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尤小刚与撰稿人制片聊《前清秘史》(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6日18:11  新浪娱乐

导演尤小刚与撰稿人制片聊《前清秘史》(组图) 导演尤小刚与撰稿人制片聊《前清秘史》(组图)
尤小刚导演做客 总制片人杨群

导演尤小刚与撰稿人制片聊《前清秘史》(组图) 导演尤小刚与撰稿人制片聊《前清秘史》(组图)
总撰稿人李亚平 三人相聚畅聊

导演尤小刚与撰稿人制片聊《前清秘史》(组图) 导演尤小刚与撰稿人制片聊《前清秘史》(组图)
尤小刚介绍概况 尤小刚感谢大家支持

导演尤小刚与撰稿人制片聊《前清秘史》(组图) 导演尤小刚与撰稿人制片聊《前清秘史》(组图)
尤小刚介绍创作初衷 旅美学者李亚平
(点击小图看大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前清秘史》主创做客
 导演尤小刚与撰稿人制片聊《前清秘史》(组图) 《前清秘史》主创做客一分钟综述
 导演尤小刚与撰稿人制片聊《前清秘史》(组图) 前清秘史谈历史 一生有你讲当代  导演尤小刚与撰稿人制片聊《前清秘史》(组图) 《前清秘史》收视受到肯定
 导演尤小刚与撰稿人制片聊《前清秘史》(组图) 斩获多项国际大奖  导演尤小刚与撰稿人制片聊《前清秘史》(组图) 李亚平回忆与尤导初次见面
 导演尤小刚与撰稿人制片聊《前清秘史》(组图) 尤小刚解密新剧看点  导演尤小刚与撰稿人制片聊《前清秘史》(组图) 杨群称还未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新浪娱乐讯 由尤小刚执导,旅美学者李亚平担任总撰稿人的24集历史故事电视纪录片《前清秘史》精彩登陆北京电视台卫星频道。北京电视台将采用播出电视剧的方式,每晚两集连续播出《前清秘史》。该片采用了情境再现的形式拍摄,部分画面来自尤小刚之前拍摄的“秘史电视剧系列”以及为该片重新拍摄的真人演绎历史的画面,从而开创了历史纪录片的新形式。26日17时,《前清秘史》导演尤小刚、总撰稿人李亚平和制片人杨群做客新浪,以下是实录:

  主持人赵宁(blog):欢迎各位新浪网友,我是主持人赵宁。由尤小刚执导,旅美学者李亚平担任总撰稿人的24集历史故事电视纪录片《前清秘史》,正在精彩登陆北京电视台卫星频道,我们今天非常有幸请到这两位老师,同时也非常荣幸请到《前清秘史》的总制片人杨群老师,一起来做客,欢迎三位老师,我们自己给自己一些掌声(笑)

  尤小刚:新浪的网友你们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和你们面对面交谈。

  主持人赵宁:没错,我们很多朋友一直在网上等待着。他们说这两天已经看了有四、五集了,说很想知道接下来继续演什么,每天都特别期待,这是来自网上北京的网友朋友,她叫“可爱女人”。刚才还跟几位老师探讨,说我一定要从第一集看到第二十四集,但是也有朋友说因为秘史电视剧,很多朋友都已经看过了,而且非常熟悉了解,这次我们历史故事电视纪录片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尤小刚导演介绍《前清秘史》 解密新剧看点

  尤小刚:它是纪录片,纪录片跟秘史电视剧完全是两码事,应该说秘史电视剧它必须有虚构,虽然我们的秘史还是努力地在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历史定位基本准确的前提下,来关照他们的心理心态和他们的行为逻辑。纪录片就不是了,纪录片我们是比较被动的,主要是亚平同志的撰写非常重要,这个撰写完全是采用叙史的方式,对历史进行介绍,评点,它就是史,那不能有任何虚构在里面。所以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是国际比较通行的一种电视纪录片形式,就是戏剧性纪录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来叙述历史,叙述历史上的故事。同时再由主持人来评价历史,点出历史中间值得注意的这些要点,怎么去认识这段历史。

  所以《前清秘史》它是写了从明朝到清朝150年是怎么交替的,写了明朝是怎么迅速衰落的,写了清朝历史,怎么样一个40万人口这样一个少数民族怎么入住中原的,并且怎么后来开辟了中国最大的版图,以及到人们争议很多的雍正皇帝,就叫前清,因为再往后清朝就开始走向衰败了,因为我们说它是封建帝国的回光返照。所以这个片子是用一个清醒的人文主义立场,用一种社会学的角度看待历史上的这些事件,来看待历史发展的趋势,再用视听的手段对历史情景进行再现,有声有色地讲述历史的变迁。这里边因为我们拍了四部秘史,也希望秘史里边有很多,当然我们觉得秘史我们有正确的历史观点,这是毫无疑问的,另外也有好看的故事,但是电视剧不能承担解释历史的任务,电视剧只能去表现历史中的人和事,特别是表现人。所以我也很希望跟亚平能够有合作,在几经拒绝之后终于联系上了,后来两个人谈的不错,就一拍即合了,于是乎我们开始当然是打了个“遭遇战”,开始我们觉得我们拍了四部电视剧,那么多的素材,没有用上的素材就有很多,肯定够用,但是后来发现完全不是,我们用到的东西里面20%都不到。电视剧涉及到的人物几十个,这个涉及到的人物579个,然后涉及到的历史事件,那个充其量几十个,这个236个历史事件。所以到后来总撰稿写到哪里我们就拍到哪里,这就要制片人,他必须组织,然后关键问题是我们没法给它写剧本,剧中人只能用一种氛围去表现,不能讲话的,讲话就不叫纪录片了。所以还得合乎他所描写的氛围,来制造出这样一个视听形象,让人们感觉这个事情不那么枯燥,同时有一定的震撼力,有比较好的节奏,遭遇战,挺好,我觉得挺有意思的,现在再搞就不会那么费劲了,现在再搞就知道艰巨了,那时候不知道艰巨,那时候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总归够用的吧,后来发现远远不够用。

    李亚平老师回忆与尤小刚导演第一次见面沟通的场景

  主持人赵宁:我知道尤导和李亚平老师见面之初,很有意思,很有戏剧性,还能回忆一下吗?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李亚平:是这样,因为在这之前我写过一本《大宋实录》,尤导很喜欢,然后通过我们一个朋友,就跟我讲,要求我去见一下尤导,说你们可能能够合作,我当时就拒绝了,说不见。因为那个时候我比较长时期的在国外生活,我十几年在美国生活,我对国内的情况了解的不是特别多,尤其是很少看电视,我也不知道尤导是一个什么样的导演,我不见,我不认为国内的导演能够拍出象样的(笑)象样的历史叙述片。

  我这样说有我自己的理由,就因为我看过国内的一些表现皇帝,表现历史上大人物的电视片,我认为是有问题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片子无原则地为这些帝王们歌功颂德,就是把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后的成果都反动回去了。

  主持人赵宁:有失真实。

  李亚平:对,不真实,我认为他们是在引导全国人民崇拜这些帝王,我认为是错误的,后来我说不见,以后再说吧。后来我和尤导有一个共同的朋友,有一次我在他家里闲聊,不知道就怎么提到了尤小刚,他说亚平你错了,尤导是一个你一定要认识的一个人,你认识完了之后,你会发现你的想法是错误的。而且他当时就不由分说地拨尤导的电话,说有一个人坐在我身边,李亚平,然后尤导说我知道这个人,我正在找他(笑)然后拿起电话,我们说什么时候见面聊聊天,就这样,然后见面之后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就是说在对历史的认识上面,我发现我和尤导几乎是一样的,对历史的看法。

  后来因为这次见完面,尤导又把他拍的150多个小时的四部秘史拿给我看,后来我又对比看其他的历史纪录片,我就希望对比,看尤导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看完之后,我个人相信在对中国历史上帝王政治摧残人性的批判上面,尤导是最出色的,最不遗余力的,我个人也认为他是最有现代人文情怀的导演,假如可以投票的话,我一定会把我的票投给尤导。就这样,我就决定全心全意地和尤导合作,合作的结果也使得我非常愉快,我觉得我很幸运,很光荣,和尤导合作。

  主持人赵宁:我觉得从这段介绍,我们觉得和有戏剧性,很有意思,但是它这件事可以说明李亚平老师真的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学者,他投入到这件事情来,也使我们纪录片《前清秘史》充满了一个……

    尤小刚谈拍《前清秘史》的立场 称拍纪录片要冷静客观

  尤小刚:纪录片需要冷静,客观,需要一个正确的历史观来看待这些历史。所以我觉得如果说这个片子确实值得看的话,我觉得值得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是站在现代人文主义的立场上,用现代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来关照历史上的人和事,带评点和介绍历史上的这些人和事,我觉得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在看完这个24集的《前清秘史》之后,他会得出一个,明清这150年原来是这样过来的,因为在这150年来应该说最热闹、最丰富、也最有传奇性,坦率地说,也最有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往往被各种各样的秘密,各种各样的历史解释,他可以采用的历史资料就比较丰富,但这个里边就需要一个正确的历史观来认识它。我觉得至少沥青了许许多多道听途说的东西,也沥青了许多以点盖面的东西,所以这样一个庞大的结构说实在的我们也是遭遇战,当然很有幸,我觉得在这个拍摄的过程中间,其实是我学习的过程,因为对历史,我显然历史知识比亚平差多了,我觉得这个过程中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很好的认识。

  其实回过头来再看我们拍摄的这个秘史,我觉得从一种完全自发状态,变成一种比较自觉的状态了。所以我觉得从符合,17大讲中国文化应该更主动,更自觉,应该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怎么样发展?我觉得确实这两个是非常重要的,更自觉,更主动。就像最近我又拿到也有一些本子,我觉得从历史观的角度这个事不能这么来认识的,我就明确地告诉他这个站不住,因为我们要告诉观众的应当是一个既使是电视剧,也是有正确的历史观和正确的历史精神的电视剧,而不是以点盖面,或者仅仅是功利主义的一种取材,我觉得这个恐怕从历史文学也罢,从历史学也罢,都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

  主持人赵宁:没错,很多朋友非常喜欢看纪录片,但是苦于确实国内在这方面的精彩好看的纪录片作品确实是少之又少,很多朋友说希望《前清秘史》能够带动国内的很多优质的纪录片作品,能够都不断地出品。

  尤小刚:如果这样一种表述方式能够被大家接受的话,我觉得电视上就比较容易去表现了,其实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间,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了视听叙事语言的一个DNA,就是用再现情景这样一种形态来讲述历史,它可能更有效,可能更直接,更生动,就等于实际上把现代信息的手段,一种科学手段,能够充分运用起来。当然了,这个很重要,这些都是形式,其实最根本的还是认识上的问题,我觉得一个好的撰稿他能够在广泛的研究历史的过程中间,能够把握到历史正确走向,并且介绍给观众,这是最重要的,其实做本身,再大的困难都不会比认识的困难更困难。

  主持人赵宁:杨群老师是《前清秘史》的制片人,我想听听您,因为您之前有很多电视剧的作品,包括跟尤导的合作非常多年,非常深厚的一种感情,刚才尤导也介绍了,在海外,在欧美市场有非常多有故事性的,有真人去演绎历史人物的这样一种表现形式的纪录片作品,非常多,我们也通过一些渠道看到过,但是国内很少,这里边一定有很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存在,您担当制片人,您应该处理很多很多的这样事情。

    制片人杨群称国内纪录片还未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杨群:其实我们接触纪录片很长时间了,但是真正在市场上接触也并不是很长时间,我的个人感受,现在国内纪录片的良性循环的机制还没有,就是还没有形成,所以纪录片它没有形成一个,就是说这个纪录片究竟应该成本多少,价格多少,就是生产现在纪录片基本上是单打独斗,就是以个体的形式,个人的形式来做,而且基本上都是考虑到政治影响等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产生的纪录片,所以它在市场上一运转,一销售,问题就一下来了。所以现在是这个问题没有解决。

  尤小刚:但实际上这次真的要感谢北京电视台,也感谢北京市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因为地方卫视用电视剧的黄金时段播纪录片,给纪录片这么大的支持,这是首次。因为电视剧的黄金时代很简单,电视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收视习惯,电视台是要追求收视率的,电视台在追求收视率的同时怎样更好地去支持那些创新产品,怎样更好地去提高它的文化品位,怎样更好地用一种多元形式对待我们的黄金时段,我觉得北京电视台是做出了冒险的。当然我也很高兴,由于北京电视台的这样一种有力度的支持,应该说地方上也有十多个电视台,都用一种比较关注的态度,用一种比较热情的态度在接受这个作品,虽然他们不一定都是在黄金时段停了电视剧来播,但至少拿出比较好的时间给比较好的支持力度,当然这个支持力度也比以前的微不足道的电视纪录片的价格要稍微多给一点,我觉得这个都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但是我可以肯定的,随着人文奥运,随着我们国家奥运会的举办,纪录片肯定是我们走出去中间最直接的,最能够容易被世界所接受的一种形式,因为电视剧几十集,它对人文习惯不了解的话,也不会像我们中国那么多电视台播那么多电视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排行】【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