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片段一:刺杀李海丰
片段出处:第二集
杀手仿佛无形,几截断木阻住去路,拦了来路,观众看了便心知——这人,再无生还之理。车中的人惶然,末路,观众看他的末路。
导演给观众看过的几个碎片段中,这个男人从来没有快乐过。此刻,已是结局,闪回是他的妻子,孩子。一瞬间,这个已经被钉在耻辱柱上的男人,却有多少了人情表现,末路的人,总是有些可怜。杀手仍是无形,居高临下仿佛上帝的审判。“砰”然枪响,不知何处的子弹,保镖鲜血溅在玻璃上。另一个惶然打开车门。然而这视觉,仍是给了他,观众和他一起呆在车里,独自体会这种焦灼与恐怖。外面是无知的世界,外面是死亡。
镜头又转,仍是与孩子玩耍着的女人,她已经有着足够不安了。这不安,导演继续给观众看。知道他是必死的的人,知道他是该死的人,但镜头给了李海丰的视觉给观众,所以,观众这一刻,是与他的生死一同紧跟着。又是枪声,外面归于死亡宁静。观众和他一起思索,下一步如何?下一步,他放弃。镜头终于变了,观众的视觉回到了旁观者,已经被放弃的人,从车窗扔出了枪。余则成不那么英雄地从狙击点出现,现在,恻隐之心结束,观众再次站在了主人公的视觉上。对白富有意味:“重庆的?延安的?”“抗日的,迟早的。”
杀死一个人,很简单,但导演却给了观众一次从李海丰带入感受到经历。这种经历增加了紧张感,又表达了人物的复杂性。那个女人抱着孩子,仍在茫然张望,但一切,已经结束了。
难忘片段二:翠平被绑架后重聚
片段出处:第九集
当分手时。余则成叹了口气——真是冤家啊。
最初恨不能要把这个人远远带走,天涯海角永远见不到才好。然而人的心境,竟是如此变化,终于发现了一个人的优点,有了交集,有了通感,她却遂了你当初的愿。你在一种苦涩和轻松并存中送走了她。你可以回到自己孤寂而信仰的世界。可是突然,她真的跑到你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外,她的生死都成了你的良心债。你在一种明的担忧和暗的愧疚中,等待命运给予裁决。原来你终于还是记挂她了,尽管和她记挂你的情感上,有着那么多的不同。然后,她回来了,带着麻烦,带着幸运,带着她能带来的一切好情绪坏情绪。她突然扑向你,她拥抱着你,像一个正常的,被吓怕的女人,抱着自己的寄托和支柱——你知道她并没有被吓怕,她只是和你一样,心情复杂:居然这样便回来了。就像命运安排你们的缘分无法断裂。
她那样猛然拥抱住了你,于是,你瞬间,明白了她的心。你这时知道了,观众也知道了,这女人要在余则成的生活中,有了更重的位置。你和观众都不能,也不必,仅仅把她当作一个过客。
难忘片段三:余则成面对左蓝的死亡
片段出处:第十三集
当有一种爱情,在它绽开时,都是无法说出口的,那么当它凋零时,更是无法表达。甚至,哪怕让人用一丝丝表情去纪念它,都无法做到。所以,余则成只能用最公事公办的神情,面具一般,漠然拉开那张洁白的床单。面对生死相隔,他只知道的是,自己没权利去表现痛苦。
她依然是美的,用陈词滥调的形容:仿佛只是熟睡。但是他们从此生死两隔。
那一刻,余则成会觉得,天下之大,他竟没有一处可为左蓝恸哭的地方,他竟没有一处能够卸下面具宣泄自己的地方。敌人,周围全是敌人,陷阱,周围全是陷阱,家中,又是一个无能为力的谨慎之地。他何去何从?何以依托?他只能吞咽,吞咽下一切已经要爆炸般的情绪,让这种烈焰般的情绪,把自己从内部撕裂——撕成碎片。
谈何容易!那是他的初恋,他的信仰,他可以在双重生活中支撑下去的最美好的东西。左蓝是为他领路的贝雅特丽,现在她不在了,引路天使没有了,他唯一支撑的,只剩下信仰了。
爱是感性的,信仰是理性的,左蓝的死,让余则成感性的一面不再找得到支撑点,他只能依靠着理性的独木,他只能去一遍遍读着宣传小册子,感情给予他的一切痛苦,他要用信仰去弥补缝合,他只剩下信仰了。
所以,他一遍遍去读,去融入信仰,去机械地体味“化悲痛为力量”的更为高尚的安慰,填补悲痛造成的内心的巨大真空,信仰现在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其他美好的一切,对他来说,已经不复存在。所以,要到很久以后,他才能读懂,当时站在他身后的那个女人,所试图走近他的一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