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主要演员人选的敲定,内地版《天龙八部》的群体人物形象已经豁然在目,但是如何表现金大侠的武侠世界,对于观众来说还是一个极感兴趣的未知数。日前,记者独家采访了《天龙八部》的导演周晓文,就具体操作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1.我拍片有三个原则
记者:从《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内地版电视剧的制作过程看,每次改编金大侠的作品都会在金迷间引起轩然大波,主创人员更是他们主要的褒贬目标。作为国内著名导演,您接这部戏出于什么考虑?
周晓文:去年,我在无锡拍《大脚马皇后》,恰巧《射雕英雄传》景地也在那里。和张纪中偶遇后,他邀我执导《天龙八部》。金庸先生前两部作品内地版的下场,(顿了一顿)用“下场”这词是不是太狠了?我确实感到紧张。最早一次读金大侠的作品在20年前,那时读的是盗版竖排书,错误很多,读得并不酣畅。这回重读,反倒更觉得作品有味道。我拍片有三个原则:讲故事、体会人生、给人启迪。在《天龙八部》的世界里,各色人物演绎的故事,传达给人形形色色的处世观,极具现实意义。斟酌后,我在年初接了这部戏。
记者:在准备过程中,遇到最难逾越的坎儿在哪儿?
周晓文:主要是结构松散问题。男主角就有三个,线索有十几条,以哪条线索为主线展开?我想啊,找啊……终于有一天,我从《清明上河图》里得到启发:多叙述视点。说白了,就是将计就计,线索多就多,重要的是形散而神不散。
2.金庸认可我们的改编
记者: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剧本对原著有部分改编吧?金大侠对改编认可吗?
周晓文:作为小说,《天龙八部》完美无缺。但拍成电视剧,结构上就有问题了。如果按照原著拍,乔峰应该在全剧进行到三分之一时才出现。而西夏公主更是自始至终就没有显身过。主要人物的出场和戏份有少量变化,更多情节还是忠于原著。尽管只是少量改编,我们还是怕金庸先生不认可。所以,和金庸先生在杭州的那次见面,我提议张纪中自己去。万一金庸先生不同意,就让张纪中把屎盆子往我头上扣,好有回旋余地。不过,张纪中和金庸先生一会面,金庸先生就爽快地接受了我们的改编。
记者:谈话中您不时提到合作伙伴张纪中,做个假设:如果在具体拍摄阶段出现分歧,您会如何处理?
周晓文:(思索了片刻)整体还是要贯穿我的思路,但张纪中经验丰富,特别在技术环节上,像武打设计方面,如果他的提议是锦上添花,我会采纳。否则,我会据理力争。大家的初衷都为拍好《天龙八部》。
3.《天龙八部》要赏心悦目
记者:金庸先生每部作品拍成影视作品,除了人物外,原著中精妙的武功如何展现,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而您又是首次执导武侠剧,会不会感到力不从心?
周晓文:现在的武侠剧和早期武打片的概念已经不一样了。武打片讲究的是真功夫,一招一式都是实打实。武侠剧强调飘逸、绮丽,像六脉神剑在招式上要以虚代实,其威力才能幻化给观众。我给自己定的底线是:《天龙八部》要赏心悦目。武功表现方面也是这样,起码要好看。大量电脑合成以及数码效果会用在武戏部分,为《天龙八部》增添神韵。(焦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