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娱乐迅 赵宝刚作品《我的青春谁做主》播出后在取得不俗收视率的同时,也引发了观众热议。5月16日下午,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和北京鑫宝源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举办的《我的青春谁做主》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们表示《青春》一剧直击社会热点,将言情和尖锐时代课题相结合,是对青春题材电视剧的一次突破,而幽默风趣自成体系的话语系统也让这部电视剧独树一帜,独具魅力。
赵宝刚:《青春》是新时代的主旋律
赵宝刚在谈到自己的创作动因时表示,不管是《奋斗》还是《我的青春谁做主》,都表达的是他自己内心对于当今社会的一些看法和一些表现,“所以在题材的选择定位上基本上是以我为中心的题材选择,就是我去拍我内心里面对这个社会的认识,特别是对当代都市文化和一些美学理念还有一些导向理念,或者包括精神理念诉求的精神探讨。”赵宝刚说,电视剧除了好看之外,还应该承载一定的文化,它要讲一点导向、讲一点精神诉求、讲一点美学影响,而在《青春》一片中,三个家庭虽然都遭遇了不可预知的苦难,却能够从苦难之外寻找到一种精神,寻找到快乐,而这种精神诉求赵宝刚将之称为“新时代的主旋律”,“我不拍那些揭露中国人疮疤,揭露中国人创痛,表现那种不是真情,很阴暗的那些东西,我表现的都是纯洁的,我相信人类有美好爱情的,我展现是未来更美好的,给人精神诉求的理念。”
主题:言情和尖锐时代课题相结合
赵宝刚说《我的青春谁做主》里面加入的现代的主题元素就是青春话题,在这部话题剧里,三姐妹的各自成长以及她们和父辈两代人的隔膜、妥协、冲突成为其中最突出的也是贯穿始终的话题。中国文联副主席杨志今说,《青春》“是一部关于成长的作品,三姐妹在寻找关于人生关于青春关于爱情等等的真谛和意义。”而由于成长背景的差异,剧中知青一代的三姐妹的妈妈和女儿之间关于事业、爱情、婚姻产生的冲突则称为《青春》一剧的另外一条重要线索,极具现实意义的社会题材也让《青春》覆盖了广泛的观众群。正如文艺报总编辑范永戈所说,《青春》里的几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既互相独立成戏,又互相在发挥着作用,所以我就觉得这个戏有这么大的辐射力,受众面极为广泛,老中青都能够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更把《青春》看成“属于这一代青春纪念册,对父母来说也是搀杂着欢笑和眼泪的家庭教科书”。
研讨会上,专家们纷纷表示《青春》一剧对于社会话题的正确选择以及深刻表现可以说是赵宝刚对于以往现代都市言情作品拍摄模式的一次突破,对于中国的青春题材电视剧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李准就总结道:“《青春》是实现了赵宝刚新的追求,这就是把言情和尖锐时代课题,或者尖锐的时代精神诉求有机结合起来,用言情赋予话题以血肉灵动,用时代尖锐的诉求给言情深度核力量。”
台词系统:有幽默无痞气
此外,《我的青春谁做主》中轻松幽默充满时代特点而又不乏这里的台词也成为与会专家极为推崇的一点。《青春》一剧虽然直击社会问题,剧中人物也遭遇了各自不同的苦难,但是整部电视剧却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台词的幽默风趣、举重若轻。专家们表示,不管是奶奶的冷静睿智、小样的古灵精怪,还是杨尔的专制强势,都通过她们各自的台词表现得淋漓尽致又令人信服。范永戈评价说《青春》的话语系统“充满调侃又不乏哲理,更主要是所有言词当中有这种执着和自信”。李准则认为“三个小孩台词都有哲理,大体上又符合每个人的身份和当时的处境,就不觉得是假大空,很有味道”。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也总结到赵宝刚是“有幽默无痞气”,台词里面注入了人生感悟,人生哲理,而且这些台词都绝不是概念,是源自于生活,也正因为源于生活,才让这些的台词更充满生命力,进而让角色、让电视剧更丰满。柯璐/文 王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