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社会变革的文学--作家陆天明谈《大雪无痕》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2月05日10:48 新浪娱乐
-陆天明 ○若冲
○1996年1月,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你的《苍天在上》。整整5年后,你的《大雪无痕》又在中央台播出,再次引起轰动。祝贺你。记得几年前有报道说,你发誓不再写反腐题材的作品。
-我们这篇谈话如果发表的话,首先要让我问老家南通的父老乡亲新年好。前年与文学报记者有过一次访谈,我表达了这样一种心情,就是不再写反腐题材的作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类题材难度大。反腐很难,写反腐同样很难。用北方话讲,就是深了不是,浅了也不是。要让方方面面都满意,不容易。审查过程把关严,“婆婆”多,“婆婆”的级别也高。有些非艺术的因素会来左右作者,而作者却不能左右本子的命运。与那种等待的焦虑相比,创作的辛劳就算不了什么。二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吧,感到一时难以突破《苍天在上》,没有必要抄袭自己。
○但你终究还是又写了“反腐”。
-不断有人找我写反腐题材的作品,导演吴天明邀我改编一篇报告文学,上影约我搞一部建国五十年的献礼片,都回掉了。前年8、9月份,长影导演雷献禾到北京来找我,他拍过《离开雷锋的日子》。他带来一篇报告文学,《一个女人告倒了一群贪官》,写的是东北某大城市的一个反腐英雄。那位反腐英雄就是剧中廖红宇的原型,她举报自己的领导,结果遭暗杀,被砍了4、5刀。她最后告到中纪委。当时我看了以后有触动,但没有很冲动。随后便到东北去采访。采访是秘密进行的,我们和有关人士在小饭馆见面,请他们讲反腐一线的故事。看到那些接受采访同志必须秘密接待我们,我心里很不平静。他们说,老陆,你要写写我们。这次,我感到不能推托。
○剧中的其他主要人物也有原型吗?
-剧本仅保留了报告文学中反腐英雄被暗杀未遂这一情节,其他都是虚构的。我有意拉开与真人真事的距离,虚构了一个主角--方雨林,一条主线--谋杀案;原来是检察院办案,改成了公安。去年1月份拿出初稿给长影讨论,15位领导、专家开了半天会就定下来了。我又作了修改,2月5日开机的吧。
○看来现在反腐难,写反腐却不难了。
-因为长影有权审查剧本和决定拍摄,不像《苍天在上》的剧本当年在北京审那么复杂。要播出就不那么简单了。片子6月份就做完了后期,然后是公安部审,中纪委审(管宣传的一位副书记也看了,所以中宣部就不审了),中央台的审片组和影视部当然也都要把关。前后达5个月,时间虽然长一些,但各个方面还是支持的。这期间修改了四次,遵命加强这方面加强那方面,但故事没有动,主要是改台词,改字幕,旁白也是后来加的。叫改也是好意,我们也要懂事嘛!(笑)
○观众会把《大雪无痕》与《苍天在上》进行比较,你自己有些什么体会呢,有什么不一样?
-写《苍天在上》的时候还有很多担心,怕出不来,急于大吼一声,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宣泄。5年后就比较冷静了,有了一些深层次的思考。《苍天在上》里的“坏人”,如田副省长的儿子,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现在的周密就不是这样的。因为,腐败不完全是由个人品质造成的。如果把你、我放到某种位置上,也可能会变。要从环境、体制上去找原因,找解决的办法,要从根子上去堵,防微杜渐。一直有评论说反腐作品有“清官”意识,其实并不是作家要搞什么“清官”意识,中国的现实就是如此,官本位么。“清官”的作用不能回避。中国需要“清官”。“清官”也是会变的。腐败和反腐败的较量如果仅仅局限在两种权力之间进行,反腐败是不能健康发展下去的。角色是会转换的,胡长清、成克杰不也曾高喊过反腐败吗!要用制度保证人民群众,如剧中的方雨林、廖红宇等,参与这场斗争,对双方都进行监督、制约……这些是我创作时的一些思考。另外,《大雪无痕》在艺术上也作了一些探索,向前跨了一步。电视连续剧要精心谋篇布局,但不能完全靠情节,主要靠人物。感谢导演、演员,把大大小小的角色把握得比较到位。导演在剪片时下了很大功夫,节奏把握得比较好。总而言之,我们力求好看。观众喜欢看了,作品里想表达的东西才能传出去。
○拍摄过程你有没有参与?比如选演员。
-那段时间我将电视剧本改写成一部长篇小说。第一次印了5万,后又加了2万,最近又印了3万。电视剧的外景主要是在吉林市拍的。投资方原先曾想请大腕,如濮存昕演方雨林,许晴演丁洁。
○现在的反腐作品,比如《生死抉择》,已经够振聋发聩的了,仍有观众觉得不过瘾,认为写得不像,不真实。你怎么看。-要把反腐作品和黑幕小说区别开来。反腐重在反,不在腐。不应该去展览、甚至去把玩那些很脏的东西。人总要有一点精神的东西支撑。文学作品也有个引导作用的问题。东方时空“面对面”专栏的记者初五来采访我,我说我是搞的“参与文学”,参与生活的文学。作家要参与社会变革,把它当作自己的事。苦难也罢,幸福也罢。不能把文学、艺术当作游戏和个人的小天地。我不主张、不欣赏“私人化写作”,但也不反对。我认为需要有一种“大中国文学”,要反映社会转型时期人民的遭遇、愿望,文学要和这个时代相称。我写《大雪无痕》的深层动机就在于此。
○5年前的那次电话采访,你说要写一部与家乡有点关系的长篇小说,就是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的《木凸》吧。
-对。那里面写到我的家族,有我的老家张芝山的影子。这5年主要还是写电视剧,已播放的有《李克农》和《闻一多》,有一部写许世友的正在拍。还写了一部话剧《第十七棵黑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去年9月在北京上演。今年还要写一部当代题材的电视剧,其中有反腐的内容。(原载南通日报2001年2月2日B1版)
|