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红珊瑚工作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歌剧红珊瑚全体人员合影
1959年,海军参加一次文艺会演,打了大败仗,什么奖也没拿。照说这不算什么,毕竟不是真打仗。但军人的性格就是:不服输!打了文艺大败仗的海军政治部文工团上下,都憋着一股劲,要奋发图强,遂决定要搞一部歌剧,还是一部民族化的歌剧。
歌剧怎么民族化呢?谁也没个准数。干脆采取极端作法:首先从剧作,表演,舞美
,服装,音乐,全面戏曲化;接着编剧没写完本子,作曲就先出发采风去了;再接着,本子也还没有呢,演员先发出去学习;演员也不是学歌剧,而是学戏,黄梅戏、梆子、昆曲等等,什么剧种都学!……
就这样,为了争口气,一群学习中国戏曲的海军文工团员创造了中国民族歌剧的传奇《红珊瑚》。
随着歌剧的成名,军人出身的导演王少岩接到了拍摄电影《红珊瑚》的任务,并被要求要继承舞台剧的精华,问题一点儿也不比当初排歌剧少。走中国戏曲路子的歌剧,舞台布置是写意的,可电影不行;《红珊瑚》讲的是渔民的故事,故事里有船有浆有大海,可导演什么都没有,压根不出外景;既是拍歌剧的电影,总得给观众留下个歌吧,最好易学,易唱又好听,要短小,要流传……
怎么办好呢?
本期电影传奇,看老一辈艺术家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创造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