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4月3日晚21:16,《艺术人生》将在CCTV-3播出特别节目《清明》,编导姜川特别写下侧记:清明我们应该记住什么?以下为全文:
今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来得迟一些,乍暖还寒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
再过几天就是清明了,“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所以谓之清明。”清明在中国,是一个很奇特的日子: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它既代表着万物的生,又缅怀着故去的亡。
所以,清明对中国人,真的非常重要:春天的生机中缅怀生命的逝去,爱的追思取代了死的悲伤,在芳草的清香雅致中,让爱穿越阴阳两界,成为逝者与生者的心灵交流之桥。
不是所有的缅怀都要伴随悲伤,也不是所有的缅怀,都要用泪水来作为注解。缅怀是为了铭记,铭记是为了照亮前行的路途。所以,节目组把“清明节我们该记住什么?”作为了整个节目的基础立意。
清明节我们该记住什么?它可以有淡淡的离愁,但决不是泪水浸泡过的悲伤,我们需要的是铭记,是铭记中感悟出的力量。它一定是脱离于小家的大爱,它一定是洞穿历史的传承,它一定是鼓舞我们前行的力量,它一定是超脱于生命的祝福。
基于这样的一个理念,栏目组先后邀请了包括历史、中文、电视、平面以及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在前后两个月的时间里面,开了不下十次的策划会,从各个角度聆听专家的意见,最后将节目的定位所定在了:不同角度、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感悟的清名心语。而嘉宾的人选,也经过了一份长达一百位候选嘉宾的名单讨论后,聚焦在了最后几个人身上:傅佩荣、葛剑雄、马未都、倪萍、刘世龙、唐祖贵、于丹。其实栏目组的目的特别简单,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找寻我们精神世界的华彩,然后用不同的方式,与大家共享。
理念有了,方向有了,剩下的就是如何呈现给电视观众尽量精美的节目了。首先是场地问题,什么样的一个录制场地能够涵盖我们的理念?什么样的会场,更容易让人体会传承?栏目组的成员们在全国各地的候选地点中仔细筛选,甚至在北京驱车几百公里,看了各种可能的录制现场,最后将场地选定在了清华礼堂。清华,一个承载着近代中国科学和文明先行者的百年校园,面对众多即将步入社会的学子,实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随后是舞美,多个方案的反复比较,甚至斟酌到究竟是该用手写屏还是用纱来展示嘉宾的思想,每一个花束的运用,每一个道具的选择,都是在一次次的反复推敲中来完成。
最后的录制终于如期到来,当灯光点亮,熟悉的音乐声响起的时候,每一个人突然都有了自己的感悟:所有人的生命里都是一部历史。
生命是没有回头路的,希望这样的一个清明节节里,这样的一台节目,能够让我们的生命在缅怀中,寻找到明确的方向和坚韧的力量,而不是在某天,感叹生命的无法回头。只有这样,先于我们逝去的每一个生命才有价值。
我们的文化给了我们一个抒发情感的机会
聚会的主题演讲,首先是从马未都《中国人的文化怀念》开始的。
马未都说起了自己离开十年的父亲,让我们不禁想到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父亲形象:“怀念亲人的时候,似乎都是些小事,想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十五岁那年第一次回山东老家,路长,在火车的卧铺上,只有一张票,我躺下就睡着了,一觉睡到天亮。天亮的时候我看见父亲默默的坐在那,一宿都没有睡,我心里多少有些歉疚,就对父亲说怎么一宿没睡啊?他说没关系,小时候你爷爷还背着我上学呢。他就用这样的话解释他对爱的一种理解…他曾经给我说在战争期间有一发哑弹打在他前面,如果当时炸了就不会有我了,这是他对战争死亡的一种简单的解释…父亲走了十年,他是我最亲的人,但是没有机会再跟他做交流。他是从战争年代走入和平时代的人,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理解显然比我们深刻…”
“我们将来都会走到那一站,只是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当我们生命有质量的时候,当我们的生命可以为他人服务的时候,就应该燃放自己生命的光辉,这对我们人生是最重要的。清明节是法定节日,说明了国家的重视…我们的文化给了我们一个抒发情感的机会。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有一天,中国能再度成为世界最强国家的时候,一定是依赖这样一种文化,而不是其它。”
是的,这样一种文化怀念已经脱离了简单的感伤,而成为情怀、情愫、情感的寄托与皈依,而深入到一个民族的骨髓,而形成一个民族对后继力量的吸取方式,并成就了我们坚韧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未都还介绍了清明的变迁“二十四个节气里只有清明是节气与节日重叠的,过去在这个时候,为了纪念古人,要禁食、禁火、寒食,寒食节、清明节早期是两个节日,到唐代合二为一。宋代之后,清明节增加了郊游,踏青的内容,清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逐渐演化过来的,怀念亲人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其实,不管有什么变化,有一点是不变化的,那就是中国人的文化怀念。我们一定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感恩生命
清明,清澈而透明,那种春色初现的感觉让我们心中的怀念也不再沉重,也因此悠扬起来。不久前刚从四川地震灾区什邡学校回来的于丹,是从对自己父亲的回忆说到对生命的感恩。她说到了两个版本生日蛋糕的故事,说到了父亲的很多规矩。她说:“记住的往往是他的严厉,但是忽略了他生命中的另外的温柔。我爸爸从我小时候到我大了,他对我的称呼永远是丫头,因为他只有这一个丫头。他表面上对我很苛刻,内心对我很纵容,他每天每时都在想我,但总是淡淡的说‘你忙吧,爸爸没事,你不用回来。’从在家这么说,到住院这么说,一直到病危还在这么说,说得云淡风轻。”于丹说:“我讲《论语》、讲《庄子》、还讲了《昆曲》,以我的学养基础我不敢讲这些。因为我会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拿着杨波俊先生著的《论语》给我一字一句讲什么是中国儒家的人格,拿着那本《庄子今注》给我讲《逍遥游》独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我最早听京剧,听昆曲都是从父亲那里开始。从小受陶冶,感动,文化人格养成现在的一切一切…《论语》中的孝,就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父亲走了,我只是想以一个女儿的心情,以一个普通的中国女子的身份,跟大家一起体会。我父亲用这些经典曾经温暖了我,我也能用这种温暖的方式跟每一个观众完成一种快乐分享。这算是我不改我父亲的志向,在他走了以后,唯一的女儿对他做的一份交代。”
清明是一个传统大节,‘花前洒泪临寒时,醉里回头问斜阳’,其实,有多少发问都是无解的,却让我们在无形之中完成了对生命的寄托和传承。马未都、于丹怀念父亲,我们和他们一起在怀念中,记住自己的根,感恩一切的遇见,这片土地、一份生命、每一个人,让我们因为这种感恩而更多理解自己的心,更多理解今天还来得及懂得的人。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当我们在追思中,看到那些隐藏在细小中的关怀、那些不起眼的呵护、那些记忆深远的爱与付出,我们也许真的要感谢生命给予了我们能够经历的一切,包括失意,包括亲人远去和他们不曾离去的爱。怀有一份感恩的心情生活,我们就能在懈怠时看见责任,在平凡中看到不同,在失败时激发勇气。
人走了还能回来
倪萍从电视主持人转行到演员,走得生动而精彩,《美丽的大脚》、《浪漫的事》全新的形象塑造了一种质朴的表演风格。“5·12大地震”她在中央台《爱的奉献》大型晚会现场一百万的捐赠,不仅表达了她的拳拳爱心,一段平实的自白“灾难不可以分担,苦难可以分担,日子还得过下去” 更是鼓励了众多在灾难中奋斗的人。如果说倪萍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女性,应该没有人会提出异议。而在她内心也有一个女性-姥姥,一直影响着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