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台《侠客行》与央视《笑傲江湖》“过招”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1月17日14:24 齐鲁晚报
继我国港台地区和新加坡热拍金庸的武侠片后,央视也向金庸出手,拍摄忠于原著精神的《笑傲江湖》,不甘寂寞的地方军,内蒙古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和山东永和广告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运作的《侠客行》拍摄正酣。虽然一个财大气粗,一个低成本运营,但都想凭着自己的“独家功夫”能在武侠片市场上胜出一筹。
《笑傲江湖》“顶风而上”,《侠客行》“剑走偏锋”。央视的《笑傲江湖》之前,已经有了7个版本的影视作品,由于金庸的《笑傲江湖》故事情节丰富,人物个性鲜明,尽管改编影视剧各不相同,总之是成多败少,已经培养起了一批高胃口的观众,央视《笑傲江湖》在故事的新鲜感上稍逊一筹时挑战“高胃口”的观众,可谓“顶风而上”;《侠客行》到目前为止仅有一影一视,而且已经是20年前的“遗憾之作”,再拍电视剧,二度创作的空间很大,尽管由于故事线索相对简单,比不上《笑傲江湖》的宏大复杂,色彩绚丽,但《侠客行》可能比《笑傲江湖》更轻松,用“新鲜感”得到观众的承认,是“剑走偏锋”的《侠客行》一个很大的优势。
《笑傲江湖》抢注长江文化,《侠客行》追求阳刚之气。对金庸小说颇有研究的黄健中导演认为金庸的小说属于长江文化的一种,《笑傲江湖》驻扎无锡太湖,浸淫南方的阴柔之美,包括西走四川的青城山,《笑》剧中长江文化中最重要的灵秀与阴柔意境也许会很到位。同样是对金庸小说颇有研究的王新民,也许是北方汉子的原因,更看中“逐鹿中原”的气势、“骑马仗剑走天涯”的豪迈、“爱恨分明”的情感表达,《侠客行》就走了“阳刚、豪放”的北方路线,三分之二的外景选在了西北、华北、东北,据说长白山的雪原飞戈,塞外的大漠孤烟,十三陵的搏浪厮杀都将是剧中的绝好场景,而这些恰恰是北方文化的经典意境。也许先入为主营造的故事氛围也会成为一些观众分辨电视剧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双方都马虎不得。
《笑傲江湖》“家大业大”,奉行明星路线;《侠客行》扬长避短新人当道。《笑傲江湖》集中了许晴、李亚鹏、巍子、苗乙乙、茅威涛、刘冬等一批明星,尽管央视从未以明星作为这部戏的宣传主打,但明眼人一下就看出《笑傲江湖》阵容豪华。《侠客行》因为资金有限,力避身价不菲的“脸熟”明星给观众造成的高期望值,打造新人,全部用符合剧中人物年龄、心理的20岁左右的新人挑大梁,剧中的石破天、石中玉、侍剑、欢欢乐乐等主要人物全是“中戏”、山东省艺校、成都艺校的年轻演员,不让“旧人(大年龄的演员)演新人(年龄小的角色)”,即使是赵文卓、吴京这样的明星也不行。明星与新人哪一个更出彩,现在谁也不敢妄下断言,因为赵薇在《还珠格格》中也是新人。
一部央视的“政治武侠片”《笑傲江湖》,一部地方军团的“哲学武侠片”《侠客行》,都将在观众的眼前“过招”,央视的《笑傲江湖》将会抢占先机在央视黄金档播出,地方军团的《侠客行》也许就要在各地电视台争取人心。两部都精彩是观众的期望,能不能都达到观众的要求那是后话。(本报记者张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