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视前沿 >正文
2002敢问路在何方--尤小刚为电视节目市场把脉
http://ent.sina.com.cn 2002年01月18日08:22 北京青年报

  岁末年初,我们已经习惯了对各种艺术形式、样式一年里对大众文化生活的影响及自身的成败得失做一次理性的思考与评判。电视剧由于对大众的贴近性,尤其成为媒体热衷谈论的话题,“盘点”、“综述”几乎天天见诸于报端、网页。但是,我们注意到,这类文章“回顾”的多,“前瞻”的少。近日,记者专门约见了具有敏锐的商业眼光和市场嗅觉的导演尤小刚,就2002年我国电视节目市场的走势、所面临的矛盾与困惑、光明与希望,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

  尤小刚依旧是侃侃而谈,表情和语气却多了几分严肃,有时又不失为措辞激烈、振聋发聩。

  -电视媒体整合,黄金时段电视剧的需求量将减少百分之三十。竞争态势与市场活力削弱?

  记者:有报道说,A-A新概念电视剧产业策略联盟的全体成员去年12月中旬,与省电视台、省会电视台的相关人士,共同就2002年电视市场和节目制、播等问题进行了为期4天的理论与实际的研讨,并且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请你扼要地介绍一下研讨会的情况,特别是电视媒体大整合以后,电视台对节目的需求量发生了变化,电视剧制作单位将如何面对这一新的课题?

  尤小刚:联盟各成员单位把自己今年计划生产的近100部共2400多集戏,都打印了完整、规范的文字材料,与电视台方面的代表进行了一次直接的交流,征求他们对电视节目市场和这些节目的意见。电视台方面对联盟成员的实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寄予了规模的期望和规范的要求,同时也认为制、播双方应合作摸索新的市场规律。大家基本上达成一个共识:机遇与挑战同在。2002年的市场形势对于电视剧制作单位还是蛮严峻的,喜忧参半。不管电视媒体怎样整合,中国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已经有了自己的规模和实力,而且也有了比较自觉的要求。整合以后,电视台黄金时段节目的需求量将减少百分之三十。而“二档剧”目前市场开发并不好,过去基本上被港台剧占据,内地制作的电视剧不可能卖太好的价钱。而真正能卖好价钱的是在省台、市台主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需求量为2000多集,最多不超过3000集。

  电视媒体整合前,无线、有线起码四家,都有黄金档,虽然购片价格不同,却是有竞争的,而整合后的市场竞争态势削弱了,这一客观事实可能是调整期的需要,我们不便在改革没有完毕以前提出更多的预测和看法,但我认为2002年的电视市场将因此减少活力。其实,从去年的四川电视节上就可以看出,貌似热闹,而成交状况较上半年的北京电视周落差极大。当然,老百姓对电视剧的需求不会削弱,数量下来了,观众对电视剧的内容和制作质量的要求则更高了,这是整合的积极因素。所以,大家的共同看法是:减量保质。就题材的对应性和制作的质量而言,一定要一流。

  会上,江苏、浙江、湖南等省市电视台都表示,他们可以拿出一个频道来跟联盟合作,只要我们做出来他们就买,根据同期黄金时间的中档收视率设定基本价格。比如4万元一集,按尼尔森收视调查指数的中等标准,高了加钱,低了扣钱,大家对此都很感兴趣。你只有把最好的节目拿出来,才能保证跟电视台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限价不是路子,开天价则会破坏市场。要用客观标准来衡量,这样对我们节目制作的质量是会有保障的,同时也跟国际惯例接轨了。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个慎重、准备充分才可付诸实施的动作,起码要提前十个月开始准备才能避免过去各种“剧场”因仓促上马、后劲不足而中途受挫的局面。

  此外,联盟的各个成员大家都在积极地开拓海外市场,这与国家广电总局整合的总体要求是一致的。由于我们这些年来电视剧制作质量的提高、内容的丰富,以及剧作结构和影像规律的把握,使我们的电视剧在海外华语市场上具有了很强的竞争能力。

  按电视剧的客观规律来组织生产、组织播出、确定价格,应当说是这次研讨会所取得的最大成果。

  -国外资本看好我国电视节目市场,国内制作机构面临两难:优秀人才会被高价“收购”,节目审查标准过于功利?

  记者:我国入世后,国外资本即将进入,电视剧制作单位不但要面对媒体调整的现实,而且还要面对外来的竞争,压力会更大,困难会更多。我们在人才机制上,在节目的审查标准上,还有哪些难点和疏漏需要解决?

  尤小刚:无疑,国外资本是看好了我国电视节目市场这一块的,虽然我们不允许他们办频道,却允许人家投资节目,这是内容啊!所以,国外那些符合规律的商业因素肯定要进入到你的节目内容里去。我们在意识形态和教化作用上的标准,到底如何来把握和设定?假如我们把标准定得过于功利化,既是审查者的功利,也有制作者的功利,那会很麻烦。用不着回避,如果我们有些掌握着节目审查权力的人不熟悉业务规律,他们感觉是问题的有可能恰恰是鸡毛蒜皮,而对一部作品的思想影响力认识不清,那就会出问题。

  电视剧是民族化的东西,所以,国外资本很注意对人才的“收购”,事实上,我们制作队伍中的一些优秀人才正在或将要被人家高价“挖”走,这就牵涉到了我们的制作结构。

  我们现在的电视剧制作单位,要么是国家的,要么是私人的。私人的能够被国家广电总局承认进入“准入制度”的并不多,如何跟国外资本合作?而国有资产这一部分,由于对市场经济的不敏感性,制作力和凝聚力正在进一步衰退。所以,国家应当高度重视关于市场的管理和调控问题,在满足老百姓文化需求的前提下如何掌握这个分寸。

  -古装戏,去年“发烧”,今年“跳水”?

  记者:尽管今年电视节目市场的形势十分严峻,但电视剧的创作还是红红火火的,仅从演员方面获得的信息,就知道目前有相当数量的电视剧集在拍。你不认为这也是一种繁荣吗?

  尤小刚:你是否考虑过这种所谓繁荣背后的危机?比如,研讨会上大家就明显地感觉到2002年古装戏多了,电视台对现在还在北京怀柔、江苏无锡、浙江横店等地拍摄的将近20部古装戏表示了一个不知所措的态度。去年12月份上马的古装戏,很多在创作准备上是不足的,是受了去年6月北京电视周上古装戏“发高烧”的影响。大家对这些古装戏的“质”、特别是“量”都表示了担忧。你想吧,20部,起码500集,谁来销纳呢?我估计今年5月份的北京电视周,很有可能成为古装戏的“滑铁卢”。当然,也有比较好的,不是盲目上马的,人们关注已久的,像《康熙微服私访记》(4)、《铁齿铜牙纪晓岚》(续集)、《射雕英雄传》、《大唐情史》,还有我们“中北”将要在4月1日开机的《孝庄秘史》(《大玉儿》)。电视台黄金档一年播十几部大型古装戏足够了,一下子有二十几部怎么接受?这就给各制作单位提了醒儿,本来我们今年还要上《皇太子传奇》,现在决定放到2003年以后再说了。

  由于有了联盟,信息互通,大家回去自己就可以很准确地对节目进行调整,这就从原来的自发状态变成现在的自觉状态。

  -媒体缺乏市场点评机制,制作单位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没有意识,演员片酬和制作费飞速上涨与电视台狠命压价,两者的二律背反最后将造成制作上的大滑坡?

  记者:有人认为,不管市场如何,只要抓住了频道就抓住了“咽喉”,你怎么看?

  尤小刚:这不是最根本的,如果不能搞活市场,暂时抓住了“咽喉”又有什么用呢?由于整合,各家电视台还在忙于内部的调整,目前还没有想到外部的发展问题。而电视剧跟电视频道、版面的调整完全不一样,电视剧一定是一年以前策划和创作的,到今天才可以显现出来,如果你不重视的话,明年则会有很大的恶果。再加上我们的媒体缺乏市场的点评机制,没有把这些问题亮出来给大家看,因此包括很多不在核心内的非联盟单位,还可能根本没意识到市场是何等严峻,还在接着往里跳,演员的片酬和制作费还在飞速上涨,电视台狠命压价,这两者的二律背反最后肯定要造成制作上的大滑坡,这是我们最担心的事情。媒体应当把这些情况摆出来,告诉从业人员想一想自己应当怎样处理了。到今年下半年就可以看出来,演员的价格不低就“冻”,你不随行就市,你就没有戏上。如果没有1994年、1995年电视节目市场的大发展,哪有那么多明星蹦出来?要是没有1998年的第二次高潮,哪来的《还珠格格》这拨明星呀!如果机制不好,它所牵扯的是表演、导演、制片、节目公司、电视台、播出收视率、影响力、人才培养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中国的电视业不能不研究电视节目发展的自身规律。而节目市场的构成是跟人才、理念、频道资源配置紧紧连在一起的,如果做不好,我们就真的把机会让给了别人。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战船锁起来,让人家火烧八百里连营,给外来资本借了东风。木船锁起来叫航空母舰吗?做大就一定做强吗?只有先进的理念、灵活的机制、有效的团队,这才能做大做强啊!改革的深化追求的是化学反应,而不只是物理效果。

  -《康熙王朝》可以作为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戏剧化的标准——历史剧的标准来看待?

  记者:就具体创作而言,应当说去年是电视剧大丰收的一年,有很多成功的范例。你认为哪些是最值得吸收和借鉴的?

  尤小刚:去年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无论现实题材、古装题材,还是历史题材,都有佳绩。针砭现实的有《大雪无痕》《红色康乃馨》《黑冰》《黑洞》、《警戒线》等,观众反响强烈;古装戏有《大宅门》、《铁齿铜牙纪晓岚》、《笑傲江湖》等,《笑傲江湖》别看你对它有多少不满意,高收视却是事实;历史剧最火爆的我认为是《康熙王朝》,史学家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老百姓叫好,在香港、台湾也很受欢迎。这不仅表明央视在电视剧的市场化上大大迈进了一步,而且也透露出一个很重要的迹象,我们的编剧们已经开始熟悉电视剧应当怎样写了。

  《康熙王朝》是一个历史故事,不是历史,在情节的吸引性上,有相当大的戏剧性改造,并且非常成功。史学家称《康熙王朝》有硬伤,我说那是史学家的硬伤,他们太把一部戏当成历史来看待了。《康熙王朝》很多地方都进行了戏剧化调整,这是很聪明的做法。如果不进行戏剧化改造,说实话,莎士比亚哪一部戏都不能成立,要是让史学家来考证的话,莎士比亚是一个天生的“戏说大家”。历史剧一定是正说而有戏剧性,要是历史都跟故事似的,具有极强的戏剧性,那还叫历史吗?历史剧有戏剧性不能说就是戏说,《戏说乾隆》是戏说,因为那根本就不是乾隆,乾隆只是一个符号,是抓过乾隆的名字按上去的,它不是历史,是信马由缰、任意乱说,但好玩儿。这样的戏可不可以有?可以。否则,《铁齿铜牙纪晓岚》就不存在了,《康熙微服私访记》也不存在了。《康熙微服私访记》里的康熙跟《康熙王朝》里的康熙是两回事,《康熙王朝》里的康熙是戏剧化了的历史人物,而《康熙微服私访》里的康熙只是一个戏剧化了的符号,不叫康熙叫王熙也成。所以,它不用拘泥于历史。而人物戏剧化了的历史剧则不能脱离大的历史框架,应当说《康熙王朝》比较好地把握了这样一个创作尺度,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它作为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戏剧化的标准——历史剧的标准来看待。《康熙王朝》的成功,它的重要意义更在于观众承认了这样一个分寸和尺度。

  尤小刚最后提到了他统帅的北京中北电视艺术公司年内的几部大戏。去年在北京电视周热卖的42集电视剧《凤在江湖》已开始在各地电视台热播。面对电视媒体整合后市场新的形势,他们将原定今年投入拍摄的10部戏压缩到了7部,跟电视台黄金时段配置起来,并且加强多边合作。7部戏中,与中博时代公司合拍的就占了4部,包括张丰毅杨恭如、李英爱主演的都市情感剧《对门对面》,刘德凯、寇振海、潘亿军、邬倩倩主演的《欲望》(续集),以及《冒险家的乐园》和《生死一扇门》。“中北”自己搞的《都市东游记》,以唐僧师徒四人和牛魔王、铁扇公主的性格写了一个今天的都市里的故事,既有喜剧色彩,又有惊险情节,主要演员为邱心志、孙兴、曹颖和戴娇倩。而《上海奔流》则请了《上海滩》的编剧和导演,二人都是香港影视界大腕级的人物。尤小刚尤其看好宁静马景涛主演的历史剧《孝庄秘史》(《大玉儿》),该剧描写了孝庄与皇太极、多尔衮的爱情故事,写了大清开国时错综复杂的政治风云。尤小刚称“宁静跟斯琴高娃会有一拼”。“港台都盯着这部戏呢,海外市场我们已经安排完毕。‘中北’现在考虑的问题不是投资,而是市场。内地是一个大市场,我们站稳了;海外也是一个大市场,我们也要占有份额。”尤小刚慷慨激昂、踌躇满志。文/本报记者张维国

   短信游戏站,精彩刺激好玩又有数码相机大奖!
      短信世界杯站:新闻、游戏、动感图片

发表评论 | 电视剧场 | 短信和E-Mail推荐 |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四小名旦”马上会过时-尤小刚透露周迅出道小秘密 (2002/01/15 12:15)
打造浪漫武侠剧 尤小刚刻意反叛“老江湖”(附图) (2002/01/08 13:59)
尤小刚“新解”古装戏 不正说不戏说只传说 (2001/12/27 13:23)
拿老外的钱为己所用 尤小刚要搞电视剧产业联盟 (2001/10/16 07:41)
尤小刚与国内首部反间谍电视连续剧《非常接触》 (2001/09/05 10:27)
叫板金庸 赶超“格格” 尤小刚誓辟古装戏新天地 (2001/08/13 12:02)
相关资料:  《凤在江湖》《康熙王朝》

新闻搜索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新浪商城推荐
   情趣礼品专题
  • 情爱1+1
  • 百利安性感小夜衣
  •   第一时间,新品特价
  • 夏日照相机大展卖
  • 进军世界杯珍藏版
  •    精彩游戏火热上市
  • 《黑色通缉令》
  • 《创业大赢家》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0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