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由SMG影视剧中心、尚世影业主办的“中国电视剧上海排行榜颁奖礼暨2011电视剧制播年会”于2011年2月22日上午9时半举行。本次会议推出SMG影视剧中心新一年的工作思路,介绍东方卫视的定位调整及市场合作空间,详解各频道采购需求和编排策略。同时也揭晓了2010年SMG旗下各频道的电视剧收视榜单及品质榜单。以下为实录:
潘涛: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领导们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中国电视剧上海排行榜颁奖礼暨2011电视剧制播年会,每年春节过后,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欢聚一堂,我们总是感到特别的开心和感动。在这里,我们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兔年吉祥,心想事成,阖家幸福!
今天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台领导、制作公司代表及影视业界的著名人士和专家近800人参加会议,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今天来到现场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重庆广播电视总台总台长、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裁刘光全,重庆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副总裁黄翔,辽宁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孟庆春、四川广播电视台台长助理袁志远,上海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林罗华,SMG副总裁、东方卫视副总监杨文红,再次欢迎各位亲爱朋友们的到来。
阎华:今年又有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出现,今天很高兴和大家相聚在这里,共同为我们的明天畅谈。
潘涛:现在请环境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副台长林罗华致欢迎辞,欢迎。
林罗华: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一年一度来上海参加中国电视剧上海排行榜的颁奖典礼,和大家一起共同分享2010年中国电视剧的成果,共商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今天来的朋友都是中国影视产业中的重要参与者,在这里非常高兴和大家见面。
今天,我们即将颁布的2010年中国电视剧上海排行榜的获奖节目是去年电视剧的佼佼者,上榜作品不仅具有良好的收视和品质,必须具有可观的产业回报。在这里,我们要向生产、制作发行这些优秀作品的公司和个人表示祝贺。同时,更要表达我们的敬意。影视产业,是中国电视的支柱产业,也是整个电视产业中最具有市场性的媒体内容,具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基础,是制播分离中公认最成功的部分。同样,影视剧也是我们SMG核心的内容产业,SMG一直非常关注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希望在此领域有所作为,并希望得到在座各位影视界朋友的支持和帮助。SMG,始终坚持做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向播出而制作,转向市场而制作。从地方性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转变为面向全国乃至海外华语世界的内容提供商、发行商和服务运行商,两个转变的目标扎实迈进。而影视剧创作,也是我们集团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SMG将用资本的手段、市场的面孔去探索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走向国际的道路。我们期待影视剧为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也希望影视剧成为增强文化产业硬实力的重要方面。
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谢谢大家!
阎华:谢谢林总的精采发言,也希望明年能在我们SMG的平台上看到更多优秀的影视作品。接下来,让我们请出SMG副总裁,东方卫视总监杨文红致词。
杨文红:大家上午好!今天在座很多人是两天前在北京就碰到过的,中国制片委员会的活动参加的人非常多,两天之后我们在上海相见,这个行业非常繁荣。
李司长从两天会议上总结了2010年的一些情况,他说的两个数字也非常令人振奋:第一,2010年中国电视剧生产达到1.48万集,这个数字保持了一个稳定的增长。第二,电视剧的播出时长,占所有时间的37%。他做了统计,在全国的广告市场当中,电视广告800亿,其中300亿是电视剧完成的。今天,更多是业界的朋友,我也想根据会上所说的分析一下我们面临的竞争和一些隐忧,以及东方卫视希望接下来有怎样的电视剧在我们的平台上呈现。
一些现象我们必须面对,一是电视剧从电视本身来说,传统媒体来说,我们每年的收视观众在下降,我们的收视时长确实是在降低。可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观众有怎样的收视习惯改变?二是我们生产的内容是否可以符合?这是我们在座各位要考虑的。我们可以看到,电视剧为电视的播出贡献也在逐年下降,尤其我们看到一些强势平台的贡献度在下降。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强势平台越来越注重具有自主频道优势的内容,中央电视台从今年整个情况来看,综艺节目有所上升,一些具有中央电视台标识的品牌节目有所上升。北京电视台、东方电视台包括浙江等地,自制力量上升,也让我们觉得电视剧播出的时长、空间有所下降,这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这些数字的出现,也可以改变整个市场的空间状况,会改变市场下一步的发展。
东方卫视需要怎样的电视剧?一个是电视剧的创造、生产方面,二是在东方卫视标识方面,这两个面需要。东方卫视具有怎样的标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一直在想。东方卫视具有怎样的标识?标识,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说,一是精神气质标识。二是物理标识。精神气质标识,在东方卫视上应该呈现的是这个时代所呼唤的,也是当下大家所谈到的,是这个时代所缺乏的精神气质。像理性、信任、自信、信仰、利他、热爱、真爱等等,这应该成为东方卫视具有精神气质的内容。东方卫视上播出的电视剧也应该可以体现出来。我们现在仔细想想,在我们年度电视剧当中,优秀电视剧当中,反应当下内容、贴近当下现实的,也的确是优秀电视剧,也是今天我们要颁奖的优秀剧目,我想东方卫视应该体现这样的优势。二是我们希望和在座的制作人紧密合作,结合东方卫视现有的元素制作电视剧,也就是各位关心的自制剧,希望东方卫视的品牌栏目、东方卫视曾经有的一些重要元素,能体现在电视剧里。之前,我们说东方卫视是立足于上海的卫视,应该具有都市的气质,我们曾经尝试过《杜拉拉升职记》,但这还不够,还是要做一些带有东方卫视标识的剧。现在的播出状况发生了变化,我们的竞争,更多是和其他媒体的竞争。东方卫视我们尝试创新性的、多媒体互动的内容。东方卫视愿意和大家共同成长、共同创新,感谢这么多年来大家对我们的帮助,谢谢。
潘涛:谢谢杨总的精采致词,可以感受到东方卫视品牌的提升,很大一个贡献来自好剧,我们急需好剧的亮丽登场,再次感谢杨总为我们2011年寄予的期望,谢谢。接下来有请CTR副总裁田涛发言。
田涛:各位领导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能在这样的时刻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对中国电视剧市场的一些展望和盘点。
就像刚才杨总所讲的,我们谈电视剧的时候,电视剧有三个重要的性质,一是给所有的媒体带来最重要的收视份额,这是支撑所有媒体收视份额的最主要关键点。第二,这是媒体广告最大的贡献点。在我们各类节目当中,电视剧广告贡献最多的份额。收视、广告都很重要。第三,电视剧是中国电视观众最受欢迎的节目品类。从收视市场,从广告市场以及观众满意度三个角度来看,电视剧都是非常重要的品类。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电视剧,当然是分享荣誉和喜悦的时刻,同时我们也回顾一下2010电视剧市场的角度,以及我们展望2011中国电视剧市场何去何从。
我们用八个字形容目前的中国电视剧市场现状:泡沫丛生 浮云密布。神马都是浮云,浮云多一些没有关系,但泡沫丛生就有一点点问题。为什么说泡沫丛生?
我们看第一个关键词,像杨总说的,产能提升&好剧难求。
经过09年低估,10年电视剧恢复到了1.4万集。刚才杨总说的是1.48,我这边的数据是1.4685。2010年,整个产能在回升。但电视剧的产能严重过剩,仅有20%的剧能够进入黄金档播出。2010年主产量是14685集,但整个播出的8000集当中,有6000集左右没有被播出。播出的8000集当中仅有3000集进入黄金时段,热门剧只有600集左右。我们看到,20%和5%的数据。20%进入黄金档,5%形成播出节目。10年的现象,明珠集体翻拍,雷声大雨点小,《三国》和《红楼梦》在争议中落幕,新三国收视表现略升一抽。《新三国》不错,南京、合肥、天津进入当地排名前五。《红楼梦》在北京卫视首播的收视率呈现高开低走。
到今天,谍战剧的余温还在,但仍然难超《潜伏》。09年《潜伏》热播后,谍战剧一度被视为难有超越的作品,但10年《隐形将军》、《永不消逝的点播》等谍战据再次火热。
2010年家庭剧的强势回归,让我们感受到在这个压力巨大的环境中观众的收视心理,他们希望压力得到释放,希望和剧中情节的互动,和剧中人物的情感共鸣来释放自己的压力,轻松、温暖的剧情得到欢迎,2010年各地收视冠军榜当中,家庭题材剧上榜最多,像北京、哈尔滨、长春等城市,包括各卫视的排名。电视剧当中揭示的问题可以和观众形成情感的共鸣。
关键词2:明星效应。
过去一年,明星仍然是一个非常核心的要素。我们看到在要素的重要性和要素的驱动力量方面,演员的演技和故事题材都高居榜首。我们判断这个剧未来的收视率走势的时候,这两个驱动力非常重要。而让观众可以停下遥控器,我们如何控制观众的遥控器?明星脸,明星脸非常重要。演技认为是最重要的影响要素,这一点对年龄偏大的群体很重要。年龄偏大的群体更注重演技,年轻的观众更重外形。我们从演技、外形气质、品行口碑、名气方面,看到明显的年龄差别。在观察未来观众收视体验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演员的演技和外形当中在不同群体当中的影响力。
孙红雷、蒋雯丽,是我们2011年对全国卫视竞争力调查当中,报告给我们排名第一名的男女演员,这是最受欢迎的男女明星。男明星方面,孙红雷、张国立和李幼斌排前三。女的是蒋雯丽、孙俪、赵薇排前三。
我们对中国电视剧市场进行前站,也可以用八个字表达:价值驱动、理性回归。出现了泡沫,我们需要做理性的回归。
关键词3:情感价值。
情感价值,家庭伦理剧是通过2010年对观众收视行为和收视心理的观察,我们看到家庭伦理剧仍然是观众最偏好的题材。无论是古代剧、现代剧、当代剧、现实剧等,家庭伦理都是重要的题材。贴近生活、轻松写实是观众对电视剧的内在要求。看轻松的电影,看写实的影视剧。每一个经典背后,都有触达观众敏感神经的情感诉求,这是我们一定不可以忽略的。我们来看一下,观众在收看励志剧时,看《妈妈为我而嫁》,令人们珍惜现有的一切。《士兵突击》教会我们勇敢。这是我们把握收视的核心要素。
关键词4:核心价值。八话题人物和社会热点已经成为节目收视的重要推手。《非诚勿扰》分期收视走势,引发社会话题人物出现之后,就会引发收视率的提升。像富二代的出现,白金女马诺的离开等,话题人物出现的时候总能引发收视率的上扬。我们看到,社会价值,你的核心价值是否可以和社会价值共振?这是实现的重点。每一个经典背后都有引发热议的社会话题,《我的丑娘》、《蜗居》等,这背后都有社会话题,像买房难、住房难,婚姻危机、情感危机,以及我们看到人文关系出现的变化
关键词5:愉悦价值。我们看到,再悲情的剧、再严肃的剧、再重大题材的剧也要通过愉悦来向观众表达。轻松、愉快是电视剧引领观众对影视剧的基本要求。我们从必备要素、动力要素、利基机会、新生机会,这几个点都看到了这个基本的要求。
观众最喜欢的韩剧,仍然是温馨、轻松、感人的。而苦情的、矛盾冲突剧烈,都没有温馨轻松感人题材受欢迎,韩剧给我们的启发是重要的。
关键词6:网络冲击。在座很多人带着IPOD来到了会场,也许会议的期间你可以上网,会收看新闻,同时你们也会接受到我们看到的视频网站,整个网络对我们形成的冲击很大。电视剧的收视渠道领先优势仍然存在,但不断缩小。我们看到,整个观众在收看电视剧的渠道选择时,电视91.8%,仍然领先。网络是80.2%,两者差距仅仅只有11.6%,这个差距在不断的缩小。还有一些其他的渠道,比如说手机电视,现在还形不成太大的气候和影响。2010年电视观众人均收看电视剧32分钟,10年网络观众单次人均收视电视剧达到3.5集。可以看到,整个网络对电视收视渠道形成的冲击和未来构成的压力是巨大的。
电视收看趋于稳定,网络收看不断增长。我们用逐渐减少保持不变和逐渐增多来看我们对于整个卫视竞争力2010报告提供的。电视保持不变,网络不断上升。电脑和网络,逐渐的在上升。所以,网络对今天形成的电视剧冲击非常大。有了网络,今天我们可以不必坐在电视机前追剧,可以随着通过网络去看我们想看的剧,所以这是一个严重的挑战。网络对整个的电视热门剧的重播效应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我们用百度和Google搜索热词,百度前三:《一起又看流行雨》、《婚姻保卫战》、新版《红楼梦》。Google是新版《三国》、《泡沫之夏》、《海派甜心》。网络接触者通过网络寻找电视剧。
如何选择一个好剧?当然是基于现状、尊重价值、科学判断。电视剧的现状,神马都是泡沫,明星也是浮云。电视剧的价值回归,要尊重情感价值、社会价值、愉悦价值,这三者缺一不可。电视剧选择的科学判断:前瞻性的受众需求洞察,新剧前测技术的应用。我们有可能也有这样的技术对所有的剧进行播出前的前测,但这个应用还没有大幅的推广开。以及二轮剧历史表现的科学分析。这是我们如何选择好剧的第一点。第二,着眼未来,平衡供求,规范市场。我们知道,播出平台的重要性,一个差剧,在一个好的播出平台上播出仍然是差剧。好剧在好差的播出平台上,有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好剧在好的播出平台上,肯定是好剧。我们对于电视剧市场的规范化预期也充分了希望,电视剧的科学测评和评估,及买方市场的进一步强化。现在看到,电视剧仍然是卖方强势,我们希望进一步强化买方市场。总局的政策,鼓励自主品牌,这样会使供求关系趋于平衡。
最后一点,植入式广告。之前植入式广告有被滥用的趋势,被观众反感。植入式广告不是坏的营销形式,而是众多影视剧的导演,要把好的营销方式放到正确的地方。植入式广告,不是用来提升知名度,而是改善偏好度。如果你想提升你品牌的知名度,请用时段广告。如果你想改善品牌的偏好度和忠诚度,请使用植入式广告。我们的植入式广告常常被用错地方。电视剧,是植入式广告最好的平台。利用剧情可以改善我们的品牌的文化,利用明星可以提升品牌好感,同时科学、适度、正确的使用可以保证和规范这个市场的发展。
我们希望,我们不仅可以帮助媒体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一部好剧,我们更愿意为这个市场和持续的繁荣做出我们的努力,谢谢大家!@@@
苏晓: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感谢影视制作公司过去一年为我们提供这么多的好剧。去年,我们和大家购买200多部的电视剧,整个收视和品质还是反响非常不错的。尤其要感谢今天那么多的朋友来感谢会议,我知道年后大家非常忙,星期天在北京,昨天在镇江,今天到上海,明天又要去福建。今天,本来我们是安排了800个位置,但还是有络绎不绝的嘉宾过来,感谢大家
尚世影业,这是SMG去年改革的产物。
和大家汇报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从我的角度分析、盘点一下去年一年中国电视剧的特点。我起的题目叫只有资本,没有创新,可能有点悲观,大家听听,如果有道理就鼓鼓掌。二是介绍一下尚世影业的架构、定位,和今后大家做合作的可能。三是重点推介一下今年尚世影业要做的一些项目。
一、为什么我认为去年一年中国的影视剧只有资本没有创新?大家看到,2009华谊上市了,于是这个行业似乎看到了希望和方向一般。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资本觉醒,热钱涌入,上市争先恐後,但好剧屈指可数。资本的驱动越发强势,创新的驱动却微弱乏力。电视剧是自由的市场,想涨就涨,涨破天也没有人管,但作品留不下来,更不用说经典永恒。相反山寨横行、题材扎堆,产量剧增。热热闹闹市场、风风火火的竞争,开开信心的一年。
关键词1:涨涨涨,我们都在为演员打工。现在的演员,高的一集30万出头了,而且三个月一小涨,半年一大涨。演员、编剧、导演集体都在涨,片价也在涨,甚至TVB也开始竞价销售。这一切都是卫视竞争升值惹的祸,导致全行业都在为演员打工。
关键词2:争争争,卫视寡头主导市场。省级台成为观众看剧的主要渠道,占市场份额的70%。同时,省级台,这包括地面也包括卫视,也成为市场的主要客户和买家。他们购剧的经费占63%,全国去年是80亿,而省级台要占50亿。电视剧的竞争毫无疑问相位失集中,卫视间的竞争马太效应明显,而且卫视间高成本、高投入的大剧化战略成为必然。
关键词3:抄抄抄,跟风作品一大堆。题材狭窄,很多剧被关上山寨的帽子,出炉不到十年的剧也加入了回炉重做的大军,翻拍剧能省下一大笔营销宣传成本,也透露出原创力量的薄弱,整个行业的保守之缝合思想性的缺失。
关键词4:钱钱钱,上市排队手牵手。2010年影视公司上市的没有我想象中的多,但排队的不少。上市,究竟可以带给我们什么?是资本的侵略?是人才的集剧还是管理的规范?这需要我们冷静的思考。对这个行业来说,现在热钱汹涌,热钱不缺,要不要?你敢不敢拿?资本的追逐当中是否会迷失我们自己?我做一个广告,年会每次是上午颁奖,下午是座谈。下午座谈的题目就是影视“钱”景,探讨资本和影视这一年来大家的思考和中间的关系,欢迎大家参加。
关键词5:假假假,收视率没有公信力。《人民日报》都连续发文章了,问题还没有解决。而且,我觉得手法更高明、更隐蔽,背后是巨大的利益链条,钻的是政府管理的空子,我不敢说,但很担心电视不要成为中国足球第二。
关键词6:签签签,一线人才好抢手。大家都清楚,对这个行业来说一个好剧本、好导演的重要性是核心资源和竞争力,于是大家千方百计的予以绑定合作。手法也分几个阶段,前几年可能是初级阶段,直接的物质刺激,稿费更高,给房、给车。现在,变化了、升级了,中级阶段是股份合作,很多现在有股份的参与。再往上,可能就是所有权的变革,不光是给股份,而且是全新的事业基础。
刚才讲了几个关键词,可能有点悲观,但整个行业中,过去几年也有一些欣喜。首先,要向品质致敬,每年开上海颁奖礼的会,一方面是给过去一年在SMG平台上收视领先的剧颁奖,我们也给一些奖金。同时,非常重要的,要向一些在品质上特别突出的剧目颁奖、致敬。每年,我们设这样一个品质榜,因为我们觉得收视率对电视台来说,不是唯一的衡量指标。像去年一年,《新三国》演习明珠的文学质感,权势颇有新意。《黎明之前》谍战剧泛滥的市场当中看到了突破。《小姨多鹤》是穿透女性的命运剧但触及人性的深度。《杜拉拉》从独特的职场生活视角观照社会现实,这样的品质剧我们要致敬。
去年尤其要向新媒体致敬,一些数据可能大家现在不是特别在意,但我觉得这代表一种方向。比方说今年1月12日在上海,不可思议的IPTV一天的收视率竟然超过了东方卫视。这个我们以前不可想象,甚至不知道IPTV是什么玩意儿。去年《婚姻保卫战》、《杜拉拉升职记》在网络视频点播动辄上议人次。网络视频的价格已经相当于一颗卫星的价格。我认为,电视剧的市场还会繁荣下去,但电视的好日子已经快到头了,新媒体、互联网真正具备了颠覆媒体格局的能力,还有很多内容集成平台,像新浪、Google、Facebook、各种渠道也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在深刻影响着我们这个行业。目前,老百姓离不开电视剧,电视台也离不开电视剧,这个行业也不缺钱。编、导、演,制片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都提高了。但是这个行业如果缺少创新驱动的话,我担心电视剧的收视率甚至会打不过3、5万一集粗糙的栏目剧和情感故事节目,这一点上,我觉得现在已经有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了。如果没有创新,我觉得这个行业是没有后劲的,最终回被观众、被时代淘汰。所以,政府要制定政策鼓励这个行业追求创新。对电视台来说,要不唯收视率,敢于播出有品质、有突破但收视有一定风险的剧。对制作公司来说,除了天经地义的要赚钱外,能多一点人文追求、创新追求,这是我一年的从业体会,希望大家指教。
二、汇报尚世影业这个公司,希望大家今后可以合作供应。尚世影业是SM制播分离的产物,原来SMG影视剧中心原来剥削动画业务、影视剧采购编排,影视剧制作。去年我们通过制播分离,进行一定的调整,动画业务并到炫动传播。影视剧的采购编排放在影视剧中心,影视剧的制作放到新的公司尚世影业。从职能性质上来说,影视剧中心相当于职能部门,和集团每年申请预算进行采购、编排、完成收视率的考核,为广告服务。尚世影业是一个全新的市场主体。
应该说,这是一场自我革命,这样的制播分离为什么?还是为了解决电视台内部的定位诉求不清、责任主题不清、市场思维薄弱、管理手段落后这样的一些问题。实际上,这个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近几年来,体制内从制作的环节来说,已经逐步有了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方面是我们的影视项目和投资,从原来更多的跟投、固定回报向主控主投转变。从以前单纯投资制作电视剧向电影、发行、演艺经济、平台运营、广告营销等全产业链的方向转变。同时,也从原来的事业部门预算制向明确责任主题的市场公司制方向转变。
现在整个的制播分离,在影视板块已经完成。除了我、袁书记等两边兼,其他的团队已经分开,开始新的征程。对尚世影业来说,接下来整个公司的战略是多元投资布局、全产业链运作,同时也希望和大家合作优势互补。在整个产业链上,分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包括剧本、人才的储备,我们有文学部、工作室和演艺经纪。中游是核心业务,包括电视剧的投资、制作、发行和电影的投资、制作、发行。下游主要是围绕平台、渠道、广告这样的业务。现在一些业务还是在规划当中,包括影院的投资建设等。
我们只是刚刚起步的公司,去年一年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比方说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应该说是风靡京沪,项目利润率超过150%。《媳妇的美好时代》纷纷拿奖,《婆婆来了》全国各地收视率飘红,而且是投入产出比非常好的典型案例。包括《枪王之王》的电影票房达到1.3亿,是去年为数不多赚钱的影片。同时我们公司也签约了一些人才,像著名编剧宁财神是我们公司的艺术总监。包括张嘉译、陈数也是我们签约一演员。雷佳音,重点推荐一下,是上海一个年轻演员,在《杜拉拉升职记》当中有非常好的表现,希望大家今后多给他机会。我们公司积累200多部影视版权。
另外,尚世影业目前已经和一些公司有了广泛的、紧密的合作。比方说和保利伯纳有了五战略合作,电影投资、版权购买,我们也成立一个3D公司,D+公司,从事3D制作。我们和CMC华人文化基金战略合作,成立合作基金投资电影、电视剧。和星空传媒业战略合作,五年规划,发行100多部香港电影。应该说和SMG进行影视合作,有一些天然的优势。被褥我们有极好的市场信誉,有强大的营销服务平台,包括在线、在场在播、线上、线下多媒体和各种类型节目的服务平台。我们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我们立足长远战略定位发展,我们地处上海,有这样一个国际化的背景。各种开放的思路、各种合作的可能我觉得都存在。今后,尚世影业要做的影视作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位,还是要都市气质、社会热点。我们今年的目标:一年10部,300集左右,电影会有3到5部,主控主投1到2部。
2011年的项目,《风和日丽》这是我们重点要推出的作品,这是一个反思之作,反思中国人内心的沉重和时代的扭曲,这样的作品我觉得是多年不见。4月就会开机。《浮沉》,讲一个国企改革的故事,这个题材这几年市场上比较少见,这里面肯定会涉及到一些相对敏感的社会问题,包括官员腐败、职工下岗、国企改革的艰难等,但对我们这样一个国有媒体来说,除了做商业作品外,现实主义的作品是我们一大追求。这个项目,由我们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徐晓欧担纲亲投。《双城生活》,这是一部反映大都市年轻人生活的情感剧。这一类剧的方向,特别适合我们公司和SMG的平台来制作、播出。金牌编剧和导演组合,非常值得期待。《杜拉拉升职记》在去年一年中,我觉得这是一个多元合作的成功范例。就这个项目本身来说,一方面是资源互补的联合制作,同时也是利用了强化的效应,进行跨媒体的营销,在广告植入上也非常贴切,运作得非常好,又有东方卫视的定制概念,像这样的组合,这样的多元合作方向,我们接下来还会不断的探索。比方说今年我们会做《杜拉拉升职记2》,和华谊兄弟打造的电视剧板的《非诚勿扰》,因为这有很强的话题性,同名电影也可以延展它的大片效应,3月开机。《丈母娘来了》是去年《婆婆来了》的姐妹片,涉及话题又有新意,像裸婚、房奴、孩奴等话题。《悬崖》我们觉得这是年度最精采的谍战剧本,我们非常期待这是今年的突破之作。主演是张嘉译和小宋佳。
再分享几部电影:《21克拉》是宁财神的编剧,同名话剧非常火爆。《龙门飞甲》,准备今年贺岁档当中和广大观众见面。《上海,我爱你》是集合全世界十几位著名导演一起来上海拍摄这样一个继巴黎、纽约我爱你之后的片子。
在座各位更多是电视剧的制作公司,大家是否会有这样的担心?电视台加强制作之后,你们不是制播分离,而是新型垄断,是否会带来市场化的倒退?对民营公司来说,生存空间是否会被压缩?这是不公平的竞争!刚才我也分析了,尚世影业虽然有很多自己的优势,但说到底是一个国有的属性。传媒业的真正发展,是媒体所有权的改革。这和当年国有企业改革是一样的,但现在来看这是天花板,改变不了。我们自己很清楚,不要以为叫公司、叫总经理节可以解决公司的问题?没有那么简单。竞争力核心是吸引拥有人才,这一点国有体制是软肋。对我们来说,合作才是出路,用各种开放的市场化手段和大家广泛合作,合作的途径很多,方式很多,包括主控、参投、定制、资源互换、整合营销、战略联盟等都可以。今年每个项目都是和社会制作公司合作的产物,我们是平等的合作主体,有一点大家不用担心。以前和电视台合拍制作,电视台繁琐的报批流程,或者合同签了迟迟无法付款,甚至有店大欺客的现象,这一点我们今后会努力克服。我们知道机制、人员、经验上有不少差距,我们会加倍努力,让我们合作当中共赢未来,谢谢大家!
潘涛:谢谢苏总。刚才我们听到了苏总用很多关键词对2010年的中国电视市场所做的讲解,我们也看到了他为我们展示了他和他的团队对中国电视剧市场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读。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一样有一份冲动,刚才在会场分明听到了掌声,我们也知道掌声在哪里,其实我们更关注掌声来自哪里,以及对中国的电视剧市场会产生多大、多持久的影响。
刚才为什么和苏总有一个小小交流?我也产生冲动,我有想把它放到微博上,这是非常精采的讲解。
接下来有请SMG影视剧中心副主任陈菲发言。
陈菲:各位上午好!首先还是要代表影视剧中心、代表我们采编团队再次欢迎各位的到来。每年年后的第一时间,非常高兴能为大家创造这样的机会,业界精英在上海济济一堂,大家共同探讨新的话题,回顾我们的得失,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
刚才林总和杨总从比较宏观的角度讲了我们集团,包括东方卫视在2010年的变化。苏总非常详尽的为大家剖析了影视板块的自我革命,接下来由我接榜,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集团、我们大娱乐、我们影视板块的变化,如何作用和影响于我们SMG的采编。今天我要讲的是怒放2011,向大家介绍2010到2011SMG采编、SMG影视剧中心从萌芽到怒放的华丽成长状态。
在说2011年前,我们简单回顾一下2010年整个影视剧市场的变化。刚才,包括田总,包括苏总都讲了很多,我们还是从采编的角度简单提几点,看一下我们眼中2010年采编业的影视剧市场。
从制、播两个方面来讲,制方面,我们提炼了两点,刚才讲了量涨、质跌。2010年资本大量入侵影视行业,所有的公司出于盈利的考虑,或者是有一些公司出于扩大规模和上市考虑,纷纷扩容,增加产能和产量。但是在这同时,我们知道大量业内的优质资源被纷纷的争抢,被大量的稀释。采编一线,我们直观的感受就是2011年的剧目、质量、创新能力都有下跌的趋势。从质的角度来讲,刚才提到了,由于成本的上涨,这个成本来源于竞争,所以剧价相当明显加快到,比楼价涨得还夸张。整个三年剧价产生了三级跳,价格越来越高。剧集,2011年有越来越差的趋势,大家可以关注一下,2010年各卫视平台上播出的剧目,长剧,有非常明显的趋势。
从播出的角度来讲,看看我们各大主要卫视的播出平台。当然,提到马台效应。我们所谓的产业星球大战竞争是从07年开始,到2009年我个人认为进入到了裂变阶段。2010年,其实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经过多年的打拼,寡头摸索、凸显出自己的定位、特色。卫视的定位也体现在卫视剧目的特色之上。
站在2010,我们身处影视产业快速成长的时期,也是一个影视竞争持续升级的时期。2010年,对SMG的影视剧采编来说,我们做了什么呢?简单来说,我们完成了变局,我们正在蓄势待发。2010年,首先影集团新一轮的改革和整合的需要,我们SMG影视剧的板块整合到了集团大娱乐的板块当中。在影视剧板块层面上,苏总介绍了,我们内部实现了制播分离,去年年底宣布了尚世影业的成立。尚世影业和影视剧中心是并行的兄弟部门。在影视剧中心内部,影视剧的考核也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真正做到了权责分明,责任到人。从尚世影业的角度来讲,从产业角度来说是真正融会贯通,我们要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影视公司,同时我们SMG的采编这块也通过尚世影业,能找到更多伸向市场的触角。如果说2010年的这一切都是在播种,2010年我们应该要深深的扎根,找到我们的新生,然后怒放。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是需要精心灌溉,好好的呵护。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整个采编深深扎根的土壤,也就是大家比较知道的SMG影视剧板块采编的体量和基础。2010年,整个采购的预算和资金是4.5亿,全年采购189部6111集集,300部电影。卫视电视剧的比例,占采购比例当中占52%,体现了我们整个采购向卫视倾斜。大家知道上海是全国的大地面,我们一面采购一年大概是2亿,2010年所有的资源逐步向卫视倾斜。电影方面有增长,我们采购有普通播映权和长久版权两种,电影占到8%和4000万左右的采购体量。从播出体量来看,去年整年SMG旗下七个频道的18个剧场播出25570集。大家可以看到,从08年到2010年的三年变化,2010年影视剧的播出量是在逐年增长。
2011年如何呢?当然是顺势而为。2011年我们将大幅提高我们的采购预算,今年全年采购预算将达6亿。初步的切分是卫视占4亿,地面站2亿。从播出来讲,2011年我们仍然是全国第一的播出体量的地方电视台,电视剧有7个频道、19个剧场,比去年增加1个剧场。电影3个频道、影院1040部。
影视剧的版面,黄金剧场是当中三块,东方卫视、新闻综合、电视剧频道的黄金剧场。次黄金剧场,往下可以看到五个剧场,比较重要的是新青年剧场、新娱乐影院、电视频道的精品剧场。大家看,这个表很复杂,我们稍微归纳了一下。首先是从黄金剧场来看,东方卫视和地面的新闻综合频道每天两集的播出,地面的电视剧频道是每天三集的播出。今年的变化,我们会新设一个艺术人文的新青年剧场。全年黄金档和准黄金档播出3276集,这都是新剧,也就是我们需要的采购量。
这八个剧场是我们非黄金剧场当中需要考核的剧场,也是2011年的新形势。原来我们整体考核的剧场,连黄金剧场是7个,到2011年实现全面考核,包括电影影院,有15个剧场和影院需要考核。也就是SMG影视剧中心担任15个考核指标,可想而知压力多大。非黄剧场里面,我们全年需要采购60到80部的新剧,在我们的价格体系里面属于二档剧目。黄金剧场和准黄金剧场全年采购量是80到90部,当然是黄金档的价格体系。
影院,三大影院全年需要1040部电影,其中新娱乐的影院和外语频道影院全部播出新的电影。由于整个市场片源有限,全年是80%的新片播出量。艺术人文影院基本重播为主,全年需要600部左右的新片采购量。
接下来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两大地面的支柱黄金剧场。列出去年2010年,新闻综合频道前十的频道,我们做了一个播出类型比重分析,非常明显,大家可以通过表格和饼图看到,新闻综合频道完全是面对中老年男性观众的剧场。全年可以说男性题材加上军旅、谍战的要超过60%以上。大家可以看到片单上的剧目,除了《小姨多鹤》,其他都是男性剧目。再看看电视剧频道的每天三集的剧场,去年编排,前十名的剧目,包括饼图可以看到是针对中老年女性的剧场。在去年播出的比重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是相比前几年来说,就是刚才说的,都市生活和现代伦理,就是现、当代的家庭题材,超越了之前的年代苦情、年代传奇。整个市场,80%的全部针对女性中老年观众。
今年的新变化,在我们整个的剧场采编范围内有两点,首先是刚才提到的新剧场。艺术人文,大家看看这个名字觉得好像是比较好化的频道,是广电总局呼号无法变。但2011年,我们已经转向新青年频道,主打年轻观众群,打新青年的概念。所以,针对这部分20到45岁的观众,针对他们收视特征,我们也在晚间九点半开除一个新的剧场。这个剧场的题材我们侧重于青春偶像,都市情感。包括讲80年代年轻人夫妻的题材,也可以归纳到这个当中。开年来看,我们排播的剧目,这都是偏青的《就想爱着你》、《幸福最晴天》,这是台湾班底的,重点推荐一下这个剧场,今年采购的策略会向这个剧场倾斜,也希望各位公司老总可以多向我们提供词类片源,也想拉开一些慢慢远离传统电视的年轻观众。
新力度,电影采购商我们会体现出全新的力度。需求角度来看是两大类,首先是版权,播映权的采购,我们全年是300部港片、300部西片和多多益善的公片。现在市场供应量来说远远不足。第二是版权积累的这块,过去很多年SMG已经储备了40、50部的版权电影,2010年我们加大版权电影的储备、采购力度,现在我们每年会采购20部左右的国产大电影,像去年买的《十月围城》《枪王之王》,包括最近刚刚采购的《最强喜事》也是最近档位当中非常受肯定的剧目。2011年我们会追加这块的预算,全年是5000到8000万的预算,根据市场情况也可能会突破、追加。
讲了新生土壤和变化外,接下来要和各位着力分析一下SMG要聚焦发力的点,也就是东方卫视。东方卫视2011年,首先在本地希望能逐渐改变观众的收视惯性,把大家的关注度、喜爱度慢慢转移到东方卫视,希望在本地首先成为一个最优剧的第一剧场。全国来看,我们延续过去几年的定位,荟萃国内最一线、最顶级的剧目,做到顶级剧看东方。简单回顾一下,从09年开始,东方卫视杀入黄金档的电视剧,我们是08恩年开始。07恩年是非黄档引进剧。08年进入黄金剧场,09年开始我们播出的剧目,到10年我们播出的剧目,像《杜拉拉升职记》、《铁梨花》等。2011年都是顶级片单,包括男性题材的像《旗袍》、《借枪》,还有女性剧《老马家的幸福往事》、偏都市题材《男人帮》、《非诚勿扰》,备受瞩目的改变剧《新水浒》,这些都会呈现在2011年东方卫视的黄金剧场。
接下来为大家分析一下东方卫视今年的采购策略,首先是黄金剧场。黄金剧场从题材来说,我们内部也在不断的摸索,站在2011年我们还很难概括、统一完全的题材来专注于某一种题材的东方卫视采购,目前我们的定位还是兼顾男女,凸显城市特色。兼顾男女,就是既有各大卫视竞争的男性剧、谍战剧、战争剧,也有这几年比较火热的《媳妇的美好时代》等,这些主要是抓女性收视人群。整个的选择当中,也是凸显城市特色,这和东方卫视大都市的气质符合,像《杜拉拉升职记》这样的职场,包括剩女的题材也是东方卫视比较欢迎的定位。从要求来说,东方卫视的黄金剧场,首先是收视,收视的同时一定需要强调品质,这是我们东方卫视挑选剧目我认为不可放弃的底线。另外我们还许多剧本身带有一定的话题性,这也是当下卫视采购、播出当中要被不断放大的要素。从采购和播出的方式来讲,东方卫视在2011年我们认为还是这样一句话:拼播打底,一线的剧目,绝对不可能为一家卫视垄断,这也是多年的采购经验。一般是四家卫视分享,要想拿到最好的剧目,还是要以拼播打底为基础。2011年在拼播的基础上,东方卫视的黄金剧场一定会加强独播。大家看到了我们的决心,我们今年会陆续推出我们的独播剧。2011年,希望定制上有更好的突破。定制剧方面,定制策略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首先,定位上我们黄金剧场希望可以突破大都市的风格,以及具有强话题的剧目,这是我们的首选。要求方面,是收视、品质、话题并重,话题这里特别要指出,因为是定制剧,在播出宣传上一定需要话题性。从播出的方式来讲,定制据我们2011年更倾向于独播,这个可以大家共同商讨,可以全国独播,也可以首轮独播。东方卫视可以给定制剧的资源,今年的东方卫视可以提供一整套的宣传、广告整合营销的宣传,我们希望把这个资源带给我们的合作方,大家共同实现共赢。
接下来讲讲东方卫视非黄剧场的采购体量,现在每天6集,一周30集左右,集中在下午。题材来讲,目前是兼顾男女,但我们希望做到季播的编排,这比较有可能,毕竟还是可以相对主动的编排。要求来讲,收视、收视、收视!只有一个,白天份额对东方卫视的提升也非常重要。收视来讲,一大部分我们会播出晚间采购新剧的资源,这也是更好利用晚间黄金剧目的资源。今年我们想加大多轮剧目的独播,公司可以挖掘一下原来的经典剧目,可以提供给我们。
引进剧,首先是定位,我们已经成为全国播出港剧的第一平台,TVB经典的港剧在东方卫视可以获得很好的收视效应,这和上海、香港两地的亲缘性也有很大的感到。我们希望我们定位是港剧第一平台。编排来讲,根据东方卫视的策略调整,希望能逐渐形成一个收视的习惯,在每年的节假日可以引进节假日的特殊编排。我们的需求非常简单,最优质的港剧,希望引进剧的公司也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好的片源。播出方式,我们比较注重首轮独播,至于地面是否可以分销,地面如何做?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剧目再谈。
刚才充分向大家展示了SMG影视剧中心的采编体量、基础及2011年我们的策略和基础。接下来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如何一直以来能提炼、保持包括培育SMG采编在全国市场当中的先进性和竞争力,请大家看看我们的优势。
首先,我们认为我们具有大一统的采购合权机制,多年的发展当中上海的地面卫视合一的采购机制带给我们更多的机会,我们拥有强大的后盾。第二,我们通过这些年的不断摸索,每年的精进,掌握和建立一整套兼顾科学和效率的决策流程,这也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部分。第三,这一点也是我们比较自豪的,这几年不管什么样的情况下,SMG的采购资金也好,包括付款的速度等,我们认为应该是全国前三的,这一点上我们也非常感谢公司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再有是整合后,我们整个SMG的采编,尤其是东方卫视享有的海量宣传资源。这也特别要讲一下,尤其是在东方卫视播出的剧目,我们今后会在宣传这块上非常大的提升我们资源的投入,包括资金、人力,包括我们享有的栏目资源。除了常规的,比如地面和卫视海量宣传片的播放,当地线下的宣传,今年东方卫视会有一档特别的节目叫《大片来了》,这个常设性的栏目也是全国大片,包括电影和我们播出的剧目,来进行重点宣传,为上映、上片前做好宣传工作。娱乐板块下享有的节目资源,也会更充分的应用于我们剧播的资源。通过这样的宣传资源,一定会买好剧,更让剧播好。再有是SMG的契约精神和守约行为,从采购到编排,我们一直信奉我们要这样规范,树立这样的标杆。最后是我们专业、诚信、合作高效的团队,这也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资本。正因为这些,使得东方卫视、使得SMG影视剧中心成为全国影视公司的合作平台。
采购决策方面,我们经过不断的精进,我们的片子怎么递?在SMG内部应该是怎样的流程?首先是地面大部分的剧场,包括黄金档和非黄档的剧场,基本是成片为主的采购。公司把成片,包括样片,现在我们对样片的要求比较高,希望可以提高10集以上的样片,包括资料给采购部,我们首先进行一审。采购部把一审的结果和资料递交到内部的审片组,这是影视剧中心内部的,有5、6位的成员,背靠背的二审,大家把碟片带回家看,写下自己的意见。我们进行审片组的合议,我们剧买还是不买?为哪些剧场购买?审片组的意见下来之后,下放到采购部。这时候采购部会按照我们建立的一整套价格体系,上海有非常严格的价格体系。我们那么多的剧场,每个剧场我们的价格体系都不一样,严格对照价格体系来和各位影视公司进行谈判的执行。这是适用于我们大量的常规地面片源采购。卫视的采购,包括紧急的决策,现在效率也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点,我们会体动另外一套决策。首先还是采购部提报一审,卫视基本上是有剧本、阵容、知道开机时间我们就要进入报审的阶段。进入到采编委员会,采编委员会不同于审片组,有专门审判剧本的成员,也有东方卫视的成员,大家共同进行背靠背的二审,主要是看剧本判断。这个会议是不定期的召开,根据剧目的紧急程度召开采编委员会的合议会,我们会上会充分的陈述观点,通常需要进入这个体系的都是比较重大和紧急的采购,大家会比较谨慎。最后按照合议的意见,按照采购部价格体系进行谈判。主要是这两大类,比较清楚。这些年来,大家在上海采购流程非常清楚,各公司只要能找到相对应的采购经理,你们整个的剧目就进入非常规范、科学的流程过程中。
特别介绍一下采购团队,2010年对采购团队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年。在座很多可能都已经认识了,首先是采购经理冉枫、杨晓培,他们是主管北京和浙江公司,有500个公司,一人一半。除了北京、浙江、湖南、广东外的公司,这部分的体量很大,有300多家公司,肖璐是我们最年轻的同志,肩挑重担。杨玲承担合同管理等,管理工作外也是相对聚焦与引进剧方面的采购,也就是河南、广东的公司在这里对口。推荐一下采购部的新成员,副主任刘璐。去年11、12月进入我们太够团队,他会主管我们整个采购部的工作,也希望大家对刘璐可以多多支持、交流。
我为大家展示一下我们采购军团,大概是全国最年轻、年龄最低于的军团,非常骄傲拥有这样敬业、专业、勤业的团队,拥有这样的团队再拥有SMG的码头,我们有最大的采编需求、最全的整合资源、最优的价值汇报,我们共同实现共赢成长,我们完全有理由想象,2011年让我们共成长、同怒放。
最后我要对大家鞠个躬,代表我们采购团队,感谢影视公司和电视台同仁们对我们的支持,请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谢谢。
潘涛:非常严谨、细致的讲解。
阎华:相信大家对我们的市场和形式有了更多的了解,借用陈主任的“怒放”这个标题,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精诚合作,迎来2011年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