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石康:我只是一个人在奋斗 详细解读生活关键词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17:40 深圳晚报
由佟大为( blog)、马伊俐()、李小璐( blog)、文章、朱雨辰()、王珞丹等众多演员全力打造,石康编剧,导演赵宝刚执导的青春剧《奋斗》(blog),在全国各大城市地方频道都取得了收视桂冠,引起强烈的反响。4月9日,该剧将在深圳卫视每天4集播出,喜欢该剧的观众们可以再次过把瘾。 《奋斗》让作家石康又一次映入了读者眼帘。曾经,他的长篇小说《晃晃悠悠》、《支离破碎》、《一塌糊涂》这“青春三部曲”让人们熟悉了他。当编剧之后,他又有了大家熟悉的剧本《大腕》、《奋斗》。而《奋斗》之后,石康关于编剧报酬的各种声音也不断在媒体上出现。中国编剧的现状如何?他们的报酬跟劳动是否成正比?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对石康进行了电话采访。 关键词:青春 《奋斗》播出之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青春热潮,“80后”这个新兴词语再次被放大,而电视剧《奋斗》也在不断地用属于80后的语言“说话”,向人们展示80后一代的青春生活。 记者:《奋斗》被称为“80后必看的电视剧”,这是你的初衷吗?你是1968年出生,怎么会对“80后”感兴趣呢? 石康:这个戏是写给一切年代的年轻人,只要他正年轻或者曾经年轻过。其实青春的某些特征是完全一样的,它不属于哪个年代。我原来想写的是1975年到1985年这期间出生的孩子,可能是片子一开头有一些标志“80后”的特定动作,比如像CS(游戏名称)啊,所以让“80后”的孩子对号入座了。《奋斗》确切说是1979年以后,就是那些独生子女们的状态。 记者:他们有哪些特性呢? 石康:1979年计划生育之前出生的孩子,从小在家里就有一个小伙伴,哥哥姐姐弟弟或者妹妹,他从小就获得了跟别人相处的经验。“80后”的独生子女,除了上幼儿园,很多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在玩,他跟别人相处的经验稍微少一些。再加上社会急剧发展,他们跟以前的孩子玩的玩具、以及接受的观念、他们毕业以后到社会上承受的压力,全不一样。以前的人是为生存而奋斗,到“80后”,生存对他们来讲不是一个特大的问题,主要是为美好的生活、更好的未来而奋斗。 记者:有些观众看完《奋斗》以后表示,不认同现在的年轻人这样的生活方式,你怎么看? 石康:我想他们觉得自己被冒犯了,原因主要还是戏里传达的一些新的观点和处事为人的态度。比如在过去的年代,我们的社会其实并不宽容,对很多事情采取非常狭隘的一种判断标准。但是现在是一个很多元的社会,这个社会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人都是复杂的。我们要做的还是一个严肃的作品,我们只是提供一个理解途径,或者一个讨论窗口。戏里的人物都看重友谊,他们把爱情和友情分得很清楚,米莱最好的女朋友背着自己跟男友在一起,但是最终她还是原谅了他们;华子的女朋友也嫁给了自己惟一的生意伙伴,他最后还是参加了婚礼,接受了他们。这些事情如果是在从前,发生在上一辈人身上,他们会将对方妖魔化,年纪大点的人很难做到。 记者:《奋斗》可以说是2007年最成功、播得最火的电视剧之一。你觉得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个成功? 石康:成功的原因很多,电视剧出来之后大家也有很多讨论,从社会等其他角度都有说法。从写作者方面来说,这个文本具有一种开放性,我交出去之后就属于观众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