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浅析《戈壁母亲》的成功 压得住岁月抵得上黄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5日17:38  新浪娱乐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于2007年底推出的30集电视连续剧《戈壁母亲》为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主旋律电视剧佳作。自2007年11月23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以来,大获成功,上至中宣部领导、评论界专家一致认可,下至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观众广泛好评,收视率一路走高,升至央视一黄全年排行前三甲。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是掀起了一股“戈壁母亲”热潮,成为兵团人谈论的热门话题。这部没有事先张扬的作品,一没有一线大牌的明星,二没有曲折离奇的剧情,三没有花哨煽情的噱头,却获得如此成功,可谓既叫好又叫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三个主要因素是不能忽视的:一是剧作厚重的时代背景,二是用“真情”来凸显崇高主题,三是塑造了刘月季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

  (一)

  解放前的新疆经济十分落后,百业凋零,物资奇缺。“白雪罩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王震诗)。1950年3月,从战争的硝烟中走出来不久的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在王震将军的率领下,在新疆一片亘古荒原上开出了“军垦第一犁”,拉开了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序幕。两年后,毛主席向这支部队发出号召:“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这亘古沉睡的戈壁荒原上打响了。昔日征战沙场的人们,带着满身的征尘,放下手中陪伴自己冲锋陷阵的武器,抡起十字镐,铸剑为犁,披荆斩棘,向自然宣战。他们“进军塔里木,挺进伊犁河谷,屯垦昭苏黑土地”,住的是草棚子、地窝子,吃的是水煮麦粒,盐水蘸菜。这便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之初。正如兵团第一任司令员张仲翰在《老兵歌》中写到的那样:“各族好父老,喜泪湿衣裳。争看子弟兵,建设新故乡。放下我书包,擦好我炮枪。愚公能移山,我开万古荒。……将军齐上阵,三军酣战忙。处处南泥湾,江南到北方。”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上百万退伍转业军人、内地支边青年和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员陆续涌入新疆,共同组建和发展壮大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半个世纪过去了,兵团官兵们“巨手翻天地,大胆易沧桑”,将昔日广袤的戈壁建设成为了“天下粮仓”和棉花生产基地,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后来的改革开放,发挥了巨大的脊梁作用。

  这是中国西部开发史上最为宏伟的一段风云历程。《戈壁母亲》以此宏大时代背景为依托,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开叙事:解放初期,山东农村妇女刘月季带着两个儿子与一个捡来的女儿,长途跋涉到新疆解放军部队去寻找分开了十三年的丈夫,并主动要求解除与他的包办婚姻。婚姻契约解除了,但她坚守着“孩子不能离开爹,我不能离开孩子”的朴素信念,留在了新疆,很快融入了兵团这个火热的战斗集体,从此扎根在戈壁滩上。通过主人公刘月季的经历,重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创业初期,军垦战士“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的真实历史。兵团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壮士五湖来,浩浩慷而慨”(《老兵歌》),剧中的刘月季、钟匡民、郭文云、程世昌、钟槐、钟杨、刘玉兰、赵丽江、向彩菊等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们没有理由,忘记他们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和物质财富。可见,剧作内容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底蕴和广阔背景,使作品具有了沉甸甸的份量,与荧屏上其他以家长里短、儿女情长为叙事模式的“苦情戏”,或者普通意义上的“母亲戏”,有着本质的区别。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