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记者与身在福州的高晓松取得联系,然而这位据称曾全力打造筠子的“音乐前辈”矢口否认为筠子写过歌,并表示自己与筠子总共就见过两次面。他的这种说法与其他报道有很大出入。
对于有消息说他曾为筠子写过歌,高晓松称这又是媒体的“谣传”。他说,“大概是朴树作的吧,反正我搞不清楚”。然而我们看到筠子的《春分》、《Love变奏》、《立秋》等歌曲都被指与高晓松有莫大关连。
高晓松称自己并不了解筠子。他说与筠子总共就见过两次面,一次是在一起领过奖,另一次已记不太清了。他说,第一次知道筠子是因为觉得她的一首歌很有些像王菲。
记者请他评价一下筠子的音乐,高晓松说,自己就听过筠子的一首歌,具体是哪一首已经忘了,对筠子的音乐他并不了解。他觉得,“筠子总共就才那么几首歌,还没有形成固定的风格。要谈风格只有等多有几首歌才可能有。”
高晓松说,自己正忙着参加当地的一个音乐会,接下来还得为新书《出门在外》作宣传,“我自己的事都还忙不完”。
高晓松近日与常州姑娘沈欢结婚,据说两人关系甚好,夫妻俩还共用一部手机。
趟过命运的河
筠子死了,23岁的生命连同俏丽的容貌和甜美的歌声悄不声就淹没在滚滚红尘中。与此同时,无数发明星梦的同龄人冲着张艺谋、冲着周星弛,冲着哪怕是做陪衬的“群众角色”,发疯似的排着队接受偶像的接见,等待着命运的安排。筠子之死所泛起的涟漪很快就会抚平,其他的君子、群子、韵子……将顶替筠子,成为流行音乐的“星”。
只是,面对年轻而鲜活的生命随意地选择放弃,我们不想沉默。在娱乐圈,面对无数双关注的目光,年轻的艺人们更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善待生命。纷繁的传闻是非,难解的名利诱惑,似乎总是缠绕着娱乐圈中人,挥之不去。所以,艺人要承受着更大的压力,有着常人所难有的苦衷。娱乐圈中一直流传着这一说法:当年,张艺谋用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去定夺《红高梁》的女主角,巩俐赢了:从学校学生成为“影后”、“国际影节主席”、“巩俐阿姨”,而另一位输给那枚硬币的竞争者,已经埋没在茫茫的艺海里了。面对命运的安排,谁不为落选者唏嘘叹息呢。
娱乐圈中,太多的未知,太多的诱惑,如果不是身为艺人,也许很难了解个中的滋味,很难理解其压力之沉重。然而,人生在世,谁没有压力与挑战,哪一行没有自己的难处与苦衷?艺术家坚忍地承受起苦难,从而成就了辉煌的事业的例子实在太多了,选择放弃与选择逃避,对自己对家人对歌迷,都是一种不负责任。
机遇只会青睐强者,在纷繁复杂的娱乐圈,更要珍重自己,乐观自信和选择坚强。(管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