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严明)由本报主办的第三届“华语流行乐传媒大奖”年度评选正式启动,华语音乐史上最权威的评审团阵容也就此诞生,这个总人数已近40人,涵盖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及新加坡最具代表性的乐评人、DJ、音乐人的专业评审团,组委会秘书长、策划人游威表示:本届年选评委阵容可以说是华语流行乐史上最强大的,即时成为唱片界和传媒瞩目的焦点。据介绍,作为华语流行乐坛最具专业性大奖,“传媒大奖”已走过3个年头,从初创的新锐到如今的成熟,以其完全排除黑箱操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赢得了唱片公
司和传媒人士的支持,成为华语歌坛最具个性和创新精神的推广平台。这次经组委会有关企划人员长达半年的酝酿,从多达10个的备选方案中精心挑选出“专业才是力量”作为大奖宣传口号,希望借大奖的专业精神带给所有做音乐、听音乐的人以力量,让“好歌有好报”。据了解,第三届“传媒大奖”的提名名单将在下周内公布,通过评审团一个月时间的讨论及交流选出最终结果,正式获奖名单将在7月底揭晓。
本次活动与传媒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北京娱乐信报》、《北京电视周刊》、《武汉晨报》、《非音乐》、新浪、网易、tom.com、21cn、陕西音乐广播等全国逾20家网络、平面、电子媒体都将对该活动协作报道。
评委阵容四大聚焦
焦点一:两岸三地音乐协会携手
“传媒大奖”的另一焦点,则是联合了两岸三地的专业协会参与协办,包括著名填词人、唱片监制向雪怀先生领衔的香港作词作曲家协会,“台湾民歌之母”、资深广播人陶晓清领衔的台湾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以及中国音乐家协会广东分会、广东流行音乐学会。组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让业内的资深音乐人亲自参与评审工作,有助于促进音乐人与乐评人、歌迷的沟通,促进两岸三地的音乐交流,摆脱以往音乐奖项的地域性、片面性,让“传媒大奖”真正成为代表华人音乐最专业指标的顶级大奖。
焦点二:李皖蝉联主席
在评审团的名单中,记者还惊喜地发现,除了“传媒大奖”以往的核心评委颜峻、蒋明、彭洪武、大卫、王磊等知名乐评人外,刚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前《武汉晨报》副主编李皖也蝉联新一届的评审团主席。在上一届评选中,李皖和主要策划人员一起参与制定了大奖的多项评审标准,以其精准的文字和开阔的视野,为这个新生的大奖带来不少专业创意。远离祖国一年,李皖却并未放弃对华语音乐的关注,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完全投入到大奖评审的事务性工作,并和其他评委一样加班加点聆听多达50张的候选唱片,其专业精神让人敬佩。
焦点三:资深“大腕”云集
此外,评审团名单中还出现了不少“新面孔”———其实他们都是华语音乐界的资深人士了,像广东“新空气三人组”之一的著名音乐人毕晓世,以《弯弯的月亮》走红大江南北的李海鹰,王菲的“御用”监制、北京著名音乐人张亚东,香港著名唱片监制梁荣骏,音乐人周启生、填词人刘卓辉,还有香港商业电台叱咤903音乐总监黄君慧也都悉数加盟,令这个“专业大奖”的力量更为空前。
焦点四:“技术专家”加盟
在唱片工业的整个链条中,音乐的演唱、创作、制作往往为人重视,但其他一些关键性的部位却通常被忽视,例如录音、企划、发行等领域。有鉴于此,“传媒大奖”特意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技术专家委员会”,包括新加坡著名音乐人梁文福,北京电风文化总经理、行销企划人朱烽,资深乐评人兼企划人范立。他们除作为常规评委选举一般奖项外,还会就特设的几项技术奖进行专业评审。据组委会有关负责人称,这一做法也是向“奥斯卡”看齐,让“传媒大奖”的评审更为专业化、细分化。
本报记者严明
评审团名单
评委会主席:李皖(著名乐评人)
特别顾问:李广平(广东流行音乐学会秘书长/词作家、音乐制作人)
曹光平(广东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星海音乐学院教授)
陈彤(新浪网副总裁)
香港评审员(CASH香港作词作曲家协会协办)
向雪怀(CASH香港作词作曲家协会副主席)
梁荣骏(CASH香港作词作曲家协会理事)
袁智聪(香港《音乐殖民地》杂志主编)
冯礼慈(资深乐评人)
周启生(音乐人)
刘卓辉(作词人)
黄君慧(香港商业电台叱咤903音乐总监)
台湾评审员(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协办)
陶晓清(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前理事长/广播人)
韩贤光(唱片制作人/词曲创作人/幻眼合唱团团长常务理事)
李丽芬(名歌手/知名流行音乐广播节目主持人)
吴建恒(流行音乐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
丁晓雯(中华音乐人著作协会理事长/音乐人)
广东评审员
李海鹰(中国电影音乐协会副会长/作曲家)
毕晓世(作曲家/音乐制作人)
蒋明(独立乐评人)
许皓宇(《南方都市报》音乐编辑)
黑楠(著名音乐监制)
邱大立(自由撰稿人)
李启健(广东著名音乐主持人)
周兵(广东著名音乐主持人)
卢启波(声色传播娱乐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
黎韧(笔名一刀,网络乐评人)
月嵘(深圳广播电台FM971音乐频率《音乐榜样》主持人)
北京评审员
张亚东(著名音乐人)
颜峻(摇滚乐评人)
王晓峰(乐评人)
朱烽(行销企划人)
王磊(乐评人/《北京电视周刊》音乐版记者)
刘净植(《北京青年报》资深文化记者)
郑阳(北京音乐台DJ)
丁宁(《北京娱乐信报》编委/文娱部主任)
贺愉(网站音乐编辑)
西安评审员
安柯(陕西音乐广播DJ)
上海评审员
阿瑟(原名张磊,资深乐评人)
范立(音乐企划人)
广西评审员
彭洪武(乐评人/独立音乐及音乐文化推广者/《非音乐》杂志监制)
南京评审员
大卫(江苏广电总台文艺频率节目部主任)
新加坡评审员
梁文福(著名音乐人)
评委访谈
陶晓清:这种专业的方向很好
个人简介
台湾民歌之母。她最早主持的是西洋流行音乐的节目,后来因缘际会地参与了校园民歌的推广,成立民风乐府,从事流行音乐精致化的工作。之后又成功地转型为谈话性质的广播节目主持人。目前暂时离开媒体,进入生命中另一个阶段,开始带领自己的成长团体。
她是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前理事长,2000年3月因为对音乐的持续关怀与付出而得到新闻局颁发的金曲奖特殊贡献奖。
记者:听游威介绍,你对华语流行乐传媒大奖已经很了解了,你对它的感觉和评价是什么呢?
陶晓清:是的,去年的时候游威就把这个奖的评选资料传真给我们看,我们很关注。我们以前会认为这个奖只是属于广州的,后来才知道它的“企图”很大。我想,各种奖都会有它的特质,传媒大奖找了很多专业的音乐界的人士来做,这种专业的方向很好,希望它越办越好。
记者:与你们“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的音乐评奖以及台湾其它类似颁奖比较,你觉得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大吗?
陶晓清:比如《中国时报》每年会选出10张专辑,我们协会也会评选十大优良专辑和十大优良单曲,奖是颁给词曲作者的,你们的奖主要是颁给歌星的。类似的还有台湾的金曲奖,他们也设有“最佳男、女歌手”这些奖项,各有方向吧。能邀请业内的资深工作者来作评审,幕后人士很多,他们是德高望重的,本身就是对专业性的肯定。
记者:以你们协会的经验看,一些奖项设置不多,且坚持以专业性为诉求的奖,是不是往往要走一段“寂寞”的路?
陶晓清:是的,我们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做得轰轰烈烈。我们会定下一个一致的评审标准,后来发生争议时我们就会把“初衷”、“目的”拿出来比对,争议很快就会化解。我们一直要做“小而美”,没有和唱片公司的往来,也不是拒绝,我们主动找唱片来听,并给出评价。我们很穷,我们会办些活动、演出,会员会捐来会员费。第一年、第二年的时候,请人来参加活动、颁奖礼会很辛苦,我们明白公信力、向心力是需要累积的,我们不着急。选择专业精神就是选择一条比较“寂寞”的路,但它是一条持久的路。
记者:在与传媒大奖一段时间的交流中,在你最关注的唱片领域有什么新的感受呢?
陶晓清:以往我们的工作只针对在台湾出版的唱片,而对香港和内地的唱片发行方面则完全没有资讯。现在有了这种交流很好,经过游威的介绍,我听到了杭天、子曰、许巍,真的惊为天人!还有,真正听到韩红的歌声后才明白,韩红为什么这么红?原来她红得有理!
记者:有了这次两岸三地音乐人的联合,有没有想过将来大家能聚首,一起听歌评歌,面对面交流?
陶晓清:我期待着能见面聊,比如在台湾或广州……我们得先赶跑SARS,未来是有指望的!
李皖:我们追求“有品质的流行”
个人简介
著名乐评人。著有多本音乐评论集,如《听者有心》、《回到歌唱》、《民谣流域》、《倾听就是歌唱》、《李皖的耳朵》等。现为《武汉晨报》副总编辑。
记者:你去英国留学一年,这一年中,还能听到华语唱片吗?
李皖:一年来几乎听不到了,因为断绝了源流。我在那边学管理,课程压力大,比较艰苦。
记者:那可以入乡随俗地多听英国音乐了。
李皖:其实在那边还不如我在国内听得系统,价值10到12英镑的正版唱片价格实在买不起,只好在电台、电视里听。
记者:作为资深乐评人,能有机会去英国一年,你的所见所闻中,一定感受到两边音乐文化的差异。
李皖:西方音乐工作者与爱好者对音乐的态度往往是纯兴趣的,是兴趣音乐,玩得却很好。他们不认可什么形而上的“音乐价值”,没有政治化、艺术化的等级。他们也不像中国的爱好者会知道各“级别”的偶像,一个英国的音乐爱好者,如果超出他的兴趣范畴的东西他可能一概不知,这一点上看,英国人似乎没有中国人那样的“全球眼光”。他们的音乐与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丰富化和人性化也是我们不具备的。
记者:回国后,又要补听这一年来的华语唱片。阔别一年的华语乐坛给你感觉是什么样的?变化大吗?
李皖:回来后确实在“恶补”这些唱片!因为做评委参与投票是件严肃的事情,必须了解这些音乐。我发现这一年间的华语音乐与以前差异并不大,原因是这一年没有大的格局方面的动向。流行潮流大的变化其实是在前一年两年,华语音乐彻底向R&B方向倾斜,这种“主流”当时淘汰了旧的港台风格。而近一年的代表歌手是在做前一年的延续,没有“突变”、崭新的东西。当然,特别让人瞩目的新人的涌现是近一年的亮点:阿杜、胡彦斌、杨坤、王珏、田原……这些都是一年成名,品质非常不错,都是很值得听的。
记者:第三届评委阵容的扩大,港台方面专业人士的加盟也让评委的选择眼光开阔了。
李皖:对,像陈冠茜的《欲言又止》、Lisa的《More...Lisa》、何欣穗的《他的……发光摇摆》我都比较喜欢,风格新,概念较完整,个人趣味浓,很执着。
记者:你认为现在的音乐评奖活动与大众兴趣有矛盾吗?
李皖:我自己对我们评的很多东西是不感兴趣的,我很在意媒体的兴趣。我们没有遏制它向“小众”发展,我们追求“有品质的流行”,从这个角度去挑剔、批评音乐。这个奖还是诉诸大众的,还是要看销量、影响力的,最终的奖单还是大众名单。在这个结果中留有品质、趣味的范围、留有可能让人相对陌生的部分,这是合乎“传播”规则的,即有“量”化的潮流把握,也要给大众提供新信息、预见性。别的奖可能不愿这么做,我们愿。
记者:评委阵容的逐渐扩大,南北地域、文化口味上的差异会不会变大,在评审统筹上会不会变得麻烦?
李皖:我以前也把这种差异想得很大,后来发现事实上比我预想得小很多。发现评委是很理性地在工作,就算是“极端分子”也在按评审方向在做事,他们所持的协调性、建设性的态度让我惊喜。
游威:将专业变成终生的事业
个人简介
第三届华语流行乐传媒大奖组委会秘书长,资深乐评人,“华语流行乐传媒大奖”发起人之一。
记者:本届评委阵容空前,简单说说这个过程吧!
游威:这个奖的评委阵容是三年磨一剑。最初我和钭江明、蒋明在一次吃饭时大家聊起办这个奖的设想,后来真的水到渠成了。第一届的评选是14位评委,主要是乐评人,大家凭热情、感性、直觉投票,还没有成熟的评选原则。第二年就有了21位评委,在乐评人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台DJ以及郑钧、黑楠等音乐人。第三届评委人数增加到39人,台湾、香港重要的音乐人、监制,广东本土音乐人加盟,代表性加强了,评选中更增加制作、推广等专业的行业化考量。在此前的接触、沟通中花了很多时间,但在这个过程中碰撞出很多想法,让我们这个奖受益。
记者:一些评委他们本身所属的音乐机构就有评奖活动,他们也在其他地方担任过评委,你怎么理解评委对于传媒奖的作用?
游威:我有一个做广告的朋友曾经把我们这项大奖称赞为“伟大的事业”。在我理解,这个“伟大”不仅是指它将来可能对音乐行业的贡献,也是对人们美好情操熏陶的贡献。“事业”,是指它的使命性———专业、职业、敬业和丰功伟业,一个真正优秀的评委不仅要专业化。而且要职业化、日常化、甚至终身化。就是你把听碟买碟评碟赏碟当成每天24小时的一项工作,一个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你逛街买菜那样平常。做评审的人就应该享受这每一份乐趣和煎熬。耐得住寂寞,关起门来连天王老子都可以不理,“评并快乐着”。
记者:在与评委们的接触中,你对他们的专业精神应该是最有感受的。
游威:我们当中很多评委一直闷着头评音乐已经十多年了,像阿瑟、颜峻、邱大立……还有我们台湾评审团的召集人,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倡导民歌运动的陶晓清老师。她的儿子(马世芳)都做了乐评人,而她自己在50多岁的年纪还兢兢业业地听完每一张台湾的唱片。甚至内地和香港寄来的唱片并认认真真地写无数封E—mail和内地的评委探讨每一个提名的细节,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专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两天的专业容易,一两年的专业也容易,一二十年的专业才是真正“伟大”的专业。我们每个评委都应该有这样“终身”的“专业”精神。
将来有一天,应该给坚守20年以上的评委设“终身成就奖”!
刘卓辉:要全面,也要与众不同
个人简介
香港著名音乐人。曾为Beyond、黎明等著名歌星创作大量优秀歌曲。1999年底至2002年10月出任CASH理事。
记者:作为香港著名的音乐人,你对各地的音乐评奖活动应该不陌生。前不久你也出任了音乐风云榜的评委,谈谈你对内地音乐奖的印象吧。
刘卓辉:以前在香港参加过好几次的音乐奖评审,前不久才第一次在内地当评委。总体感觉是和在家都差不多,都算理智。香港的音乐评奖覆盖面很广,我知道你们传媒奖也是这样,涵盖华语乐坛。感慨做评委很难,几乎不太可能听完所有的歌曲,这是要设法解决的问题。
记者:你个人听音乐的喜好是什么样的呢?我想,你在对词曲音乐人相关奖项的评定中应该很有见地。
刘卓辉:我个人喜欢的是摇滚啦,因为我是听西方摇滚音乐长大的。我有很欣赏的词曲作者,当然,他们不一定是这一年以来有特别表现的。
记者:有的音乐奖圈定一个较小的目标范围,评审工作可能简单、集中。而一些奖中的音乐奖项开始细分,类别变多,你对此怎么看?
刘卓辉:奖项多,但没有多少很专业的内容不行,比如最佳录音、最佳封面等。许多颁奖在我看来很主流,也很目前。格莱美奖的分类也很细,我觉得就可以参考,爵士、乡村这些都分开评。音乐奖项再“拆开”一点,幕后奖可以多一点,这要既全面又与众不同。
记者:你怎么看一些音乐项的商业化取向?评委在这项工作中应该有什么样的作为呢?
刘卓辉:我早在七八年前,国内刚有颁奖礼的时候就说过,不能为了商业颁奖晚会才搞某个奖,不能做到公开、透明的话,评委产生不了真正的作用。要讲清楚,这个奖是谁选出来的,自己选出来的。评选结果不能太离谱,绝对公平也很难做到,因为面对音乐,很难有一个“数学标准”。说到底,专业的坚持是最要紧的问题。
记者:你们的香港CASH流行曲创作大赛有什么样的经验可以分享?
刘卓辉:CASH也参考格莱美,我们颁奖礼之前绝不公布结果,这是一处立场。我们会在各奖项的候选人中先选定一个表演者,这样既不影响公正性和代表性。颁了两届了,目前知名度还不大,可能会有一些艺人不来,这可以理解。我们也没有想过一下子全城轰动,但我们要坚持下去。本版采写本报记者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