话,是难以企及的终极梦想。这就是人们为何要对偶像明星们顶礼膜拜的原因了。
“造星术”体现在麦姐的身上更多的焦点对准的是对其私生活的包装。其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曾为其赢得了奢华的别墅和15亿多美元的年收入,任何一个带有刺激性的词语放在她的身上都不觉得过分。百变的形象让人捉摸不定:一会儿是身着婚纱的纯情少女,一会儿又变成了媚俗的放浪女子,当然更可以变成反对战争的正义人士。她对“包装造星术”的运用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难怪现已沦为阶下囚的萨达姆也对其“义举”大呼赞成,顺便让麦姐在伊拉克久未见天日的MTV重见光明。至于有关她婚姻方面的八卦新闻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
昔日曾是纯真女孩的“小甜甜”布兰妮也学会了麦当娜的所作所为,在各方面的表现比之当年的麦姐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是与麦姐的激情湿吻,还是如今被勒令晚间才能播放的诱惑MTV,谁又能说那不是一种刻意的包装呢?
这就是欧美的造星包装体系所造成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那些走上偶像神坛的明星们成了现实生活最佳的代言人。尽管那是一种带有荼色彩的虚幻,但华丽炫目的包装始终是吸引大众眼球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这种本不应存在的虚幻恰恰填补了处于无穷信息与人际沟通之间的真空地带,化为一种真实的存在,简言之,就是商业化社会的本质根源所在。
欧洲造星:克隆美国,略有不同
虽然人们通常都喜欢将欧美电影放在一起加以评论,但欧洲的造星体系与好莱坞的造星体系并不尽相同。美国更注重一种商业化的包装制度,轻松通俗是其最大的特征之一。
而欧洲的明星体系显然更为正统和严肃,因此在电影市场上所占之比重与好莱坞相比显然有一定差距。但是,欧洲明星一旦闯荡好莱坞,想要赢得一定的声望还是比较轻松的,好莱坞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是不容任何人小觑的。
-造星案例琼-克劳馥
50多年前,琼-克劳馥与贝蒂-戴维丝之间的争执让她为大众所熟知,在她养女克里斯蒂娜的回忆录《我最亲爱的妈妈》中琼-克劳馥被描写成了一位冷酷、喜欢操办一切的母亲。这位奥斯卡小金人的获得者就是欧美造星制度的经典例子之一。
1945年对琼-克劳馥来说很幸运,之前克劳馥的演艺事业已经降至了低谷,在《欲海情魔》中的出演是她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再次失败的话她将永远退出娱乐圈。这次,克劳馥的敬业打动了导演迈克尔-科蒂兹和剧组的每个人。《欲海情魔》的制片人建议让流言专栏作家海达-霍珀写一篇文章,指出琼的演技足以得到奥斯卡奖的垂青。这个提议得以实施,于是,1945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颁给了琼-克劳馥。这是第一个精心设计过的奥斯卡金像奖的宣传活动,琼-克劳馥因此赢得了奥斯卡奖,这次造星案例的成功,标志着奥斯卡从此被永远地改变了。
-造星污点《莎翁情史》
可以说,许多造星案例在成功的同时就蕴涵着一个丑闻。此类事件不但可以造出耀眼的明星,同样也可以捧红任何一个参与其中的对象。
1998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当哈里森-福特打开最佳影片的信封宣读结果的时候,他的语气中没有一丝的热情可言:“《莎翁情史》。”也许福特当时的想法和许多好莱坞的圈内人士一样,这是一部用金钱和下流手段盗取了电影界最高荣誉的电影。
而事实上,《拯救大兵瑞恩》在颁奖典礼的几个月之前一直广受好评,该片所表现出的爱国内涵和对史实的客观评断,似乎应当顺理成章地接受奥斯卡的桂冠。正当斯皮尔伯格准备庆祝的时候,米拉麦克斯的弟兄们开始行动了,他们耗资1400万美元将他们的候选人名单兜售给了评委们。面对最终结果,斯皮尔伯格在领取最佳导演奖的时候,他面对所有的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难道说我真的很想要这个奖吗?”本版撰文航宇周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