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华弢:压抑吗?这觉得这部戏挺阳光灿烂的。宋思明的内心一定很骄傲,他完全陷入到对海藻的感情里,他最后的希望破灭了,儿子没保住,海藻子宫摘除,除了自杀还能面对什么?像宋思明这样的人,我觉得不是残酷,是可惜。就像海萍最后说的,以宋思明的才华和能力,如果他能走一条正道,他将前途无量,但他偏偏走向另外一条路,那就是他的下场。海藻也是,我觉得她让人反省的东西多于同情。
记者:剧中那么多精辟的、直指心灵的台词是你和六六因生活的真实体验创作的吗?
滕华弢:六六的语言从《双面胶》开始就非常有特点,《蜗居》是我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一部作品,它把我们对现代城市和现代人的思考都放进去了。
演员:演技比名气更重要
记者:大家把你、六六、海清形容成铁三角,是什么契机促成你们的合作,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滕华弢:特别偶然的契机。我以前认识一个做出版的朋友,他说在网上看了一篇正在连载的小说,讲婆媳关系的,做电视剧特别合适。我觉得婆媳关系好像跟我没什么太大关系,我到现在也没结婚,没这方面的经历。他说,你看看,写得特别好。后来我一口气看完,第二天就要了六六的电话,把电话打到新加坡去。特别巧的是,那会儿她得了登革热,在病房里接的电话。我跟她说我是谁,想买她的小说。她本来要跟湖南电视台合作,人家合同都发给她了,因为突然住院,没签成。我就跟她说,我是导演,你跟一个导演合作的话,我们可以一起做剧本,你会知道所有的过程是什么样的,但你要卖给电视台或者公司,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会选择什么样的导演拍这部戏,会把这部戏拍成什么样。她觉得这点挺重要,所以,最后把《双面胶》的版权给了我,就这么认识了。
记者:当时没想到后面火得一发不可收拾吧?
滕华弢:对作品我们还是有信心的,但对未来的合作完全没有,每天就是在MSN上讨论剧本,有时瞎聊天,《蜗居》都是瞎聊天聊出来的。
记者:在你和六六的合作中,遇到冲突没有?
滕华弢:我们俩在剧本上的冲突很少,我们互补的东西会多一些,我的介入会稍稍把她原来比较弱的男性部分补充一点。我们俩唯一的冲突就是演员,她一直觉得演员不是她想的那样,后来逼着她在《蜗居》小说里直接写上宋思明长得像《暗算》里的柳云龙,她跟我说反正她已经写在小说里了,你得用柳云龙。我觉得柳云龙实在不像市长秘书。
记者:怎么说服六六的?
滕华弢:不用说服,因为每次她跟我唱反调,每次事实都是证明我成功了。从当年的海清和涂松岩到现在的张嘉译,她一开始都持很大的怀疑态度,不只她,这几部戏,除了《王贵》,因为林永健太合适王贵这个人物了,包括电视台、投资方都在质疑我的选择。
记者:为什么坚持用你这些演员?
滕华弢:拍《双面胶》时,跟电视台、投资方和主流意见较劲的成分居多,因为我那时刚刚拍完电影,电影的状况是需要大明星。但我用了大明星发现,明星演戏不一定好。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如果有朝一日碰到好剧本,我肯定用我所认可的好演员,因为每次跟投资方说能不能用好演员?投资方都说,别用了,他戏挺好,但不红,你应该用谁谁。我老觉得,这事,我就没机会翻过来吗?我真的不能通过我的能力把一些长得不那么好看但真正会演戏的好演员变成不说明星、但是大家认可的演员吗?
《双面胶》给了我非常好的基础,我对剧本非常有信心,所以当时找投资方时经历了一些波折,我坚持要用海清和涂松岩,但他们都说不行,我说不行就算了,这是我坚持的一件事。一直谈到华录百纳,老板亲自拍板。我这才把我认为的好演员放在这部戏里,后来也成功了。到《王贵》《蜗居》,都是我坚持的,就是用合适的演员。
父子:理解万岁
记者:你是在家庭背景很好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怎么对普通人的生活这么关注,洞察得这么深?
滕华弢:可能这样才好玩吧,反而在我这样的成长环境下拍我自己的东西会特别无聊,你去看普通人最基本的生活状态时,可能关注的角度就不一样,而且我自己没有那么容易愤怒吧,温暖的东西多一点。
记者:拍了这么多问题婚姻剧,你本人恐婚吗?
滕华弢:我本来对婚姻就挺恐惧的,不是因为拍了《双面胶》,好多人都问我,你为什么知道这么多事,我觉得好像也没有什么不能知道的,毕竟你身边有很多朋友都在婚姻状态中,你亲眼见了那么多婚姻情况。
记者:作为著名导演滕文骥的儿子,你好像很少提到他,他们之间交流得多吗?他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滕华弢:交流挺多的。父亲对儿子的影响一直很大,他首先是一个好父亲,他教给我最重要的是面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给我一个很好的家庭教育。工作上其实大多数是我自己做主,没有太多交流和沟通。
记者:你觉得父亲这一代电影人和你们这一代有什么不同?
滕华弢:你要是在我20多岁时问我,我会告诉你太多不同。现在我觉得跟他们没什么区别,他们当年教我的没错,要特别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对你自己的作品负责,不要应付差事,不要给钱什么都拍,这些20岁时听是挺烦的,但现在特别能理解。
记者:作为男性导演,你肯定不希望一直局限在婚姻题材剧中,你以前也拍过像《心中有鬼》《24小时》这样的类型片,你希望自己将来向什么方向发展?
滕华弢:我现在拍的《瞧这一家子》肯定是我在一个阶段内拍的所谓当代婚姻家庭剧的最后一部。《瞧》是去年我们的想法,剧本经过一年时间,中间经历了《蜗居》。说实话,我们对现代都市、婚姻家庭的思考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再有的话,也是过几年我们有了新的感受、新的思考后再拍,现在肯定不会再拍类似的东西了。但拍什么,现在都还在看,现在的一点好处是找你的人多了,送来的剧本更宽泛,你可以挑选,可以判断,但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我还在看,也还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