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的铁梯下,一池清水里,鹅卵石清晰可见。不带粉饰的红墙上,有两行醒目的海报,静静地诉说着这家公司过往的成功史。这里就是太合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太合传媒”)。
铁梯、红墙、水池,风格迥异的物件组合在一起,竟产生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效果。
“组合”运用于资本中,更能产生无穷潜力,这是太合传媒曾经最擅长的技艺。“华谊兄弟太合”、“派格太合”、“太合麦田”,一个个辉煌的名字,似乎都在证明着这种技艺的成功。
而今天,“经营自有品牌”却成为这家企业谋求更大发展的关键词。
与华谊兄弟余情未了?
“在与华谊兄弟的合作过程当中,我们积累了自己的经验和团队,华谊兄弟的业绩也提升了一个层次。”太合传媒总经理钱实穆先生这样评价他们与华谊兄弟广告公司(以下简称为“华谊兄弟”)曾经的热恋岁月。
近期,两方“拆伙”的消息甚嚣尘上。媒体普遍的说法是:2004年末,华谊兄弟将其广告公司27%的股权以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TOM集团,同时把3%的股权出售给内地风险投资公司信中利;知州王中军出资数千万收回太合传媒手中在华谊兄弟太合影视公司的45%股权,将公司更名为华谊兄弟影业公司。
而在太合传媒方面,对这一情况的描述则是“双方友好协商下的退股”。“其实我们和中军的合作一直非常好。但是华谊兄弟有其自身的发展方向和需求,当华谊兄弟太合影视公司已不能承载太合传媒对影视的理解和要求时,双方的合作就不能再按照以前的方式进行下去了。从公平的角度来考虑,现在的结果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钱实穆对《中国广播影视》记者表示道。
剥去其中的官方说辞,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华谊兄弟系”有自己的产业想法,当华谊兄弟太合影视公司已无法成为自己的直接利益载体,而只是作为华谊兄弟传媒布局的生产车间——在这样一个“后生产型”的企业里持有股权,对股东权益的保障未必是最好的。太合传媒因此选择抽身退出。
但在另一方面,由于两公司的高层关系一直不错,所以这两家公司还会继续进行项目层面的合作,类似于去年的高票房贺岁电影《天下无贼》的合作模式(国内投资部分中,太合传媒旗下全资子公司太合影视与华谊兄弟太合影视公司各占了50%)。
目前,太合传媒对华谊兄弟的股权转让合同已经签完,正在执行当中。“这样比较公平,因为双方都要打造自己的产业链,进行集团性质的规模化生产。”“公平”是钱实穆多次提到的一个字眼。
他说,其实,太合传媒的退出也给华谊兄弟腾出了一个空间。比如去年华谊兄弟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公司,企业格局逐步多元化。
关于太合传媒与现有的投资项目公司的合作现状与前景,钱实穆表示,现有项目公司中,除派格太合之外都为全资投资公司,自然不存在是否持续合作的问题;而派格太合双方股东在合作过程中,双方理念一直是相当一致的。
“三步走”整合娱乐业
“退股”事件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太合传媒的战略方向已发生改变。
从最初的以收购和参股的形式“高起点”进入娱乐传媒产业,经过四年的投资运作,太合传媒已初步完成了其产业平台的搭建,形成了包括影视剧、电视栏目、音乐制作发行、演艺经纪、新媒体、大型活动、广告商务等在内的多元化产业格局。此时,太合传媒开始在各个领域“精耕细作”。
作为今天太合传媒的操盘手,钱实穆向《中国广播影视》记者描画出太合传媒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过去:投资成熟企业
作为初涉娱乐业的行业外资本,以股权投资的形式进行行业资源整合,是最便捷的方法。
2000年,太合传媒与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000万元,创办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正式介入影视业。
2002年,收购北京派格环球影视文化有限发公司49%的股权,正式重组成立派格太合环球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正式介入电视节目制作业与大型活动。
2003年,全资成立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太合影视”),形成自主运营的影视平台。
2004年,全资成立太合麦田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正式进军音乐业。音乐产业的介入丰满了该公司的产业布局,促进了太合集团内部的资源互补与商务开拓。
2004年6月,全资成立太乐网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在业内率先提出“在线卡拉OK”概念,创制了在线音乐生产与销售的全新模式。
至此,太合传媒初步完成娱乐内容产业的布局。
同时,在收购、兼并企业的过程中,太合传媒的加入也使得新企业获得了较大的提升空间。钱实穆介绍说,“太合与华谊兄弟联姻后,华谊兄弟太合影视公司已经成为影视界最优秀的企业;派格太合的电视节目从产量、营收规模均列居中国电视制作行业的前三名,派格太合的大型活动策划、组织力已被国内外所公认,较有影响的演出活动有‘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杨丽萍的‘云南映象’等;太合麦田的团队组建和经营模式,基本是按照太合传媒的整体发展思路,目前该公司正全力打造音乐制作、市场推广、演艺经纪、商务合作、新技术等五大业务,已成为国内音乐界的领军企业。”
现在:经营自有品牌
目前,“行业资源投资人”这一定位已无法满足太合传媒的发展要求,强化其对所投资项目的经营管理能力是其现阶段的主要诉求点。
在运营方面,太合传媒正在充分挖掘集团内部整合下的资源协作价值、商务价值与其它衍生价值;在管理方面,太合传媒形成了执行董事会、运营团队两个层次的决策组织,吸引传媒业顶尖管理人员加盟,同时加强了对下属公司在重大项目决策、预算管理与业务节点等方面的监控与管理。
钱实穆认为,一个公司能否持续发展运营,获得可观回报,需借助四个方面的合力——资金、人力资源、运营模式和企业文化。四方面相辅相承,缺一不可。他举例说,从太合麦田成立的伊始,他们就开始重新设计音乐行业的商业模式。“我们在这四个方面都集中了太合与麦田在音乐行业的共同理解。因此,太合麦田的营收与利润在国内同类企业里都是数一数二的。”
传媒是资金、人力密集型行业,而在国内传媒行业仍在“跑马圈地”的今天,太合传媒似乎比其竞争对手快了半步。
在资金方面,太合传媒高层中投行背景的人士居多,占尽人和优势。而提倡“快乐工作,为别人提供快乐产品”的企业文化也为太合吸引来大批热爱传媒业的各类专业人士加盟。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员工理念和工作目标的高度一致,较强的团队精神,是钱实穆最为自豪的。而在商业运营模式方面,判断力与执行力将决定公司的发展速度,其中判断力是最关键要素。
未来:整合娱乐资本
展望未来,即其发展的第三阶段,太合传媒将在经营能力达到足够强的情况下,全面整合娱乐资源——打造娱乐营销平台,开发传媒衍生产品,致力以“大娱乐”观奠定品牌价值。同时,联合国内外的各类资本,打造资本市场的传媒品牌,构建传媒公司的完整产业链,挖掘多元化收益模式,迅速放大娱乐资源价值,扩大赢利能力,增加资本价值。
当然,第二阶段的太合传媒也在积极进行准备与尝试,比如新近成立了太乐网,就是基于太合传媒对音乐产业链,以及新媒体、新技术发展的理解。太合传媒在音乐领域里,已形成包括歌手演艺经纪、音乐制作、音乐销售发行、音乐的宽带与无线销售、大型音乐活动、音乐行销等在内的音乐产业链。
太合传媒对于“三步走”的发展认识,也得益于过往不成功案例的总结。2002年,太合传媒投资参股旅游卫视传播公司。旅游卫视是中国第一个专业性频道试点,第一次以卫视公司的形式出现,实现经营权和所有权剥离。太合传媒是第二大股东,持股量仅次于海南卫视,旅游卫视在合作期间的品牌价值获得极大的提升,但合作最终以失败告终。2004年,派格太合与中国教育电视台进行广告承包经营的尝试也进展得不顺利。
钱实穆分析道,当时太合传媒对政策风险的估计不够,对产业发展的认识也有欠缺,同时,合作双方的沟通不够,目标定位又有疏离,在没有足够的节目制作量的情况下,经营能力必然遭受考验。随着产业环境逐步成熟,太合传媒也将更关注包括电影院线、平面媒体等各类渠道平台。但目前这些项目尚未在其当前重点工作内容中。
拓宽现有赢利模式
娱乐行业的钱到底从哪里赚来?将不同类别的娱乐产业整合,能否达到“1+1>2”的效果?深入产业运营内部,打造完善而科学的娱乐产业链条,是赢利的必由之路。
众所周知,音乐、影视剧虽然都是娱乐产品,但其所面对的市场并不相同。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游戏规则和运营模式。
“以剧为本”的影视经营模式
“以剧为本”是太合影视提出的口号。好莱坞有种著名的说法,好的剧本意味着项目成功了一半。太合影视现汇集刘震云、王朔、李敬泽等知名剧作家,同时姜文已经与太合影视签约五年,由太合影视投资、拍摄其编导的三部电影。同时在退出华谊兄弟后,太合传媒的资本、经验和管理资源将会更集中地向影视公司倾斜。据了解,除了正在筹备的姜文复出后的第一部华语大片《太阳再次升起》、王朔亲自操刀并由徐静蕾执导大制作影片的《宫里的日子》。太合影视还在尝试进入电影发行环节,比如在9月份上映由新锐导演伍仕贤执导的时尚影片《独自等待》。
随着影视产品进入市场渠道的增加,扩大、增加影视内容生产的能力成为中国影视业发展的关键。中国政府正在逐渐开放影视制作业,试图通过加大对其他行业的国有资本、民营资本以及外资资本的开放,增加内容生产环节的供给能力,解决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这也正是民营资本扩展文化产业的最佳时机。“我们要继续深入和强化在影视内容制造领域里的成绩,打造影视商业成功案例,深入影视营销的各个通道中。”太合影视常务副总裁于天宏如是说。
全新的音乐经营模式
以前,销售唱片、艺人经纪是唱片业最主要的运营模式。而在唱片行业盗版环境尚未明显改善的当今,音乐的销售通路、销售载体和运营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太合麦田成立开始,就率先探索出中国特色的音乐经营模式,即五大主营业务模式——唱片制作发行、版权业务(专辑再版、新媒体业务以及反盗版业务)、演艺经纪、商务开发(为客户定制、实施全方位的娱乐资源整合方案)、市场推广(代理其他唱片公司出品专辑进行市场推广)。目前太合麦田已成为国内同类企业中赢利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瞄准新媒体
新媒体为所有的娱乐产品提供了一个无界限的展示平台和新的销售通路,并可有效积累用户,获得二次商务开发的机会。钱实穆认为,现今新技术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太合传媒目前专注于音乐新媒体的开展,而在“可视视频”领域尚不会轻举妄动。
随着国际音乐的视听系统和技术突飞猛进的进化,音乐视听终端的更迭发展(如MP3手机、IPOD等),新技术为唱片业提供了正版音乐销售的新渠道,新媒体收入占唱片公司收入比例逐步提高,这改变了传统唱片商对于新技术发展的抵触情绪。移动终端与网络正在显著地改变着传统的唱片分销模式。
2004年6月,太合传媒全力打造成立的太乐网,以“在线卡拉OK”为主攻方向,希望在短期内打造出太乐网在音乐宽带领域的领先地位。赢利点主要基于用户与社的自娱自乐消费,以及跨媒体平台产生的互动价值,以形成垂直的音乐展示平台。而太合麦田自成立起便在快速积累优质音乐版权,并代理包括刀郎音乐在内众多音乐版权的新媒体业务,为太合传媒实现音乐战略思路做了坚实准备。
融合“体育”与“娱乐”
与此同时,太合传媒瞄准了体育产业这块金矿。今年3月,太合传媒正式入股组建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有限公司。钱实穆认为,太合传媒看好该赛事的原因,在于可将体育与娱乐这两大最具关注度的元素加以有机结合,通过娱乐明星的互动参与,吸引公众眼球,而太合传媒是国内最具此得天独厚条件的公司。据称,太合麦田首席音乐顾问李宗盛将出任这次活动的艺术总监,2005年9月17日赛事举办当天,太合传媒将率领众娱乐明星创造国内体育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嘉年华盛事。
开拓海外市场
目前国内传媒产品打入海外市场的最便捷渠道是与外资在项目方面展开合作。具有与欧美、日韩等国际多家知名传媒公司合作历程的太合传媒,积累了大量海外合作伙伴关系与经验。同时,钱实穆认为,太合传媒正加强自身对海外市场的触摸,如通过国际电影节的交易,逐渐打造出自己的影视产品海外销售系统,有的放矢地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树立“太合出品”的国际知名度。
风险搏击强者胜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中国的娱乐文化市场正处于裂变前期,传媒产业链上活跃的主体已经在业务拓展中开始加速。几年来,太合传媒每年的营业收入都以20%的速度增长。
据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电影市场将以36%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2005年中国电影总收入预计将达到57亿元,其中票房收入将达到20亿元;2007年,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将达到104亿元,其中票房收入将达到29亿元。与此同时,当前传媒产业的外部竞争也会加剧。
尽管投资文化产业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一旦站稳脚跟,其在资本收益方面的回报会因为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而极具想象空间。通过多元化运作来规避风险,通过跨媒体资源整合和跨产业操作,开辟其他业务渠道,是当前文化产业中的民营公司应对眼前挑战与机遇的策略。太合传媒正是其中的先行者。
在钱实穆看来,在任何政策条件下,都会存在经运营好的公司。这要看每个公司适应能力的强弱,看能否有弹性地根据不同的政策抓住不同的赢利机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设计好发展模式和方向,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关于传媒市场的容量预测,钱实穆举例说,去年非常流行的《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刺激了网络音乐的发展,而网络音乐又激起了从硬件销售商到唱片公司再到网络歌手、网络经济以及音乐经纪的发展。太合传媒正与行业同仁一起寻找这些可以带来更多赢利的刺激点。“当前,中国的音乐和影视市场在理论上还有非常大的空间,但是现在的规模还是不够大。如果有好看的电影和好听的音乐刺激这个市场,将会使市场规模大大提升。”
“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太合取意“泰卦”,乾下坤上,象征春气洋溢,蒸蒸日上。而这,恰是太合传媒立足于赢者通吃的传媒业的法宝。文/本刊记者 郭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