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神赵子龙》研讨会:文化资源新开发

2016年05月27日 19:39 新浪娱乐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专家、学者与各大媒体参加研讨座谈,并积极畅谈《武神赵子龙》观感。

《武神赵子龙》研讨会 《武神赵子龙》研讨会
康伟 康伟
程力栋 程力栋

  新浪娱乐讯 由浙江永乐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的电视剧《武神赵子龙》取得不小成功。目前,该剧正登陆四川卫视黄金档播出。

  26日 上午,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武神赵子龙》创作研讨会在京召开。河北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孙雷作开场致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 誉主席李准、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中国艺术报》副总编辑康伟、《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理 论室主编刘琼、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卢蓉、中国视协理论研究部主任赵彤等专家、学者与各大媒体参加研讨座谈,并积极畅谈《武神赵子龙》观感。

  李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文化资源新开发,古偶题材新探索

  “既 是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一种新的开发,又是古代题材偶像剧的一次新的探索”,这是李准在会上对《武神赵子龙》概括性评价,他认为该剧整体十分顺畅,寓教于 乐,对观众来说很有益、让人愉悦,大量情节正是根据历史、演义、戏曲和民间传说为摹本延伸和演绎出来,是一种有极大益处的开拓创新。剧中赵子龙的经历和行 为设计也十分顺畅,基于他的出身、定位、主要功绩并将其细化、扩容向前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赵子龙的少年、青年时的一步步蜕变。该剧还十分注重突出名 著的经典情节,磐河大战、智取桂阳、长坂坡之战、东吴娶亲时诸葛亮的三条锦囊妙计,这些都是支撑电视剧骨架的主要情节。

  除此之外,李准对《武神赵子龙》的立意和选题也赞赏不已。他评论,剧中赵子龙一出场就是个白马少年,年轻倜傥,将赵子龙选为一个古装青春偶像剧的主人公是找 对了人。值得肯定的是,赵子龙、柳慎、高则和几位女性角色,轻松就把整个古装偶像剧串起来,不狗血不腻歪,整体观感十分舒服。

  “这部剧总体的观念就是青春、真情、真爱和大智大勇,而《三国演义》中赵云身上的忠孝仁义等特质也得到很好的诠释。特别要说的是,该剧的打戏很好看,总体健康向上,台词也现代化不突兀,是一部可以反复看的好作品,更是一部新颖的历史题材偶像剧,是古装青春偶像剧的新型定义。”李准这样总结。

  梁鸿鹰(《文艺报》总编辑):正义形象再塑造,高颜值与美画风

  “实际上任何艺术创作,都是有合理想象,有虚构 的。”《武神赵子龙》在基于对历史形象的书写,再发挥很大的想象力去填充赵子龙,是一个正义形象的再塑造。赵子龙本身凝聚的向心力,忠、勇加上合理想象出 的年轻、潇洒等都构成当下社会呼唤的元素,具有相当的感召力。该剧主创对画面的追求,对它的饱满、多色彩、多层次的这种追求,梁鸿鹰认为非常值得肯定的。

  “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势,就是他的服装和他的 化妆美工这块,我认为也是有突出的造诣。”梁鸿鹰表示。武将的衣服,最主要的是庄重和对称,然而剧中却展现其不对称的美感,极尽雕琢的创意和设计也得到梁 鸿鹰的称赞。另外,服装道具囊括年轻人追捧的电游元素,正是对流行因素的合理借鉴和运用。

  康伟(《中国艺术报》副总编辑):正能量探索,画卷式美感

  作为享誉中外的英雄人物,赵子龙以美德化身,以传奇留名。对此,康伟借用毛主席的名言对赵子龙做出品质评价:“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 人。”检验市场价值的要素之一就是美德,而《武神赵子龙》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增值效应,一方面表现在收视率和108亿点击量,一方面体现在“替当下观众、社会提供道德、文化、历史的正能量”。《武神赵子龙》表达出来的“武神”精神和英雄观得到了康伟的认可。

  观赏性是这部剧的另一特点。除了演员的高颜值,该剧在动作设计方面也极具美感,“有的像行书,行云流水,特别的舒服;有的像草书,特别过瘾。这种美感是近年来少见的美感,有时候有油画般的质感、有国画般的悠远在里面,非常的舒服”,康伟这样感叹。

  李春利(《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鲜明的历史观值得肯定

  侠义精神一直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承诺、道义更是如此。《武神赵子龙》以“护国神器”为线索铺展剧情,也围绕着这两柄象征着“权利和欲望”的宝剑展开杀戮纷争。而剧情却不局限于此,而是将“止戈为武”的概念反复表达,由此传达出的积极主题和鲜明历史观是该剧的亮点所在。

  刘琼(《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理论室主编):传播历史故事

  时下流行趋势变动较快,历史故事的传播则表现为 经久不衰。《武神赵子龙》用当今的偶像化方式,进行历史英雄故事的转化传播,为传播中的变化和传播中的延续增添了一些有意思的、积极的内容。赵子龙在民间 的形象决定了他的影响力,无论是对成年人还是青少年,都是有一定影响的,这个要点是这部剧把握的核心。

  卢蓉(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敢吃第一只螃蟹

  《武神赵子龙》选择三国故事中堪称最完美的英雄赵子龙,首次将他定义成电视荧屏主角,并将他作为青春偶像类型进行文本转换,不管是选题还是形式,都突破了以往的局限思路,因而卢蓉称其“挺有吃螃蟹的感觉”。该剧也给人一种花团锦簇的感觉,浪漫的布景、好看的造型服饰和构图设计、颇具美感的打斗戏等,都给人眼前一亮之感。“有一点特别要说的,我很喜欢貂 蝉的形象,出场不多,台词不多,但是句句都准确。”卢蓉对《武神赵子龙》中塑造的貂蝉的形象十分赞赏,表示偶像剧的形式美与心灵美皆十分重要。

  赵彤(中国视协理论研究部主任):连贯的个人成长史

  相较于正史《三国志》的国事家事、名著《三国演 义》的三足争霸,《武神赵子龙》放弃了宏大的叙事框架,以大量篇幅来表现个人的成长。赵子龙身边的父母、师友、爱人和领导,都是他生命中必不可缺的元素, 而剧中对赵子龙感情的刻画和思想成熟的渐进描写,也使这个青年的形象变得立体、生动。正如赵彤所说的“从前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开始有了感情、家庭、生 活”、“交够《三国志》的,留够《三国演义》的,剩下的都是《武神赵子龙》的”,接地气的赵子龙形象通过周围人物的连接变得连贯、个性。

(责编:得得)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