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有话说
《借枪》不再有刀光剑影
◎导演姜伟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拍摄《潜伏》时,您介绍剧情很多都是跟历史的进程相吻合的。《借枪》呢?熊阔海是不是可参考的原型更多?事件是否也会像《潜伏》这样,结合真实的历史事件?
姜伟(以下简称姜):会有一些,因为编剧是学历史的。小说作者说,这是一个虚构出来的人物。可参考的人没有,但很多地下工作者的生活可以作为参考,很多地下工作者就是普通老百姓,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身为普通老百姓的地下工作者,他会碰到什么样的困难?很多问题就会随之浮出水面,家庭问题啊、经济问题等等。
记:创作熊阔海、余则成这样高智商的人,是不是要特别小心,尤其是熊阔海在暴露边缘,怎么让他更合理?
姜:他已经暴露,但他就是死不承认,比较市井的一种。编剧在做剧本时,做了很多关于可行性的工作。因为小说中的假定性比较强,在文学中这种假定性是可以成立的,但到电视剧中,需要提高它的可信性。所以,前20集,一直在改变小说中的一些形态,让它生活化,更有地域之感,别让后来发生的决斗变成天外飞仙。因为这种对决,一个人要杀另外一个人,另外一个人站出来让你杀,这确实挺难把它合理化的,只有在慢慢的发展过程中完善它。
记:《潜伏》小说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荒诞和黑色的夫妻关系,《借枪》呢?您最看中它的部分是什么?
姜:窘迫这点小说中是没有的,小说主要讲的是一场对决,由暗杀变为一场明杀,这也是小说的核心价值。对于大家习惯的谍战剧而言,《借枪》有一个变化,就是突然转向生活了,不再有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悬念和紧张的节奏了。也有观众反映过于生活化,耽误节奏,但我们确实想做这一点。如果不管客观声音,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
记:戏中比较吸引人的一点是,砍头行动的一次次狼狈失利,情报组与行动组之间的冲突,是以前观众不了解的。为了计划成功,盲目实施计划,这点也有一层新意。
姜:我们知道很多是对于成功的歌颂,而我们缺少对失败的认识。我想中国革命史上有很多失败的行动,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其实一次暗杀活动,无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革命党人暗杀满清官员,还是后来国民党军统暗杀汪精卫,都有不成功的案例,不是那么容易抬手打枪就把人打死的,都会需要精心策划,需要孤注一掷的勇气,但往往会有失败的纪录,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别用《潜伏》的思维来看戏
◎编剧林黎胜
记者(以下简称记):原著中,借枪的困境是熊阔海一个人的,电视剧中把所有人都调动了起来。为什么做这些大的改动?
林黎胜(以下简称林):作家有作家的喜好,编剧也有自己的喜好。从小说到剧本,确实做了一些改动。增加了妻子周书真的角色,可以更立体地展现熊阔海的困境,而为丈夫牺牲的熊妻的形象也丰满起来,安子从洋人改为同门师兄弟,还把原著中很女性化的杨小菊塑造成不靠谱又爱国的形象等等,主要是为了电视剧的卖相。
记:30集的《借枪》直到最后几集,剧情才算有所推进和突破,有些观众批评说,这种慢节奏和冗长的叙事不太符合自己的心理预期。
林:每每看到网上这样的评论我都觉得莫名其妙。《借枪》就是1939年5月底这么一个紧凑时间里发生的紧张故事,之前铺垫的种种牵制和细节也正是这个剧的特色。我只能希望观众能沉得下心去研究当时的历史状况,不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指手画脚。
记:您认为这是个什么类型片?
林:《借枪》就是带一点点仿类型的谍战类型片,观众之所以质疑,不过是因为大家对仿的东西有一点点不习惯。连导演都不喜欢拍原来《潜伏》那一套,为什么观众会对《借枪》有那么多反弹?难道观众不愿意看到新的东西吗?总之,别用《潜伏》的思维来看戏。
记:关于《借枪》的类型定位还是有很多争议。您认为这是一部什么剧?
林:这是彻底的一部谍战戏,只不过是鸡毛蒜皮的谍战,不能叫生活剧。就算这个地下党落魄狼狈一点,他的一切都为了情报,还不能算是谍战剧吗?大家的争议很荒谬。
记:您认为《借枪》最大的突破是什么?平民英雄还是荒诞故事?
林:我只能说,我们做的东西是严肃而且有诚意的,这是一个符合1939年的法租界真实历史背景的故事。比如大家会质疑罗成这样的人怎么会死,这不过是出于民族虚荣心。事实上,当年也正是有这样的热血青年,而不是职业军人,更愿意慷慨赴死。大家认为不可能存在的愣头青领导铁锤也是有真实原型的。这些年的影视创作里,大家会倾向于表现日本军人的人性,但历史的真相是那个年代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是非常残忍和疯狂的。
《借枪》想告诉你们的是,历史不是教科书学到的那样,历史有可能是这样的,也许很多人不愿意听。我们在冒一个很大的险,似乎冒得很成功。所以希望观众别头脑发热,能静下心来欣赏。其实,我并不喜欢谍战戏,以后也不会再写了。
记:《暗算》之后,谍战剧一直很火,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您比较喜欢哪部戏?
林:谍战剧是目前容易过关的唯一可看的情节戏,所以才会有这么繁荣的创作。我个人希望还是少做一点谍战剧。艺术的魅力在于,谁也不会是高峰。目前我们还没有出现最好的谍战戏,但凭中国创作者的智慧还会出现更好的。
多方会诊谍战剧
谍战剧情节设置走入末路
◎编剧麦家
中国影视界原创的东西很少,—窝蜂的很多,近距离的重复和低层次的模仿省心又省力。但是,因为模仿太多,如今这谍战剧市场已经做乱了。
有关方面对创作题材有限制,涉案剧现在已明令禁止不能在黄金时间播放。于是,把涉案剧的时代前移,把对手改成日军或国民党特务,就成了谍战剧。现在荧屏上大多数谍战剧说白了就是换了—下时代背景的涉案剧而已。
谍战片成功的根本在信念,是信念之上的那种人文情怀。当下很多谍战剧已经成了—个壳。谍不够,情来凑。在现实生活中,谍报人员对爱情是慎之又慎的,甚至在某种情况上说是禁欲的。国际谍战中因为陷入情感而暴露身份的实例比比皆是,但我们的谍战剧却恋情不断。我们的谍战剧在情节设置上已经走入末路。
谨防过度消费谍战剧
◎学者张颐武
谍战剧为什么火?是因为涉案剧不准黄金时间播了。但观众对于涉案、侦探的剧情又有很大的需要,所以就都转移到谍战身上。
谍战剧类型所包含的细分种类也越来越多,主打快节奏枪战的传统谍战剧、凸显情感戏的人情谍战剧、打智力牌的智力谍战剧等等,谍战剧一种类型里面其实有很多风格,各有各的路径。
不过凡事也有个度,谍战剧种类再丰富,过热总是会烫人的。当年,涉案剧也有不少好作品,可是禁不住大家一拥而上、不管质量地做,就这么做坏了。希望谍战剧不要和当年的涉案剧一样被过度消费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